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治疗危重病八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汤川安 樊巧玲 时间:2017-02-28

  善用血肉有情之品 使用血肉有情之品治疗虚损性疾病,自《内经》之四乌贼骨一藘如丸始。此丸所用鲍鱼、雀卵,皆血肉有情之品,性味甘温,峻补肝肾,治疗血枯经闭。到了明代葛可久、缪仲淳等将此法推广,直到叶天士,此法在理论上才得以阐发。吴鞠通在继承叶天士基础上,更向前推进一步,用大队的血肉有情之品组方,其中每味药物所用药量以斤计,治疗极度亏损之患者,每每能够起死回生。吴氏所使用的血肉有情之品中龟版、鳖甲、猪脊髓、鸡子黄、 阿胶药性偏咸寒;燕窝药性甘平;乌骨鸡、大公鸡、鲍鱼、 海参、羊腰子偏咸温;鹿茸、鹿角胶、桑螵蛸偏温热。对于阴虚患者,用咸寒和偏咸温的组方,如大、小定风珠、专翕大生膏;对于阳虚患者,选用偏咸温和温热的药物组方,如通补奇经丸;对于阴阳两虚的患者咸寒、咸温、温热皆用,如天根月窟膏。吴鞠通治疗极度虚损的危重疾病,如噎膈、癫狂、殒胎、产后虚厥等,或者直接选用上列各方,或者在收功阶段使用,每起危症。

  配合精神治疗 经云“治病必求其本”,对于因为情志因素导致的危重病,仅仅使用草药难于起效,还需要配合精神疗法,常言“心病还需心药治”就是这个道理。吴鞠通在治疗这类疾病的时候,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精神治疗,通过说服教育,铲除患者心魔,即致病之本。如一位单腹胀患者郭氏,因丈夫客死异地,自己悲痛太过,终日哭泣不休,万念俱灰,不思饮食,因此得病。当时患者“六脉弦,无胃气,气喘不能食,唇口刮白,面色淡黄,身体羸瘦。”“单腹胀,死症也;脉无胃气,死脉也”,死症加上死脉,非常凶险。吴鞠通认为此病必须结合精神治疗,“开其愚蒙,使情志畅遂,方可冀见效于万一”。郭氏之所以“痛心疾首十倍于常人”,是因为担心“夫死不可复生,所遗二子,恐难成立”。于是吴氏针对郭氏的心结展开心理开导,他说:“汝子之父已死,汝子已失其荫;汝再死,汝子其不更无所赖乎?……汝此刻欲尽妇人之道,必体亡夫之心,尽教子之职,汝必不可死也。不可死,且不可病,必得开怀畅遂而后可愈……”听了吴鞠通的开导,郭氏恍然大悟,大笑起来说道:“自此以后,吾不惟不哭,并不敢忧思,一味以喜乐从事,但求其得生以育吾儿而已。”正是得力于吴氏的恰当的精神开导,使郭氏化悲痛为求生的动力,所以服用汤药“十数剂而收全功”。吴鞠通结合精神疗法治愈危重病的经典医案还有不少,如因为功名不遂而发狂七年,需要用铁索镣铐手足的鲍某,不仅完全治愈,而且后来还考中科举了。

  综合运用各法 吴氏根据病情需要,还常常将以上诸法配合起来运用。吴氏在治疗自己女儿的时候,综合采用重剂、频服、血肉之品等多种方法。他的女儿刚满两岁,还在吃奶期间,得了痘症,等到他回到家已经半个月了。正气旺盛的小儿,得了痘症,可以及时绽发,及时上浆,痘形饱满,浆液充足浓厚,全身均匀排布,此为顺症,相反则为逆症。吴鞠通的女儿所出之痘“鼓立者半,顶陷者半,根抱者半,散者半,毫无浆汁。”顶陷无浆为逆症恶候,气血不足使然,必须用温补之法治疗。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痘科论》云:“若冬春之际,气为寒束,则不起发;发而精血不充,则无浆。浆而精血不继,即不靥。则温散提托补养之法,缺一不可。”[5]此症本来是一个姓谢的医生调治,虽然谢姓医生知道用温补之法,但是只用常规药量,所以治疗七八天也不见起色,也不见恶化,属于病重药轻也。小儿痘症本系危症,何况逆症已经迁延半月,每拖一天就会增加一分危险,必须速战速决。基于如此千钧一发之危险形势,吴鞠通采取“仍用其方,照方制二十贴,加燕窝十二两,大公鸡一只九斤重,紫河车一具,并药共十余斤,先分九锅煎,去渣后,复并一锅煎,自早至暮,不敢草率,成浓膏得二碗许。令乃母饮半茶杯,小人饮半酒杯。”用前医温补原方二十贴,又加上温补之力颇大的九斤重大公鸡、燕窝、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可以想象这两碗药膏温补之力是多么巨大。孩子他妈虽然回奶已经数日,喝下半茶杯药膏,到二鼓的时候乳房因为乳汁充盈而鼓胀起来。吴鞠通马上让孩子妈用奶水喂孩子,就是要用奶水滋补之力帮助上浆。小孩痛饮一饱之后,“漏下三鼓,清浆如露矣”。为了让药力持续,“未至四鼓,又令母女服药如前”。以后痘浆逐渐变浓,逆症逐渐转顺,到了五鼓,所出之痘和及时出现的顺症之痘一样。通过重剂、频服,以及加用血肉有情之品,吴女终于化险为夷。第二天谢姓医过来,看到痘已转顺,非常吃惊,当看到药方以及药渣以后,不得不叹服曰:“余实不能。”正是一般医生的不能,方显示吴鞠通的才能。

  由此可见,中医不仅能够治疗一般病症,而且能够治疗危重病。如果我们能够像吴鞠通等先贤那样,深究经典之奥,博采众家之长,那么在面对危重病的时候,也能够像他们那样临危不乱,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清·吴鞠通.吴鞠通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2 唐·王 冰.黄帝内经素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446.

  3 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07.

  4 汉·张 机.伤寒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9.

  5 清·徐大椿.徐灵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5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