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药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穗玲 时间:2010-07-12

【摘要】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冬春两季易于发作。临床以反复感冒、久咳不愈、自汗、神气怯弱为特征。该病发病症状重,病程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中医中药在对该病的防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减少复发率、改善免疫功能方面的疗效突出。本文综合分析了近5年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点论述中医理论对该病的认识、中医药分型、非药物治疗手段以及中医预防和护理方法。

【关键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RTI),简称“复感儿”,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至6岁的小儿,1至3岁的婴幼儿最为常见;发病时间以冬春易发,并反复不已,部分患儿夏天有缓解的倾向;临床特点是常年发作,症状较重,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2]。中医药在对该病的防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减少复发率、改善免疫功能方面的疗效突出。本文综合分析了近5年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文献,综述如下。

    中医理论对本病的认识

    生理病理特点      古代中医药文献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记载十分丰富。《灵枢·逆顺肥瘦篇》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小儿病源方论》中更为详细地描述了婴儿的特点:“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髓脑、五脏、六腑、荣卫、气血皆未坚固。”《诸病源候论》称: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骨气未成,悲啼嬉笑,变态不常。”《育婴家秘》记载:“小儿血气未充,……脾胃薄弱,……神气怯弱。”清代名医吴鞠通将上述特点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所谓“稚阳”,是指体内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均幼稚不足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所谓“稚阴”,则指精、血、津液以及脏腑、筋骨、脑髓、肌肤等有形之质,皆未充实完善。因此,中医认为“稚阴稚阳”是小儿的生理特征。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机体和功能都较脆弱,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小儿五脏六腑功能皆属不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为突出。小儿脾常不足,若护理失宜,乳食失节,可致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肺气亦虚,卫外功能薄弱,易受外邪侵袭。如《证治汇补·伤风》中说:“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慎,即显风症者。”而且小儿发病后传变迅速,初为感冒,若失治误治可迅速转化为咳嗽、肺炎喘嗽等症;倘继续调治不当,可致病情迁延,时轻时重,反复难愈,损耗正气,更易感受外邪,形成恶性循环。正如《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小儿气血脆弱,病易动变,证候百端。”《温病条辨·解儿难》中将这种特点概括为“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这是小儿的病理特征。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体质特征、遗传及其他先天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内因。如素体虚弱、正气亏损的小儿发病率高;父母体质虚弱、妊娠时患病次数、早产、双胎等肾虚型小儿易发本病。气候突变、空气污染、被动吸烟等环境的影响;人工喂养或过早断乳、饮食失调等导致的营养不良;用药失当、护养失误等原因,是发病的主要外因[3]。中医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在肺、脾、肾三脏虚损的基础上,感受外邪而致营卫失和,脏腑失调所致[4]。其病机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素体虚弱;②后天调护失宜,乳食失节,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纳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肺气亦虚,营卫失充。脾胃虚弱又造成肝旺积滞,邪易入侵;③在肺、脾、肾三脏虚损的基础上,正气不足,加之婴幼儿本身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不固,外感六淫之邪而为病。④肺、脾、肾虚而致气虚血瘀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5]。本病常反复发作,“久病及肾”,肾为元阳之根,肾虚更致肺脾不足,则“先天滋后天”、“后天养先天”、“金水相生”等功能失常,致使患儿在出现肺脾气虚或肾阳虚证候的同时,又出现气虚血瘀的证候。也有医家认为祛邪不尽,热毒仍伏,又易外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也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体质特征[6]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不同的体质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有关。温振英等人将503例复感儿按不同的体质进行分类,其中脾胃气虚型(气虚质)230例,脾胃阴虚型(阴虚质)75例,脾胃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质)190例,滞热型2例,阴阳平和型(平和质)6例。钟柏松等人对87例易感儿(其中肺脾质24例,脾肾质63例)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查,结果肺脾质和脾肾质IgA均低于健康儿(均衡质),脾肾质IgG低于均衡质和肺脾质,肺脾质IgM低于脾肾质,肺脾质和脾肾质C3低于均衡质。封玉琳等人观察145例复感儿,其中肺脾两虚111例,肺脾两虚兼湿热21例,气阴两虚10例,脾肾两虚3例。通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可知,有气虚或气阴两虚、肺脾肾功能低下体质的小儿易患本病。[6]

