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桑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施祖珍 时间:2015-01-02
  摘要产茧量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的广西桑蚕业,要做大做强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通过分析广西桑蚕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市场监管、注重人才培养、加大产业投入、完善本行业管理法规、挖掘蚕桑产业的综合利用资源等对策,以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抗风险能力等,确保广西桑蚕产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桑蚕业;现状;优势;不足;对策;广西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抓住“东桑西移”机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广西桑蚕业定位为优势产业来抓,使广西蚕桑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产茧量从2000年的2.9万t、名列全国第7增加到2005年的14.9万t、名列全国第1,之后连续5年稳居首位,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9%,占世界产量的18%,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级蚕茧生产基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区蚕丝加工企业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农民养蚕效益不大,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虽然蚕农没有出现大量挖桑现象,但疏于管理,这对稳定广西桑蚕业发展极为不利。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分析阻碍广西桑蚕业稳步发展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该区蚕桑业的冲击,化危机为机遇,做大做强该区蚕桑产业。
  1现状
  广西桑园面积从2000年的2万hm2猛增至2006年的12.07万hm2,蚕茧产量从2000年的2.9万t到2006年的18.6万t;而到了2007年,广西桑蚕业继续呈快速发展态势,全区桑园面积达13.47万hm2,产茧量20.52万t;2008年桑园面积基本与2007年持平,达到13.45万hm2,产茧产量为17.09万t,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尽管下半年茧丝市场行情滑坡和肥料、农药、劳力等生产资料价格大幅提升,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下降,但广西没有出现农民大面积毁桑改种现象,一些蚕区桑园面积还有所增加;到了2009年,由于经济危机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及蚕茧收购价格的持续下跌,对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打击,2009年广西的少数地方出现了毁桑弃养的情况,在上级主管部门正确领导下,桑园面积略有些下降,但产茧量与2008年持平,还能保持全国第1的位置。
  2发展优势
  一是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西地属低纬度地带,属于亚热带蚕区,全年气温较高,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桑树生长快,叶质成熟早,形成了年养蚕时间长、多批次、不间断、重其重叠的饲养特点,1年可养蚕8~11批,比长江流域多养3~4批。具有蚕房利用率高、养蚕劳动效益好等特点。二是广西人力资源丰富。种桑养蚕属于劳动力密集型手工产业,广西人多地少,工业欠发达地区,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发展蚕桑业正好消耗广西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问题。三是有适合当地的优良桑蚕品良种。近年来,广西先后育成了两广二号、桂蚕一号、桂蚕二号等蚕品种和桑品种桂桑优12、桂桑优62,这些具有高抗、高产、优质的蚕桑品种的育成,大大地提高了广西蚕茧产量品质,为广西蚕桑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四是技术力量保障。广西大学、广西农业技术职业学院都开设蚕桑专业。全区建有蚕业总站,各蚕桑生产市、县都设有蚕业站、蚕种场,全区有1 000多人的蚕桑专业技术推广队伍和庞大的农民养蚕技术辅导队伍。广西还拥有全国最大规模、标准较高的桑蚕原种场,年可生产原种10万~12万张,供全区各蚕种场年生产所用的原种。拥有30家蚕种场,年生产普通种能力600万张以上,全区足量安全生产供应。此外,茧丝加工能力快速提升,2007年全区茧丝加工企业达73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家,2008年已达到76家,全年生丝产量超过1.5万t,生丝产量由2000年全国第14位跃居全国第4位。
  “十五”期间,国家正式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广西紧紧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充分利用该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将桑蚕业作为带动该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产业来抓,使该区蚕桑业行到迅猛的发展,桑蚕业已成为该该区继甘蔗产业之后又一重要的优势农业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市,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军成,以及广西作为泛北部湾合作经济贸易圈的桥头堡,其经济增长潜力和对外开放格局,为广西蚕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市场空间。而自贸区的建成,给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业合作带来更多机遇,农产品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化。广西近年来茧丝绸业发展较快,2008年鲜茧和白厂丝产量分别为17.1万、1.5万t,分别占全国的25.0%、15.2%。茧丝绸业应是广西今后加快发展的方向。应支持广西企业到东盟有关国家发展桑蚕业或进口原料茧。面对自贸区全面启动的新形势,广西一定要抓住自贸区建成重大机遇,努力发展壮大蚕桑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北部湾国家经济开发区等这些都为广西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3发展中的存在的不足
  3.1市场茧丝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蚕茧收购价格直接影响蚕农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丝绸终端市场需求锐减,我国丝绸产品出口严重受阻,茧丝价格下跌,对整个蚕桑业和纺织业造成了直接影响,养蚕已无效益,广大蚕农养蚕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局势,大多蚕农虽然没有挖桑,但都在持观望的态度,夏季桑园减少投入、冬季桑园疏于管理,养蚕偷工减料,加上桑叶质量差,导致蚕体质差、抗病能力弱致使蚕病暴发,形成单产低、质量差、价格低、收购矛盾突出的局面。
  3.2蚕桑人才匮乏,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应用滞后
  种桑养蚕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目前蚕业技术人员缺乏,如按发种2 000张需要1个专业技术人员算,目前发种310多万张需要1 500人,而现有的专业人员远远不够;在养蚕季节难以做到对蚕农有求必应。目前大部分养蚕户技术上主要依靠当地老蚕农的指导,没有机会接受较为专业的技术培训,接触新技术机会少,消毒防病意识淡薄。另外,由于科研、推广、管理人才的缺乏,使蚕业科技创新滞后,蚕桑生产方式基本上仍停留在20世纪初的状态,生产工具一成不变,从桑叶采摘、运输、小蚕切叶、大蚕饲养、蚕体蚕座消毒、蚕期除沙、温湿度调控、鲜茧运输以及桑园地的翻耕、伐条、桑叶运送和剪伐等都是以手工为主,花费大量的劳动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小蚕切叶还是人工切叶,切桑机仍未利用;大蚕饲养除沙、消毒、给桑没有完全达到省力化,在操作时固然减少操作工序;在桑园翻耕、桑枝伐条方面省力机械运用较少或没有利用,仍以人工剪伐和牲畜翻耕为主,这些原始粗放的劳作方式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劳动力投入,影响了蚕农经济收入。
  3.3 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防御行业风险不强
  广西蚕桑业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但是蚕茧生产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几千年来蚕农小作坊种养模式,独特的气候条件促进了蚕桑业的长足发展,但由于全年多批次重叠饲养加上环境温湿度高,病菌繁殖快,各种流行性蚕病制约和威胁桑蚕业稳步发展。加上蚕丝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程度不高,目前广西共有国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112家,其中桑蚕业龙头企业有7家,仅占总数的6%,7家桑蚕业龙头企业有2007年年销售收入平均只有1亿元,最大的仅为2.2亿元。管理水平低、加工技术较落后、产品质量等级不高等问题,蚕茧仅限于加工成生丝外销,无后道资源深加工企业,产业链短,抗市场风险能力低,一旦市场不好,“单打独斗”的缫丝厂将很容易陷入困境,导致桑蚕业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