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30例治疗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铭 李西安 时间:2017-03-14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所致的肠梗阻,较为常见,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腹腔手术中由于机械刺激损伤脏器的浆膜和壁层腹膜,加之一些炎性渗出物,导致术后容易形成腹腔粘连。纤维素性粘连带形成是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病理基础,而术中对组织损伤的程度,又是发生粘连的重要因素。当粘连带压迫肠管,影响肠管的畅通,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时,就会形成粘连性肠梗阻。
        中医虽无肠梗阻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其在“关格”、“肠结”之范畴,可分为“痞结型”和“瘀结型” [1]。中医辨证多为阳明腑实证,临床治疗以通里攻下为主[2],急下泻积,从而使气机通畅,便秘得通。采取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等治疗措施,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味以行气活血,通肠攻下,辨证合理加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外科手术明显增多,导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也相应增多,而再次手术依然难以避免重新造成粘连。采用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会得到缓解,解除病痛,又避免了二次粘连的尴尬,应该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好方法。但手术也是本病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这是因为肠梗阻是外科一种病情危重、发展迅猛的常见急腹症,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尤其是单纯性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后。单纯性肠梗阻如在24h内手术,病死率在1%左右;如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增高至30%左右[4]。因此,绞窄性肠梗阻要及时行手术治疗。临床医生应明确:肠梗阻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动态变化的,病情随时会发生转化,因此医务工作者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有手术指征,及时处理。
        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本组30例包括中转手术治疗的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时患者营养状况较好,全部恢复正常饮食。证明了在常规治疗本病的同时,联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能增加通腑荡积、行气散结,使六腑通畅,行气通便而除满消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陈伟,尤龙.中药配合电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6):299-300.
[2]齐清会,王简,回建峰,等.大承气冲剂对人体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2l-24.
[3]鲁才章,翟新法,王奇,等.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J].腹部外科,2002,15(3):154-155.
[4]卢良声,庄永敬.肠梗阻38例手术治疗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4):2243-224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