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万卫东 时间:2013-02-14
  “十一五”以来,湖北省畜牧业发展应对了畜产品市场价格多次剧烈波动的巨大挑战,历经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的严峻考验,承受了“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严重冲击,遭受了特大干旱、低温寒潮、洪涝灾害给畜牧业造成的重大损失,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化解了散养农户退出养殖业的发展危机。在省委、省政府及农业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推广高效生产模式,着力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努力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加快产业化进程,着力构建新型畜牧兽医体制,在畜牧业发展中成功地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了畜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跨越式转变。
  1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新高度,畜产品供给实现由紧平衡向基本平衡的状态转变,市场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
  (1)畜牧业重要地位更加凸显。一是畜牧业成为千亿元产值的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在第一、二产业44个行业中产值居第四位;二是在大农业中畜牧业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达30%以上;生猪产值达到609亿元,在大宗农产品中排名第一;三是优势产品在全国的地位不断巩固和上升。生猪出栏由第9位上升到第5位,禽蛋、肉禽(包括水禽)也进入第一方阵,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四是蜂产品出口连续10年全国第一,禽蛋出口连续5年全国第一,供港禽蛋长期占据“半壁江山”。
  (2)畜产品供给能力更加增强。“十一五”末,全省人均占有肉类78kg,比2005年增加21kg,增长36%;人均占有禽蛋由2005年的20kg增加到27kg,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畜产品供给能力从三个方面得到了保障:一是“鄂猪行天下”,建立了100多个种畜禽场,有强大的种质资源作保障;二是建成了25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和31个省级畜牧大县,有强大的生产基地作后盾;三是建成了112个数据采集点,及时收集整理信息,有效预警、调控和引导生产。
  (3)畜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十一五”期间,主要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猪产业稳步发展,全省出栏生猪达4 000万头以上(据省统计局分县市汇总数预计为4 441万头),比“十五”末增长32.8%;蛋禽产业跨越式发展,禽蛋产量达到163万t,比“十五”末增长34.5%;肉禽产业实现突破性增长,肉禽出笼6.07亿只,比“十五”末增长63.8%;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牛、羊出栏分别为140万头和550万只,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1.2%和44.3%。“十一五”期间,禽肉和牛羊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上升4.9个百分点。全省畜牧业生产实现了总量增加、结构优化。
  2畜牧业发展方式跨入新阶段,畜禽产业实现了由农业副业向现代农业排头兵的地位转变,生产方式日趋合理
  (1)规模化饲养突飞猛进,规模养殖比率快速提升。2005年以来,我省坚持抓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优势畜禽产业片带布局,同时利用国家和省各种惠牧政策,积极引导养殖小区提档升级,高标准建设现代畜禽养殖场,大幅度提高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到“十一五”末,全省建成439个标准化省级万头猪场,数量在全国居第一位;共建各类养殖小区
  11 060个。建成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11 083个,出笼万只以上的肉鸡场6 088个,存笼万只以上的蛋鸡场2 933个,分别是“十五”末的4倍、3倍和9倍。2010年,全省猪、禽、奶牛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68%、82%和88%,大宗畜禽品种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2)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生产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鼓励、引导养殖小区向品种良种化、饲养标准化、管理科学化、防疫程序化、粪污无害化、效益最大化转变,实现了传统分散无序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过渡。同时,我们积极创新、试验和推广了适合农户的家庭式规模养殖模式,将标准化生产方式首次引入到农户养殖生产中,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户家庭式养殖的标准化。以生猪“150”为代表的养殖模式,经受住了市场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的考验,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肯定。“十一五”末,全省建成各种标准化模式58 959栋,其中生猪“150”模式14 583栋、蛋鸡“153”模式6 100栋、养羊“1235”模式10 490栋、肉牛“165”模式2 786栋。全省畜禽标准化养殖率达到30%以上。
  (3)集约化发展特征明显,要素聚集程度日益密集。“十一五”时期,大量社会资本在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下瞄准畜牧业,纷纷投入到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行业,带来了畜牧产业各种要素的快速聚集,畜牧业出现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土地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特征,在大农业中十分耀眼。畜禽养殖场已经从过去低成本“窝棚式”养殖蜕变成为具有科技化、设施化、自动化的现代化养殖建筑,较之于其他行业,受土地、气候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土地产出率、资本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如生猪“150”模式占地不到1/3亩,产出高达50万元;规模养猪场的667m2土地产出也在20万元以上。由于畜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和产出效率提升,“十一五”期间畜牧业汇集吸纳社会资本超过200亿元,拉动建材、机电、运输等消费超过2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以上。
