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非营利组织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娟  时间:2014-01-03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建议 
    论文摘要:近年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对其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非营利组织的调研和分析,论述了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注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且总结出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自己合理化建议。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会于2010年4月26日的在京举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然而,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其发展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依旧相对滞后。 
  一、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 
  根据2001年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所称,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财会[2001]41号,2001) 
  (二)非营利组织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1958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发布第29号审计程序公报《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第一次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而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侧重点是内部会计控制。现代内部控制的目标逐渐的多元化,但内部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始终未动摇,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存在诸多问题。而非营利组织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相比于企业和政府,更加应该严格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及时发现并防范舞弊的发生,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 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学术界关于内部会计控制领域的探索发展较早,我国相继推出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邵岚,2006)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并不明显。 
  一方面,这些规章制度虽然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也就是说包括非营利组织在内。但实际上还是针对企业制定的,因而对非营利组织的规范作用不强,不具备针对性。 
  另一方面,虽然很多非营利组织建立了自己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制度本身也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制定、执行、监督环节都有脱节现象,操作性不够强。还有很多非营利组织将执行具体的规章制度等同于内部会计控制,并且只注重事后控制。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 
  1. 内部权责利不够明确 
  对于企业而言,内部管理通常可以划分为多个责任中心,对每一责任中心都明确其责任,并赋予相应的权利,在对其职责考核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给予相应的利益。这样,权责利很容易区分和控制。 
  但非营利组织因为其所有者权益形式的特殊性,为不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不存在利润考核指标,难以进行考核评价,也就导致内部权责利区分不够明确。 
  2. 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薄弱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部控制健全实施的重要保证,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更是如此。但是,在很多非营利组织中,一方面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不足,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组织缺乏明确的控制目标、标准和程序,或者管理者不以身作则地遵守相关控制规定,甚至滥用职权,造成组织内部会计控制的威信力下降,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会计工作人员,往往不能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组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甚至出现一人承担会计和出纳两项工作,违反财经法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 资产管理随意松散 
  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目前很多非营利组织对资产的管理比较混乱,账实不符的现象十分常见。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固定资产的管理,总结来说,主要问题集中在:没有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的采购和保管不能严格程序化,大多缺乏科学的财务分析,盲目购置新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部分固定资产登帐后没有及时入库,或者因保管不善而毁损、报废也未及时登记;由于缺乏有效地管理和财务监督,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被忽视。 
  4. 忽视财务信息披露 
  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关于慈善机构有效处理募捐物资及现金的讨论,到2009年大量媒体对于北京市“太阳村”等民办福利机构财务状况的报道,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质疑,很多非营利组织没有做到财务的公开和透明。 
  根据我国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非营利组织需编制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但实际上,仅有10.5%的非营利组织例如青基会等在无特殊情况下会做年度财务报告,而且在为数不多的公布财务信息的非营利组织中,很少有能做到高质量的信息披露的。这些组织大都将财务信息披露当做一项权利,并没有意识到财务公开的重要性。 
  (三) 缺少强有力的监督体系 
  内部会计控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内外部监督体系。内部监控具有监督的日常性和全过程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完成的,由于其强调对经济活动的事前监督和过程控制,往往能将违规违法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而外部的财务监督又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特别是对非营利组织而言,建立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动态监督体系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形式主要局限于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大多集中在对财务资金运用的合理、合法性进行检查,使得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体系不够完整,既忽视了内部监督的作用,又没有注重事前和事中的监督,而且执行起来也缺乏足够的保障。 
  三、 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一) 财务部门需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针对不同非营利组织分门别类的内部控制制度,在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运行过程中,仅靠自身的自律行为,长远来看不能保证财务运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财务部门应该组织相关学者,研究体现非营利组织特点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促进非营利组织建立其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