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缓释胶囊的有关物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0
  另分别取约10 mg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原料、空白、样品各3份,分别置10 mL量瓶中,按以下条件进行破坏:①加0.01 mol·L-1 盐酸3 mL放置5 min,然后加入0.01 mol·L-1 氢氧化钠3 mL中和,再加水稀释至刻度;②加入0.01 mol·L-1 氢氧化钠3 mL放置5 min,然后加入0.01 mol·L-1 盐酸 3 mL中和,再加水稀释至刻度;③加入3%过氧化氢5 mL放置10 min,加水稀释至刻度。
     
  取适量的空白、原料、样品细粉各1份,直接平铺在表面皿上,于90 ℃下放置2 h,取出,分别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左旋沙丁胺醇10 mg)于10 mL量瓶中,加水定容。
        
  以上经破坏的溶液用0.45 μm的滤膜滤过,进样20 μL,依法进行HPLC分析,与未经破坏的原料药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样所得的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空白辅料稳定,对测定没有干扰;样品经紫外、酸、碱、氧化、高温破坏后检测发现杂质量有所增加,各降解产物分离程度良好,见图1。

  1.阴性对照; 2.原料药对照; 3.供试品; 4.氧化破坏样品; 5.酸破坏样品; 6.紫外破坏样品; 7.高温破坏样品;8.碱破坏样品;A-E.有关物质

  图1    左旋沙丁胺醇缓释胶囊降解产物的HPLC图谱(略)

  Figure 1    HPLC of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levalbuterol hydrochloride sustainerelease capsules

  3.2    检测限
     
  取有关物质供试品溶液,逐级稀释,当溶液质量浓度为0.7 μg·mL-1时进样20 μL,峰信号约为空白样品测出的噪音信号的3倍,故检测限为14 ng。

  3.3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取有关物质供试品溶液20 μL,分别于0、1、2、4、8 h测定,记录峰面积分别为4.071、4.206、4.  117、4.156、4.314,测得平均有关物质为0.80%,RSD=1.7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 h内稳定。

  3.4    样品测定
        
  取本品20粒(3批),研细,按“2.1”项下的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取对照品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左旋沙丁胺醇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0%~30%[5];取供试品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35 min,供试液的杂质峰的面积总和不大于有关物质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的1.5倍。测得3批样品有关物质的量分别为0.79%、0.79%和1.07%。

  4    讨论

  4.1    本法可检出5个分离度良好的有关物质,通过二级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光谱图分析发现,各杂质均与左旋沙丁胺醇有较相似的光谱图,且在224 nm附近均有最大吸收,故选择在224 nm波长处用自身对照法检测杂质的总量。

  4.2    专属性试验显示:与原料药对比,经过制剂工艺后,样品新增杂质B,而杂质D有明显的增加;样品经酸、碱、氧化、高温和光照(紫外光)破坏后,杂质D均有明显增加;酸、碱处理对杂质B影响较大;样品经破坏试验,各杂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没有新增杂质。提示工艺过程中应关注杂质B、D的产生。制剂工艺研究中发现,适当降低包衣温度能有效控制杂质的限量。

  4.3    本研究曾参考文献[6],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右旋体限度的同时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由于左旋沙丁胺醇是水溶性药物,在非极性流动相的溶解性差,检测灵敏度较低,容易造成杂质漏检,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工艺筛选和成品质量控制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许良葵,张蜀,林华庆,等.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缓释片释放度测定方法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6):607-609.

  [2] 戴玉荣,海平,王东凯,等. HPLC法测定红霉素肠溶微丸的有关物质[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4):1252-1253.

  [3] 陶巧凤,陈雪帆,金鑫.奥美拉唑原料及其肠溶胶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5):576-578.

  [4] 张先凡.盐酸甲氯芬酯胶囊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J].药物鉴定,2006,15(10):21.

  [5] 张春叶,王东凯,孔俐文,等.HPLC法测定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的含量和有关物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7):576-578.

  [6] 王璐璐,郑稳生,孙慧芬.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的HPLC测定[J].中国药学杂志, 2004,39(9):695-696.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