    中医药治疗辨证分型

    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7]。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按风寒、风热、肺热、痰湿4型辨证,风寒咳嗽以杏苏散加减;风热咳嗽以银翘散加减;肺热咳嗽以清金化痰汤加减;痰湿咳嗽以二陈汤加减,力求邪去。缓解期的治疗原则是“缓则治本”,通过健脾、固肺、清肝、补肾,改善患儿体质,增强抗病力,防止再次感染。缓解期按下列11型[8]辨证调理。

    肺气虚  陈健等[9]用黄芪颗粒治疗42例患儿,黄芪有补气固表的功能。治疗后的患儿IgG值上升,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有效率为71.42%。刘根芳[10]对肺气虚患儿用玉屏风散加味(生黄芪、炒白术、荆芥、大力子、浙贝母、杏仁、百部、防风、桔梗)治疗,益气固表止汗。陈晓红[11]认为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是治疗肺卫不固患儿的经典方剂。

    脾气虚  丁丽等[12]用消痞健胃散(人参、白术、陈皮、丁香、砂仁、草豆蔻、川黄连、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治疗31例患儿,31例对照组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消痞健胃散有调运脾胃、益气固表之功。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为87%。

    肾气虚  陈晓红[11]报道用补肾地黄丸(熟地、泽泻、丹皮、山萸肉、山药、牛膝、鹿茸、茯苓)治疗肾虚骨弱患儿,取得良好疗效。

    肺气阴虚  张国熙等[13]用千龙合剂(太子参、麦冬、石斛、千层纸、龙利叶)治疗70例患儿,50例对照组用核酪口服液。治疗组有效率94.3%,IgG、IgA和补体C3提高,对照组有效率90.0%。此方有补肺养阴、清除呼吸道慢性炎症、标本兼治的作用。

    肺脾气虚  杨辅直等[14]用加味玉屏风散(黄芪、党参、桂枝、白术、龙骨、牡蛎、麦冬、防风、五味子、甘草、红枣)治疗61例患儿,49例对照组口服初乳素。治疗组的有效率91.8%,对照组为44.8%。此方有健脾益气作用。潘瑛等[15]用补肺防感汤(黄芪、桂枝、茯苓、牡蛎、太子参、龙骨、陈皮、甘草)治疗53例患儿,53例对照组用玉屏风散颗粒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为90.6%,治疗后IgG、IgA、G1、G3均有改善。补肺防感汤有与玉屏风散相同的效果。陈蓓华[16]、张飞钦[17]、杨永朝[18]、钱玉萍[19]用加味玉屏风散(黄芪、防风、白术、山药、生牡蛎、陈皮),治疗后IgA和IgG量明显上升。此方有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抗菌消炎作用,应用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薛征等[20]用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防风)治疗68例,52例对照组不用药。治疗组有效率92.6%,IgA、IgG及CD3、CD4、CD4/CD8增高,CD8降低,对照组有效率34.6%。以此方肺脾双补法治疗患儿有较好疗效。成华[21]用益气固本汤(黄芪、党参、茯苓、陈皮、白术、防风、生牡蛎、紫河车)治疗88例肺脾两虚型的患儿,总有效率95.5%,治疗后IgG、IgA、IgM、SIgA明显增高。汪受传[22]认为用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汤与玉屏风散合方加减(黄芪、白术、防风、桂枝、白芍、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治疗营卫不和与肺脾气虚两证相兼的患儿,取得较好疗效。

