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乡村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3.2因地制宜,进行绿化
  把新农村绿化建设同各自的经济社会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立足当地条件,因地制宜,按照现代化小城镇的建设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山、水、村、田、路、房联合整治,使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优化。
  3.3注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相统一
  乡(镇)、村庄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在绿化工作中,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绿化在改善生态、改善村庄环境、提高生活条件方面的益处,让农民成为绿化的主导力量,保证乡(镇)、村庄绿化可持续发展。
  (1)注重生态效益。绿化要以改善生态为出发点,在尊重自然、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的绿化建设,完善由乡村田野、自然植被和自然山水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2)注重社会效益。在新农村环境整治中,绿化建设不仅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具体体现,而且可以改善农村环境、烘托村庄形态、提升乡村品质。
  (3)注重经济效益。在改善生态、美化家园的同时,还要注重绿化的经济效益。结合村镇的自然条件,把绿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让绿化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3.4合理选择树种,突出乡土特色
  环境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树种的多样性,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立地条件。乡(镇)、村庄的绿化建设要避免套搬城市的绿化手法和模式,在注重利用和保护现有的自然树木与植被的基础上,优先选用本地花木、乡土树种,适当考虑已引种驯化成功的外地优良树种,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综合考虑,合理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的作用,切实改变农村的村容村貌。乡(镇)、村庄环镇围村林带以速生树种为主,村镇道路绿化应结合街道的建筑物布局特点,做到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实行多林种、多树种合理搭配,提高绿化的品位和档次;庭院绿化应在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栽植用材林、经济林、苗木花卉等,发展庭院经济,绿化美化环境;在村镇公共场所,根据区域情况合理配置禾木、灌木、花、草、藤等,形成多层次、错落有序的绿化美化格局。
  3.5提倡节约型绿化
  绿化要走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尽可能选择节水耐旱植物,注重雨水拦蓄利用;结合目前正在启动的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积极利用处理的尾水或中水;在环境建设上,提倡简朴、经济、自然的环境建设,提高绿化投资效益,降低建绿和养绿的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财力等资源,最大程度地增加绿量,改善生态,维护农民的利益。
  4参考文献
  [1] 李晓梅,张建宁.加快农村绿化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国土绿化,2006(8):7-10.
  [2] 张旺华,杨清福,张佳宁,等.村屯绿化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绿化,2006(8):12.
  [3] 曹兴旺.对北京延庆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国土绿化,2006(8):17.
  [4] 兰涛志,刘建新.浅谈新农村村(镇)绿化规划[J].国土绿化,200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