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高血压病的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冰乾 时间:2017-02-28
【摘要】 高血压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有很高的致死致残率。顺应国家医疗改革“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原则,创建高校规范的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与管理,可以延缓或减少高血压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为此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高校社区高血压病防治模式:1、提倡健康教育,干预不良生活方式,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2、配备专科医生进行系统规范化的治疗,与现代医学发展同步;3、建立严格的转诊制度绝不能贻误病情;4、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建立随诊制度,由医生主动“出击”,防治并发症;5、对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呈快速上升趋势。它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急性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其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大,脑力劳动繁重,很多都出现急慢性并发症才来就诊,部分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局,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完全可以及早预防和治疗的。所以,高校中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管理已刻不容缓了。
        1  高血压病的定义和分类
        1.1 高血压病的定义: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临床上所见的95%以上为原发性高血压,所以我们主要讨论这一类。
        1.2 分类:根据《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分类标准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但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偶然测得一次血压增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必须进一步观察。
        3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3.1 体重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BMI)的差别对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
        3.2 饮酒:据统计,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40%。
        3.3 膳食高盐、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质。
        4  高校高血压病的检出及处理
        4.1 检出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4.1.1 体检:教职工体检每年1-2次,离退休人员必须每年体检两次,大学生入学体检,毕业生体检,各类从业人员体检,出国体检,婚前体检等。
        4.1.2 多发人群筛查:根据多发人群(年龄>60岁,家族史中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超重和肥胖,膳食高盐,吸烟酗酒,工作压力大,缺乏体力活动等),对符合条件者进行定期筛查。
        4.1.3 机会性筛查:医院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而发现高血压病。
        4.1.4 主动检测:通过网络、媒体、公众健康教育使高危人群主动测血压。
        4.1.5 通过建立人群健康档案、基线调查,或高血压病筛查时的测血压而发现。
        4.2 检出高血压病的处理:在日常门诊及各类体检中发现高血压病人时,及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填写随诊记录卡(电子卡);其他科发现高血压病人,转交专科医生处理。一旦诊断有高血压,必须进一步检查:有无引起高血压的基础疾病存在,即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如为原发性高血压,除病史及体检检查外,尚需作有关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其它危险因素及有无靶器官损害,相关临床疾病等。 

        5 高血压的治疗
        5.1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具体内容包括:
        5.1.1 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低盐饮食,每日每人食量不超过6克,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多吃蔬菜水果,补充钾、钙,戒烟戒酒。减轻体重,体重最好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BMI 18.5~24.0),增加体力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5.1.2 自测血压:每日定时由同一个人测血压,这样便于监测降压治疗效果。家庭测量平均血压≧135/85mmHg,应考虑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人每有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或药物调整时,应及时检测血压高低。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