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汉平原稻农为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风波 丁士军 时间:2013-02-15
    (二)农户非农收入影响因素的一般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以一般逐步线性回归分析为工具,通过对调查农户中从事非农活动的760人进行模型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来看,如果以5%的置信水平,从事非农活动从事者的教育水平、外出地点、家庭耕地面积、个人职业特征和虚拟变量县3(县1为对照县)与非农收人显著相关。非农活动从事者受教育年限越长,其获得的非农收人也越高;非农活动地点离家庭距离越远,其获得的非农收人越高;家庭的耕地面积显著地影响了劳动力的非农收入,拥有的耕地越多,非农收入越少,可能原因是耕地面积越多,那么必然在农业上投人更多劳动力,从而影响到在非农活动上投人的时间和精力;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特性对非农收人产生了很大影响,长期型的非农职业如在外长期打工、本村干部、医生和教师等获得收人远远高于短期非农活动收人;从县域虚拟变量来看,潜江市相比较仙桃市的非农活动从事者非农收人相对较少,而从县域基本情况介绍中知道,潜江市的农户户均耕地面积最大,这进一步反映了耕地面积对非农活动的影响;年龄和性别对非农收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年龄对非农收人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非农活动从事者都处在一个特定的年龄段而不能显示出差异。
    对比相关对农户非农行为和外出打工行为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对农民外出打工行为影响显著的因素诸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和家庭劳动力数等因为对非农收人水平的影响并不大而在模型中被移出。可见,文献中关于决定农户外出的个人特征要素并不一定能决定非农活动从事者非农收人的高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对外出行为和非农收入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家庭耕地面积在影响外出打工行为的同时,也影响了农户的非农收人。非农地点和非农收人的高度显著性显示地区之间或县(市)乡之间存在的巨大收人差距,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原因也在于此。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1.尽管性别、年龄和家庭劳动力数对农户的外出行为有很大影响,但对从事者非农活动的收人影响不大,非农活动从事者的教育程度、外出打工地点和所从事的非农职业与非农收人显著相关。教育程度越高,收人越高;打工地点越远,收人越高;非农职业越稳定,非农收人也越高。
    2.劳动力的教育程度不仅影响农户成员的外出行为,也对其非农收入产生显著影响,足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外出打工经商或从事非农活动越来越成为增加农民收人可靠途径,如何增强农户外出打工经商的能力,如何增加非农收人,这是国家和政府必须考虑的。从长期来看,应该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资;而短期来看,以合理的方式对农民进行短期职业培训而使农民有一技之长正变的越来越必要。
    3.打工经商地点距家越远收入越高意味着在风险增加的同时,机会和收益也显著增加了。湖北作为中部地区,因本地经济相对欠发达而不能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充足的非农就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大力推动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