    肺脾气阴两虚  朱南方等[23]用健儿清补汤(太子参、麦芽、黄芪、板蓝根、怀山药、白术、茯苓、大青叶、桔梗、防风、山楂、甘草)76例患儿,对照组58例口服童康片治疗组有效率90.8%,CD3、CD4、CD4/CD8明显增高,对照组为70.7%。此方有健脾补肺、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的作用。邹文庆[24]用防感合剂(太子参、黄芪、五味子、麦冬、焦山楂、鸡内金、防风、当归、白术、蜂胶、鳖甲等)治疗56例患儿,40例对照组注射转移因子。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为67.5%。此方以益气养阴清热方法治疗气阴两虚型的患儿。

    肺脾气虚,正虚邪恋  曹宏等[25,26]根据“肺朝百脉”、“金水相生”与气血相关理论,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机责之于肺脾胃气虚而致气虚血瘀。他们用益气活血的药物(太子参、白术、黄芪、茯苓、山药、党参、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虎杖、地龙、山楂等)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的疗效。

    肺脾气虚兼肾气不充  冯步珍等[27]用防感散(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防风、贯众、黄芩、大枣、补骨脂)治疗64例,对照组32例用左旋咪唑。治疗组有效率96.88%,对照组为75%。此方具有调理肺脾肾功能,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减少发作的疗效。刘文选[28]用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60例患儿,48例对照组注射胸腺肽。治疗组有效率98.33%,对照组为70.83%。薛莉[29]用益感饮(黄芪、太子参、茯苓、冬虫夏草、黄精、怀山药、鸡内金、防风、甘草等)治疗134例患儿。此方有健脾肺、补肾气、益气固表之功效,总有效率94.78%,治疗后IgG、IgA、IgM及补体C3增加。戴平波等[30]用玉屏风散加减(黄芪、白术、防风、当归、山药、核桃仁、大枣、甘草)治疗28例患儿,29例对照组用左旋咪唑。治疗组有效率96.4%,对照组为75.9%。此方有益气固表、补益脾肺、补肾扶正固本之作用。杨文义等[31]用固本康复口服液(黄芪、党参、白术、蛤蚧、紫河车、防风、鹅管石等)治疗88例,56例对照组用卡慢舒口服液治疗。治疗组有效率90.9%,对照组为89.3%,IgG、IgA及CD3、CD4、CD4/CD8均升高,而CD8降低。此方有补肺脾肾、祛风解表之功效,防治本病疗效确切。贾平[32]用八珍汤加减(党参、生黄芪、白术、茯苓、熟地、当归、防风、川芎、白芍、紫苏、陈皮、鸡内金、炙甘草)治疗48例患儿。此方有扶正固表、健脾益肺补肾之作用。治疗前复发率100%,治疗后复发率54.2%。王春芳等[33]用防感散(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防风、当归、鸡内金、青黛、陈皮、女贞子、炙甘草)治疗120例患儿,112例对照组用小施尔康、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胸腺肽等。此方在益气健脾补肾基础上加益气生血、健胃消食之功。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为69.8%。张泽玫等[34,35]用健脾饮(炒白术、黄芪、鸡内金、黄精、橘红)治疗40例患儿,20例对照组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此方有补肺脾肾、化痰之作用。治疗组有效率90.25%,对照组为90.00%,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明显提高,而CD8明显降低。

    脾肾两虚  刘翠瑛等[36]用儿血宝口服液(紫河车、何首乌、龙眼肉、炙甘草、西洋参、白术、龟版、炒麦芽、山楂、茯苓、荔枝蜜)治疗50例患儿,50例对照组用玉屏风散颗粒。治疗组有效率93.02%,对照组为77.78%。此方用于脾肾两虚、卫表不固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取得较好疗效。

    脾虚肝旺  梁文旺[37]用双屏散颗粒(黄芪、柴胡、防风、白术、白芍、党参、枳实等)治疗30例患儿,30例对照组用玉屏风散,观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治疗组有效率96.6%,对照组为73.2%。以疏肝调肝方法防治本病,取得良效。

    积热内蕴  王晋新等[38]用加味泻黄散(藿香、栀子、生石膏、防风、连翘、白芍、炒谷麦芽、石斛、麦冬、熟大黄、甘草等)治疗“积热内蕴型”的3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5例对照组用左旋咪唑。治疗组有效率93%,IgG、IgA明显增高,对照组有效率为40%。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尤其城市小儿多以高蛋白、高营养饮食为主,少吃蔬菜、杂粮,易导致食积化热,积热内蕴,久则伤及脾胃之阴,而成正虚邪实之证候。对此类患儿用加味泻黄散可取得满意疗效。

