尤利沙星制备普卢利沙星的反应选择性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0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粗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流动相:乙腈0.01 mol/L乙酸胺溶液(体积比35∶65)。先测定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粗品中的对应主杂质,归一化法计算普卢利沙星粗品的主杂质峰含量。结果见表1。表1 实验条件和粗产品含量

  实验号方法θ/℃碱各粗品含量/%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未明杂质1方法1室温K2CO3416 4024 162方法10K2CO32523162883方法1-5K2CO3371883164方法1-5KHCO38642445方法1-5三乙胺8843236方法1-5二异丙胺9021257方法2-5三乙胺8935128方法1-10三乙胺8011126

  2.4 结果

  2.4.1 反应温度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实验1-3以K2CO3为缚酸剂,考察了室温、0 ℃和-5 ℃3种温度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从表1可见,K2CO3作为缚酸剂,产物中普卢利沙星(1)的含量较低,主要生成化合物3和4,但随着温度降低,普卢利沙星含量升高,反应选择性有增强的趋势。

  实验5、7和8,以TEA作为缚酸剂,进一步考察了-5 ℃和-10 ℃ 2种温度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从表1可见,在-5 ℃反应,不管按方法1还是按方法2合成的粗品,普卢利沙星的含量都很高;而在-10 ℃反应,未反应的尤利沙星增多。因此优选-5 ℃作为反应温度。

  2.4.2 缚酸剂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实验3-6在优选温度(-5 ℃)下,考察了K2CO3、KHCO3、三乙胺和二异丙胺4种碱对反应的影响,发现用二异丙胺作缚酸剂,粗产品中普卢利沙星含量最高,其次是三乙胺和KHCO3,最低的是K2CO3。三乙胺和二异丙胺的效果相当,综合考虑成本等因素,优选三乙胺作为缚酸剂。

  2.4.3 加料方式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实验5和7,以三乙胺作为缚酸剂,在-5℃下,考察加料方式(方法1是先将碱与尤利沙星混合,再滴加DMDOBr;方法2则反之)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加料方式的选择性相当,但考虑到方法1的粗品比方法2的粗品更易纯化得到合格的目标物,因此优选方法1的投料方式。

  3 讨 论

  尤利沙星的哌嗪基上的末端氮和羧酸上的氧都带孤对电子,在合适的温度和碱性条件下,哌嗪基上的末端氮与一分子DMDOBr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普卢利沙星;但在较强碱性和较高的温度下,尤利沙星分子中带孤对电子的两个基团可同时各和一个DMDOBr分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3。据文献报道,在没有碱作缚酸剂的情况下,尤利沙星或普卢利沙星与DMDOBr反应都不生成化合物3[3]。可见碱的种类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较大。

  另外也有文献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反应,使用K2CO3时,主要发生亲核取代生成化合物3[3];而当使用KHCO3时,主要生成化合物4[4]。这是因为由于氧的极性强吸电子能力强,羰基上的碳缺电子,从而受到带孤对电子的哌嗪基进攻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而开环。

  温度升高和缚酸剂的碱性增强,有利于羧酸参与亲核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3,也有利于尤利沙星进攻DMDOBr的羰基碳生成化合物4;但温度过低则活化能也低,不利于生成普卢利沙星的反应。

  实验1-8,对反应温度、碱和加料方式等进行条件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反应温度为0~-5 ℃时有利于普卢利沙星的生成,其他副产物的比例较小,尤利沙星反应得较完全。在0~-5 ℃的条件下,两种加料方式对反应的选择性的影响都不大。

  4 结 论

  本文结果表明,K2CO3的碱性过强,用K2CO3作缚酸剂时,产物以化合物3和4为主,生成普卢利沙星的量较少;用二异丙胺和三乙胺作缚酸剂时反应选择性好,普卢利沙星是绝对优势的产物,二异丙胺比三乙胺稍好,但三乙胺有价格优势,而且各种杂质在纯化中容易除去。低温能够抑制化合物3和4的生成,但温度太低不利于反应,以0~-5 ℃比较合适。所以反应条件优选为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在-5 ℃下按先将碱与尤利沙星混合,再滴加DMDOBr的工艺制备普卢利沙星。

【参考文献】
    [1] JUN S,MASACHIKO K. Studies on puridonecaboxyic acid Ⅰ,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evalution of 7substituted6halo4oxo4H[1,3]thiazeto[3,2a]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J]. J Med Chem,1992,35,4727-4738.

  [2] MASACHIKO K,JUN S. Studies on puridonecaboxyic acid Ⅴ,a practical synthesis of ethyl 6,7difluoro1methyl4oxo4H[1,3]thiazeto [3,2a]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a key intermediate for the new tricyclic quinolone,prulifloxacin (NM441) and versatil new synthesis of the 2thioquinoline skeleton[J]. J Heterocyclic Chem,1997,34:1773

  [3] TATSUYA FU J,HIROSHI N,YOSHIAKI A,et al. Studies on synthesis of the antibacterial agent NM441.Ⅱ.selection of a suitable base for alikylation of 1substituted piperazine with 4(bromomethyl)5methyl1,3dioxol2one[J]. Chem Pharm Bull,1995,43(11):1872-1877.

  [4] HIROSHI N,TATSUYA F,YOSHIAKI A,et al.Studies on synthesis of the antibacterial agent(NM441).Ⅰ.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of 4(bromomethyl)5methyl1,3dioxlo2one with 1substituted piperazine(NM394)[J]. Bull Chem Soc Jpn,1994,67:1419-1426.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