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络入手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7-02-28
        5  NEI网络是气络的现代物质基础
        NEI网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是当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其概念由Basedovsky等[4]于1977年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三个系统进行信息沟通的生物学语言是各种神经递质、神经肽、细胞因子、激素等,其细胞表面都有接收这些分子语言的受体,同时也能分泌这些信息分子,从而使三大功能系统形成人体稳态机制的多维立体网络结构。上述影响和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众多“微物质”在功能上与中医的气的功能极为相似,可视为中医之气,它们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的各种通道运输传导并产生效应。
        吴以岭、王永炎等[3][4][6]对气络与NEI网络的共性特征进行辨析,认为在多维立体网络系统、生命运动稳态机制、整体系统生命观、生命运动功能状态研究、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等方面二者高度相似,揭示气络与NEI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张明泉等〔12〕则进一步认为NEI为气络的现代物质基础。
        6 气络与CFS相关
        目前,中医学认为CFS的发生与五脏、气血功能失调相关,治疗上大多从肝、脾、肾、心、肺等五脏方面来论治,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能从根本上治愈CFS,同时也不能从脏腑、气血整体层面上有效解释本病的发病机制;而在五脏之上的层面,似乎有一种“无形物质”操纵、调控着五脏及气血的关系;根据中医学理论,这种“无形物质”只能是经络,这就为我们治疗CFS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CFS是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在时空上,是疾病发生的前期阶段,属于中医“治未病”范畴;是由于机体过劳过用(劳则耗气)、情志刺激(郁则滞气)所导致的一组非特异的、涉及多脏腑的综合征;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劳则耗气,郁则气滞,故气虚、气滞为CFS的病机特点。结合络病具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且“新病入气络、久病入血络,络中气血远少于经脉”的特点;故气虚、气滞首先易致气络虚、滞,这与CFS所处的时空节点相一致。
        同时CFS发病时间较长,致病部位广泛,临床上具有难治性和缠绵性特点,故病变应属于络病范畴;因其只是功能性障碍,尚未损伤精、血、脏腑等形质,也未出现有形病理产物积聚,故其病位应在气络,这就提示了气络与CFS可能具有某种关联,这就为我们理论创新提供了切入点。
        现代医学认为CFS是基于各种环境因素(躯体的、精神的应激)和感染因素所引起的NEI紊乱的一种病理状态。故我们可以将气络、NEI与CFS联系起来,通过逻辑推理,提出了“气络与CFS”相关的假说。本人在读博期间,曾从事气络与NEI相关的研究,通过实验证实了[13]:从气络入手,能有效调节NEI网络,从而起到治疗CFS的作用。
        7  气络“虚、滞”导致CFS
        通过对CFS病因的认识,我们可以归纳出:过劳过用损伤正气,或外感时邪、情志不畅,阻滞气机是CFS产生的主要原因[2];其病变特点是气虚、气滞,因气络络体细窄,络内之气量少,且运行缓慢,具有易滞、易虚的特点,故气虚、气滞首先导致气络痹阻。气络运行不畅,致血络亦不畅,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缺乏气的推动,亦缺乏物质基础,故表现为一组具有多系统、复杂的功能性障碍为主的症侯群。如脾之络气虚滞,营气不能通过气络充养四肢肌肉,故疲劳乏力;心之络气虚滞,不能充养心神,则心阳浮越,故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系症状;肾之络气虚滞,则肾气不化,导致肾中精气化生不足,髓海失充,从而出现记忆力减退,肝之络气虚滞,则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故表现为情志抑郁;肺之络气虚滞,则卫气不能循络布散于肌腠,则营卫不和,外邪易侵,从而出现发热、头痛、咽痛等类似于流感的症状,这与西方某些学者认为CFS系病毒感染的观点相一致;同时,由于气络位于血络之外,气络之中经气的虚、滞或多或少会引起血络中血液的运行不畅,故出现关节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综上所述,气络的虚、滞导致五脏功能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多脏器功能紊乱的症状,这与现代医学CFS的表现相一致;故可以认为CFS的病机为“气络的虚、滞”;因此我们应该从气络入手治疗CFS。
参 考 文 献
[1]杨青,文兆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修订诊断标准[J].重庆医学,1996,25(4):233.
[2]樊敏.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药诊疗现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9):575.
[3]王永炎.络脉络病与病络[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1.
[4]吴以岭.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1:15.
[5]邱幸凡.经络之气脉血脉两大系统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3):22-24.
[6]王永炎,常富业,杨宝琴.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1-6.
[7]邱幸凡.络病理论与临床[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4.
[8]王永炎,常富业,杨宝琴.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1-6.
[9]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 71.
[10]李梢,王永炎. 从“络”辨治痹病学术思想举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43-45.
[11]常富业.络病辨证浅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6):9.
〔12]张明泉,温瑞书,王亚利等.气络与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关系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050.
[13]胡波,邹万成,张六通等.补气通络方及其拆方对CFS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3):8-10.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