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党员干部加强品行修养的现实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作和 时间:2010-08-10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胡主席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体现了党的事业与党员干部职责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领导方式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形象与人民期待的统一 作为党员干部,要按照胡主席提出的要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努力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这里,我仅从注重品行修养的角度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品行修养对社会政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的品行.就是一个人的影子。从古至今 .注重品行修养一直是为官从政 、立身做人的规范和标准。惟有品行高尚的人 。才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尊敬 品行修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品行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是在德育的教化、环境的熏陶、法纪的约束 、工作的磨砺中.经过较长期历练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境界 虽然品行修养是一种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但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他人、与社会、与利益相联系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尤其在信息社会环境中。信息渠道多、传播速度快,品行修养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品行修养与党的政治生活紧密相联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于处在不同的岗位上行使权力、思考品行与执政,承担着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品行修养将成为其领导思维和政治活动的基础.将自觉不 自觉地体现在政治舞台的言行中  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员干部的品行修养 。已经与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整体形象联在了一起品行修养具有长期的实践性 品行修养不是通过种行为、一件事情来全面反映的:有时虽能在一些言行上表露出来 .具有公开性的特点.但有时又很复杂.还存在一定的隐蔽性。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既要坚持党性修养这一根本.永葆政治坚定和道德纯洁的思想基础。又要注重从小事、小节上做起,把品行修养作为一个长期的政治任务.坚持不懈地躬行实践 .带动全党、全社会道德风尚的改进,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
  二、注重品行修养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注重品行修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周总理之所以得到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敬仰.除了他对革命和建设做出杰出的贡献外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甘心当公仆、终生为人民,表现出了巨大的品行魅力。
  注重品行修养是党员干部的内在要求只有在群众队伍和进程中,始终发挥引领、标杆的作用,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党员干部才能称其为先进分子。党章的基本规定里 。既包含政治上的要求 .也包含品行上的要求。譬如,党员的八项义务,其中相当部分都具有对品行的要求而很多政治上的要求 .也是与品行糅合在一起 。或以一定的品行为基础的。所有这些.不注重品行的修养 .是难以做到的。除此之外,还要求“做到自重 、自省 、自警 、自励”,“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讲实话 。办实事,求实效”,“反对任何滥用职权 、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等等 ,都有品行方面的要求。大家知道.长期以来.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都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毛泽东 、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作过重要论述  陈云同志早在1940年就说过 ,提拔干部的原则是 .“德才并重 ,以德为主。反对只顾才不顾德,也反对只顾德不顾才。”德才兼备的“德”.主要是指政治上的“德”,同时也包括品行上的“德”。两者没有严格的区分,都是与品行修养紧密相联的。 
  党员干部品行修养的这种内在要求.关系到党的事业、威信和形象。紧紧抓住党员干部品行修养这个基础,为最广大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是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把品行作为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引入党的生活中来 。作为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和很高的政治要求。毛主席的名言——“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传颂至今、经久不衰.可以说是对共产党员道德境界和品行修养的最高要求。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讲的既是党性的修养,也是品行的修养 ;既有政治的要求,也有人生的修养 、为人处事的准则。这些经典性著作和论述 .在今天看来 ,对党员干部的品行修养,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加强品行修养是对党员干部的现实考验 
  注重品行修养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课题.也是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从全党情况看,随着领导干部年轻化进程逐步推进.一大批更为年轻的干部走上各级重要领导岗位.的机遇使他们超越了一代人和同代人.成为我党践行品行的主体  但相当一部分干部接过权力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就获得必要的权威。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导要素就是品行修养问题.广大群众也往往据此来对领导者威信 、形象作出直观的评价。所以,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党性锻炼 。注重品行修养,是一项紧迫的基础工程。从社会变化情况看.由于市场的利益导向,加之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一些消极影响逐步向党和国家生活以及社会精神文化生活领域渗透,党员干部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碰撞。《求是》杂志载文说 .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逐渐弱化。一些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个人.把对党的忠诚功利化.变成对某个人的忠诚、对关系网的忠诚,大肆培植个人亲信、搞人身依附。读到这篇文章从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呼唤重塑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观念,渴望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家园。党员干部理所当然应该在树立理想信念、实现社会文明进步中率先垂范.展示具有品格的共产党人的新形象。从腐败现象所造成的负面效应看。极少数党员干部的品行缺陷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构成了危害  在今年 3月份的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贾春旺检察长在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立案侦查贪污受贿十万元以上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案件 35255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 13929人.其中厅局级 930人省部级以上 35人 这充分昭示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 .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也令人深思。剖析这些人的腐败轨迹.有的在品:行上存在着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品行很差、很坏 ,严重背弃了党的宗旨.丧失了党性原则.完全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无论在党内还是社会上.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不仅使一部分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情绪。而且怀疑一些领导干部品行是否正派、健:垒。这些都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注重品行修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从这些情况看.注重品行修养的要求,是任何一名党员干部必须作出回答的现实问题。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威信高不高.有没有感召力、影响力、号召力.其品行的修练程度起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品行.无论所任职务高低、在位时间长短.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都是可敬 的、可信的 、可靠的。品行的魅力是构建党员干部非权力影响、公信力的重要方面 。而不是建立在职位、权力、金钱的基础之上.在于点滴养成、悉心历练和精心维护,要靠实践活动来体现,而不是靠说来证明。党员干部修练好品行就要牢记使命重任.牢记入党誓言,加强 自我、自我改造、自我磨砺,不断将党的政治原则、道德操守转化为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坚持多学习以养才气。讲政治以养大气。淡名利以养正气。敢负责以养浩气.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永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只有这样 。才能无愧于时代 、无愧于人 民,才能无愧于肩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