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瑞海 时间:2013-08-09

        2. 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本文采用计量非平衡面板数据的非平衡面板模型(Panel Least Squares of Unbalanced)来估计公司内部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以克服平衡面板数据模型的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选择的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更适用于本文的计量问题。
  数据模型选择的样本包括2001年间~2009年间有完整数据的河北省上市公司,最终得到这样的公司共37个,九年共计290个样本点。
  根据回归结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的价值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河北省上市公司以国有股权集中为主,国有股权的集中对提高公司价值有正面影响。290个样本中,只有21个样本存在着二职合一,93%的公司都是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回归结果并未发现二职合一与公司价值虽然正相关,但并不显著。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价值也是正相关,但不显著。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的价值在负相关,但并不显著。董事会的会议次数与公司价值在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高管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在0.05水平显著正相关。高管层的薪酬与公司价值虽然正相关,但并不显著。
  
  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河北省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与公司价值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现有文献相一致。河北省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以国有股、国有法人股为主体,“一股独大”现象较为明显,说明政府依然在企业治理过程中掌握着很大的权力。随着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建立,河北省上市公司能够随着环境变化不断自我调整,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必要的组合、制度安排和创新,治理机制更加灵活、开放,更能适应企业经营社会化。虽然具有一股独大的典型特征,但并未影响公司的发展,反而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如何将企业的竞争优势保持下去,继续结合企业的具体内外部环境进行制度创新,形成独特的符合市场竞争机制的内部治理机制则尤为重要。
  研究表明,董事会建设方面,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价值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我国,频繁的董事会可能是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的表现,根据谷祺和于东智(2001)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在绩效下降后通常会增加董事会的会议。据此可以推断,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更倾向于因公司绩效下降而开会。可见,董事会会议不是一种主动行为,而是一种被动行为,高频率的董事会会议可能是对公司业绩下滑的一种反应(Vafeas,1999)。针对这一普遍现象,董事会会议应从被动逐步向主动调整,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河北省大部分的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都是二职分离,两职分任能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有效的保证董事会和经理层履行职能,增强两者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日趋规范的过程,随着2006年新公司法的实施,独立董事职权、责任体系、比例等有了更明确的规定。2006年之前,河北省上市公司的的独立董事平均值仅为27%,2006年之后,这一比例提高到35%,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明显。公司价值与董事会规模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公司价值随着董事会规模的增大而下降。随着董事会规模的增加,会议上董事们达成一致意见的成本就要增加,决策耗时则更长,成本则更大。基于此,对于河北省上市公司而言,董事会的规模应该根据公司的行业性质,公司的规模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既要考虑到决策的科学性,又要兼顾决策的时效性和协调效率,以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河北省上市公司高管层的薪酬水平与股权激励水平平均值都不高,但差距较大。管理层持股对公司价值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股权激励,经理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得以提高。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及经营环境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实际需要的激励机制,降低代理成本,最终实现公司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Nikos Vafeas. Board meeting frequency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 (53): 113-142.
  2. Yermack, D.. Higher Market Valuation of Comp- anies with a Small Board of Directo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0):185-211.
  3. 陈勇,廖冠民,王霆.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5,(2):158-159.
  4. 谷祺,于东智.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财经问题研究,2001,(1).
  5. 胡勤勤,沈艺峰. 独立外部董事能否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世界经济,2002,(7).
  6.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2):63-74.
  7. 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南开管理评论, 2006.
  8. 宋增基,张宗益,朱健.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影响分析.金融管理,2005,(17):3-8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