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濮约新 时间:2014-01-03
      2.积极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会计集中核算是一种相对的远距离监督,更多地依靠制度、票据、技术手段来完成,工作成本低,集约化程度高,与单位矛盾少。因此建立和推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适应目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选择,也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必然实现财政内部的核算集中,调整财政内部运行模式,打破目前实际存在的分块割据,监督制约乏力的局面,形成一级政府的资金中心、财务信息中心,提高控制和监督的水平。
        3.强化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要改革政府审计属地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各级审计机关应隶属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才能解脱地方管理对审计部门的束缚,真正独立、公正地行使审计职权,查处问题、净化环境、清除腐败温床,向有关部门提供经济案件的线索,维护经济秩序,成为真正的具有权威性的经济监督部门;才能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保障各项改革措施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做好内部会计监管的基础工作
        由于行政事业支出属于消费性支出,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一定要提高对监管的认识,要将内部监管工作做在前头,并结合会计业务工作中现存的问题,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在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下,体现本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特点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
        5.构建会计监管的法制环境。对发生的违法行为,各级财政部门都必须铁面无私,依法处理。各级审计机关也应严格按照《审计法》正确行使强制行政监督权和处理处罚权,对违法违规的会计行为做出处理处罚或按照程序移交其他部门或执法机关处理。通过严格执法,反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公共事务活动和事业发展活动中深层次的问题,将会计监管置于法制的环境之中,可以提高监管的整体效能。
        6.加大会计法律法规违反行为的处罚力度。目前经济快速发展,而会计监督反而弱化,由于经济发展多元化,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不少经济活动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而出台了的会计法律法规与现实要求有很大差距,导致会计约束机制滞后,一方面要利用本地新闻媒体对违反会计法规制度的行为进行曝光,引起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会计法》执法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确保法律的威严。
        7.发挥代理计账公司的作用。《会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条件的,应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部分县规模不大、资金量小的行政事业单位完全可以委托代理记账公司代理记账。代理记账公司服务更专业,可以帮助单位建立健全一套财务管理办法,规范核算行为,强化会计监督。同时,单位也可以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花少量经费拥有自己的“财务室”。 
参考文献:
1.张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探析[J].管理观察,2009,(26).
2.车凤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对策[J].冶金财会,2008,(6).
3.魏长军.从会计基础工作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J].管理观察,2009,(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