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诜对食疗方术的贡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于峥,杨威 时间:2015-05-19

  3.3 明确动物脏器的食疗功效孟诜在《食疗本草》中收录了大量动物脏器的食疗方法,并对孙思邈提出的五脏有病所用食物有所补充。孙思邈“五脏所宜食法”指出: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心病宜食麦、羊肉、杏、燕;脾病宜食稗米、牛肉、枣、葵;肺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肾病宜食大豆黄卷、豕肉、栗、鳌。孟诜的《食疗本草》则明确了动物脏器食用所治的疾病,如牛肝治痢,牛肚主消渴,牛肾主补肾。羊肚主补胃病虚损,止虚汗;羊肝性冷,治肝风虚损等。猪肾主人肾虚,猪肠主虚渴,猪肚主暴痢虚弱。

  3.4 提出因人因时因地的食疗制宜孟诜继承了前人食疗应与四时季节变化相应的思想,特别是孙思邈的四时季节变化时五味损益对五脏气的食疗调养作用,如“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孟诜除了十分注意食疗的季节变化外,同时也强调了食疗的地区性,对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和食用同一食物的不同效果做了详细的记述,如:“白粱米,此北人长食者是”、“牡蛎,北人不识,不能表其味尔”、“海藻,南方人多食之,传于北人,北人食之,倍生诸病,更不宜矣”。

  3.5 记述食物的采集时间、加工贮存和食用方法孟诜在其著作中,对于食药采收时节的记录较孙思邈更加详细,孙思邈只记载了采收月份,孟诜则具体到了采收时日。如:“甘菊,茎五月五日采,花九月九日采”、“苋,九月霜后采”。对食物的烹调加工、食用方法做了精细的记述。如“黄雌鸡:主腹中水癖水肿,以一只理如食法,和赤小豆一升同煮,候豆烂即出,食之其汁。日二夜一,每服四合。补丈夫阳气。瘦著床者,渐渐食之良”、“鸡头子……可取蒸,于烈日中曝之,其皮壳自开”、“仙家有贮石莲子及干藕经千年者”。

  3.6 丰富藻菌类的食疗内容孟诜的《食疗本草》丰富了藻菌类食品的医疗应用。《食疗本草》收录有紫菜、船底苔、干苔、海藻、木耳等品种,较之《千金·食治》只录有海藻、昆布而言,有了更丰富的内容,除了记录有食药的性味主治、食物宜忌外,还附有很多简便实用的食疗验方,并且注意反映当时的食疗经验和他本人对食药的实际应用情况。实用性很强,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

  总之,孟诜虽然是一位唐代大臣,但在医药研究方面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彰显了他超凡的智慧,成为著名的医药学家,为我国乃至世界医药事业作出了卓著的贡献。他的《食疗本草》内容丰富,总结了唐代以前二千余年来所积累的食物疗病养生的内容,有精辟而独到的食治概念和学术观点,具比较完善而系统的食疗理论知识,可谓食疗治病养生之大成,这对确立比较完善而系统的食疗学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 钢.全唐文补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6.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