    中医药其他疗法

    除了上述的中药治疗以外,部分医家还有独特的疗法。陈健等[39]在缓解期采用消喘膏穴位敷贴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喘膏主要成分为炙白芥子5g,延胡索5g,甘遂3g,细辛3g,这些药物具有温散豁痰、宣肺利气作用,而贴在肺俞、心俞、膈俞穴及膏肓穴,这些穴位属太阳膀胱经,主治咳嗽、气喘等,并且膈俞为血会,诸穴合用,共奏补益气血、温肺散痰之功。有效率73.17%,治疗后IgG值上升,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升高,CD8降低。

    朱南方等[40]用拔火罐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拔火罐疗法选用肺俞、脾俞、肾俞,可调节肺脾肾及其经络气血运行。穴位注射疗法取足三里、丰隆、定喘,足三里有防病保健和强壮的功效;丰隆穴健脾祛湿、化痰止咳;定喘穴止咳平喘。总有效率88.1%,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上升,CD8显著降低。

    徐佩莉等[41]采用捏脊疗法本病。捏脊疗法通过调整脊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各穴位,起到振奋气血,通调督脉,疏通气机作用。总有效率100%,治疗后IgA明显提高。

    蜂针疗法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以毒攻毒”的疗法,可以治疗风湿、毒疮等疾病。但通过研究,成永明等[42]确立了蜂毒能“以毒扶正”的新思维,运用蜜蜂的螫器官(毒刺)扎刺足三里穴治疗本病。针刺足三里穴可调理中焦,健运脾胃,补益气血,使正气得充。同时,足三里为强壮要穴,可提高免疫功能。治疗后IgG、IgA含量明显提高,IgE水平明显降低。

    孙红梅等用“开开开”药枕(黄芪、白术、荆芥、防风、苏叶、柴胡、辛夷、白芷、桔梗、鱼腥草、广木香、蔻仁、川芎、龙脑、野菊花等)治疗66例,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高于转移因子组,且IgA、IgG、SIgA、Hb明显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

    龙训等人用温灸俞穴法治疗46例,总有效率为95.6%。方法:取脊柱两侧肺俞、脾俞、肝俞、肾俞、大肠俞等穴治疗。朱升朝等用按摩法治疗40例,采用一掐(商阳)、二揉(太阳、耳后高骨)、三推(攒竹、坎宫、三关),总有效率为90%。经按摩后,IgA、IgG、ANAE、C3b?R、PHA逐步上升至正常水平,C3b?IC降至正常水平[43]。上述各种非口服中药的疗法也均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预防与调护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先天禀赋不足,或喂养不当、滥用药物、调养失宜等引起。从本文看,中医经方、验方及非药物疗法效果良好,可明显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点在于预防发作和减少反复,增强机体的抵抗力[4]。临床多见的单纯使用能提高免疫指标药物的疗法,并不是对所有的患儿有效。不少医家虽然从免疫功能方面对本病的机理和防治效果进行探索,但往往得出不同的结果。本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涉及方面较多,比较复杂,症状表现不一,是内在与外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预防和调护方面,辨证施养实有必要。中医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因地制宜”[5]和“因质制宜”[6]。

    首先,应排除患儿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诱发因素,例如,家长勿吸烟,避免空气污染,室内空气要流通,感冒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适当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偏食挑食,饮食调匀而富于营养。逐渐适应气候变化,避免过冷过热,汗多时宜用干毛巾擦拭。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按时预防接种。

    其次,分析患儿个体肺脾肾功能的具体情况,按质施养。用的方法对患儿细心养护,逐渐调节和增强全身的免疫力。例如,少量多餐,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缓解患儿食欲下降的状况;发热患儿体温下降后常常出汗,应及时更换干燥温暖的衣服,勤洗澡;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清除鼻道分泌物;经常用金银花甘草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每日2~3次,至病情基本稳定为止。

    综上所述,中医药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有着明显的优势,应开展深入的研究。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根据中医药的特点找出其内在,以提高临床疗效。

【】
  1 郝爱真,陈利平,高丽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论治[J]. 中华感染学杂志,2006,16(1):49~50.

