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与经济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3-20
  (2)市场发育程度低,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部分民族地区属于“市场失灵”区域,由于比较成本收益的巨大差异,资源尤其是生产资本不可能自觉自愿流向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总体上是“资本流出不流入,金融资金外流趋势明显”。同时,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机构,上收信贷权限,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多存少贷,资金通过上存上级形式大量流出,民族地区存差资金扩大。
  
  4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1)提高民族地区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营造和谐信用环境。
  商业银行在核定和下达贷款计划的同时,应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进行适当的倾斜。降低民族地区存款考核计划及上存比例,适当控制资金的流出数量和速度,适当提高呆账准备金比例,简化核销手续,化解不良贷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一,商业银行在核定和下达贷款计划的同时,应统筹兼顾,对落后地区适当倾斜。第二,金融业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整信贷结构,优先支持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建设、资源开发型主导产业建设和高科技产业建设,重点扶持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质量产品、高效益回报的项目,向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倾斜。第三,建立金融保障体系。建立基础产业风险保障基金,发行由财政贴息的基础产业债券,允许多种投资方式并存,为企业进入金融市场筹资创造好的金融环境,等等。这些措施既有利于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形成规模,又能较好地兼顾企业、银行和地方政府三方的利益关系。
  (2)调整和完善民族地区金融优惠政策。
  一是放宽贷款规模限制。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由国有商业银行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增加授权授信额度。有重点的加大信贷投放。二是实行优惠的存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扩大中长期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提高增量存贷款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三是放宽对金融机构再贷款的条件和期限,在民族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出现资金头寸不足时可发放在贷款支持。四是改进有关贷款发放和经营管理指标的考核办法,使民族地区商业银行考核指标有别于内地。
  (3)完善民族地区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外国低息贷款或赠款在民族地区的投放比例,并逐步将优惠贷款投放在民族地区。根据民族地区企业的性质和产业结构,降低其新建项目或技改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对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要采取特殊的金融政策。一是增加民族贫困地区金融业拓展生存空间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融资能力。二是建议中央银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确定一个特殊的内部浮动利率,以控制发达地区以高利率或以同利率的高回报吸收民族贫困地区资金。三是国家要尽可能地把大项目安排在贫困地区吸引投资。以改善贫困地区资金短缺的状况。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