  (4)专业化生产分工加速,农民靠专业养殖增收能力增加。“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生产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分工不断向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渗透、延伸和拓展。一部分有养殖技能、加工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农民走上专业从事畜牧相关行业的道路,实现了畜禽养殖从农业副业向谋生、增收、致富的主业转变。畜牧业内部分工日趋合理,使得带动农民增收的途径呈现多元化格局。一是畜牧业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带动农民专门从事养殖增收致富;二是畜牧专业合作社实行“四提供一回收”等经营方式,带动农民专门从事养殖、运输、营销、服务等门路实现增收致富;三是家庭式标准化规模养殖,直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四是畜牧养殖、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就业,使农民依靠工资收入增收致富。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省有
  1 000万左右的农民从事畜牧业,有100万农户靠专门从事畜禽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十一五”末,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达720元,比“十五”末增加197元,增长38%。
  (5)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畜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我省努力践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一批”战略,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引进了一批全国知名龙头企业。我省引进了中粮集团、正大集团、温氏集团、六和集团、新希望集团、双汇集团、雨润集团、宝迪集团、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等知名企业来鄂投资。全省现有畜牧龙头加工企业24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亿元42家,过5亿元12家,过10亿元的6家;年加工肉类240万t、禽蛋136万t、奶类29万t。二是培植了一大批本土企业和品牌。湖北神丹、汉口精武、湖北思乐、湖北同星、宜城襄大等本土企业和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在连接农户、发展养殖和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畜禽产品的加工能力快速提高。全省生猪加工能力已超过2 000万头,肉鸡加工能力近3亿只,水禽加工能力超过2亿只,生鲜乳加工能力超过150万t。四是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中粮集团“5113健康养殖”工程、汉口精武“亿只鸭”工程、湖北同星“亿只鸡”工程等取得长足进展,启动了打造湖北生猪本土第一品牌活动,全省禽蛋产业再造百万吨和肉鸡产业倍增计划开始实施。五是规范了一批投入品企业。2006年以来,我省实施兽药GMP“零点行动”,清理、整顿、规范并建成兽药GMP企业39家,2010年实现产值18.5亿元,比“十五”期末增加1倍;建成饲料企业360家,生产工业饲料496万t,产值153亿元,53家饲料企业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六是组建了一批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十一五”期间,畜牧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迅猛发展,目前已成立各类畜禽养殖合作经济组织1 500多个。
 3动物卫生工作开创了新格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现了由临时被动应急向长期主动可控的机制转变,确保了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有效控制
  (1)创新防疫工作理念,强化基础免疫工作。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工作要求,树立常年防疫、常抓不懈的理念,认真落实“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时补针,定期监测抗体”的防疫措施,建立完善了“月月定时补针、巡回补针、补栏申报补针”三项免疫补针制度,确保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6种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2)完善防疫工作制度,建立防疫长效机制。我省在防控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了疫情监测、检疫监管、疫情报告、检查督办、工作报告和联防联控等制度,规范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制度的保障下,全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羊痘、鸡新城疫四类重大动物疫病保持了零报告记录,实现了稳定控制;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现了有效控制。
  同时,我们还按照省政府要求签订了动物防疫工作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量化考核和全省综合考核,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主管部门实施”的良好工作格局。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控综合能力。“十一五”期间,全省全面开展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动物疫情测报站、乡镇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