2 袁嘉丽,张 静.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分型与呼吸道微 生态相关性的研究思路[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3,24(1):20~ 22.

3 饶军福.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证治探讨[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1):602~603.

4 韩文宁,张 雯,李锦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法[J].吉林中医药,2003,23(6):49~50.

5 张 静,袁嘉丽.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中西医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3):34~37.

6 朱南方,李小苹,李小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2,19(3):15~18.

7 邓雪梅,陈凤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2):90~91.

8 游金勇.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广西中医药,2005,28(1):51~54.

9 陈 健,陈 华.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3):204~205.

10 刘根芳.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辨治体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4):53.

11 陈晓红.浅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辨证治疗[J].基层医学论 坛,2004,8(4):343.

12 丁 丽,王绍洁. 辨证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1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3):195.

13 张国熙,叶锡洪,林胜英,等.千龙合剂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 染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3):226.

14 杨辅直,钟汝玲,李石柱.双黄连合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 呼吸道感染[J].中医药学报,2002,30(3):26~27.

15 潘 瑛,王洪新,顾 骅,等.补肺防感汤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8):582.

16 陈蓓华.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6例[J].陕 西中医,2002,23(2):150~151.

17 张飞钦.“加味玉屏风散”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14~1142.

18 杨永朝.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J].中 国社区医师,2003,(24):42.

19 钱玉萍.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8例[J].中 国民间疗法,2004,12(7):51~52.

20 薛 征,孙金桥,韩 丽.肺脾双补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2):29~30.

21 成 华.益气固本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5,23(9):89~90.

22 汪受传.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J].江苏中医药,2006,27(2):11~12.

23 朱南方,余惠华,李蔷华,等.健儿清补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76例[J].陕西中医,2003,24(11):990~991.

24 邹文庆.防感合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6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33.

25 曹 宏,张桂菊.益气活血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初探[J].国医,2003,18(5):15.

26 张桂菊,曹 宏.浅谈祖国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机理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4,17(5):19.

27 冯步珍,夏俊杰.防感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J].吉林中医药,2002,22(1):28~29.

28 刘文选.中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J].陕西中医, 2002,23(7):631~632.

29 薛 莉.自制益感饮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34例[J].中国 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9):48.

30 戴平波,刘淑华.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28例 [J].吉林中医药,2003,23(3):28.

31 杨文义,桂金贵,尚莉丽,等.固本康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 道感染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2):8~9.

32 贾 平.八珍汤加减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8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3):134.

33 王春芳,张彩霞.防感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20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7):1002.

34 张泽玫,陈镇奇.健脾饮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08例[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2):48~49.

35 张泽玫.加用健脾饮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广 西中医药,2005,28(3):30~31.

36 刘翠瑛,邓丽莎.儿血宝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00 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6):658~659.

37 梁文旺.“肝枢扭”法则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J].陕 西中医,2002,23(6):493.

38 王晋新,周秀梅.加味泻黄散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 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3(6):517~518.

39 陈 健,朱永琴,董 勤.消喘膏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8):620~621.

40 朱南方,关克涛,赵春玲,等.拔火罐和穴位注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 (3):136~137.

41 徐佩莉,毕美芬.捏脊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3例—— 附单纯西药治疗23例对照[J].浙江中医杂志,2004,(7):17.

42 成永明,任小红,富永谦,等.蜂疗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 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05,11(9):10~12.

43 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86~591.

44 陈凯佳.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近况[J].中西医 结合杂志,2005,14(22):3027~3029.

45 段 娟.李宜瑞儿科诊疗经验撷菁[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 (12):1233~1234.

46 苏树蓉.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因质制宜”[J].江苏中医 药,2006,2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