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心力衰竭之病因病机粗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军 时间:2017-02-28

  2 结语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强调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心衰病因复杂,五脏均可被涉及,临床症状也表现轻重不一,但中医各家大多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心气、心阳及正气亏虚是发病基础,瘀血、水饮、痰浊为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积极探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紧跟医疗科学技术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充实和丰富治疗心衰的方法手段,最终目的是为减轻患者病痛,提高和改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金妙文,吴勉华,等.益阴助阳活血通脉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1):13.

  2 刘梅,宋和文.田芬兰教授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体会.天津中医药,2005,44(7):25.

  3 唐蜀华.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1):13.

  4 蔡辉,胡婉英.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研究概况.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3): 41-44.

  5 谭璐芸,郭维琴.治疗心力衰竭经验介绍.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2):43-45.

  6 吴勉华.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4.

  7 毛春燕.中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对策.河北中医,2002,24(11):823-824.

  8 曹雪滨.充血衰竭中医证治规律研究的思路及意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3):415-416.

  9 王佳涛,王丹.张国伦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经验.陕西中医,2005, 26(2):146-147.

  10 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11 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