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护人员的心理调节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克文 时间:2017-02-28
【摘要】  目的  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应激源对医护工作者心理调节的影响。  方法  将本院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120人,根据追踪记录和调查,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用焦虑自评量表及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干预组运用小组谈话、辅导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结果  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焦虑、认知力缺乏及自我评价丧失等应激反应。  结论  建议管理者应及时掌握动态、制定对策、及时咨询;将教育管理与关心体恤相结合;建立心理档案,实施有效对策,从而稳定医护人员的心态,这也更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解决。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心理调节   医护人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其来势凶猛,危害巨大,再加上往往原因不明,在短时间内令人们束手无策,因此,人们易出现心理应激,引起精神和心理上的恐慌,从而造成轻信和传播谣言、无心工作等社会不安定状况。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的工作中,及时建立和完善心理支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1  对象和方法
        1.1  资料  我院在近两年经过多起重大公供卫生事件,分别是霍乱流行以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所有对象为在这两个阶段参与医疗处理的医护工作者共120人,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组,将在工作中接受心理调节者称为干预组,共80人;将没被接受心理调节者称为非干预组(两组对照),共3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以问卷方式程现。每个问题按严重程度分0~4个答案。
        1.2.2  调查方法  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以及工作人进行辅导填写;结果干预组问卷有83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96.4%;而对照组问卷37份,其中有效卷30份,有效率为81.1%。
        1.2.3  干预方法  运用公开的,更多的勾通交流谈话、及小组谈话、辅导讲座、提高信息交流等方法,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护工作人员的认知水平,调动心理防卫机制。
        2  比较及结果
        2.1  常模及两组间焦虑状态比较经检验,两组间焦虑状态与常模比较差异均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焦虑状态明显高于常模;干预组焦虑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也明显低于常模。因此说明干预措施有效。
        2.2  通过以上两组比较可发现,两组在事件发生率和构成比上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事件相对集中。干预组较对照组事件类型增多,特别体现在与工作相关的事件上。说明干预对医护人员的心理调节有一定影响,但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