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家年薪制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协同效应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卢萍 时间:2014-06-01
  论文摘要:年薪制是激励企业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科学的年薪制不仅应该体现对企业家的奖励,也应该体现对企业家的约束。企业家拥有股份,既是对企业家的激励也是对企业家的约束。决策民主、财务制衡、分配公开是保证企业家年薪制中制约机制落实的最有力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企业家;年薪制;激励;约束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说过:“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是缺少企业家。发展中国家不仅缺少企业家,而且现有的那些有限企业家的才能经常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经济学家不知道这些国家为什么缺少企业家。经济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也试图解释其中的原因,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目前,在为数甚众的发展中国家中,就此问题探寻答案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尽管各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国情,面临不同的问题,但迄今为止综合各种原因解释,一个带有共性的研究结论表明,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缺少企业家的直接原因。在已有的各种激励机制中,应该说年薪制是最受关注的一项内容。然而,有效的激励应体现出双向的作用,尤其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励机制,年薪制不仅应突出激励,也应该体现约束,应使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在相互作用中同时发挥效能。
  一、企业家年薪制的基本构成
  从内容上看,企业家年薪制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收入。固定收入包含:(1)基本工资。企业家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他首先是雇员,作为雇员,只要他履行了工作职责,就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基本工资是企业家最基本的收入,但这种形式的收入,在经济生活中难以体现出对企业家的激励作用。(2)职务消费货币化。职务消费收入应该成为企业家年薪的内容之一。企业家在企业中拥有特定的职位,因而他必然会发生一系列与职务相关的消费,这些消费虽然被企业家个人享用了,但确是为企业发展所需要,因此这部分支出应该列入企业的管理费用,计人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果职务消费没有货币化为企业家的收入,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者利用手中调配资产的权力,以职务消费的名义和途径为自己广谋福利和肆意挥霍企业的资财,其结果是企业亏空,经营者个人却中饱私囊。如果职务消费货币化为经营者的个人收入,经营者会把它作为个人财产,使用起来将慎之又慎。这对企业来说不仅节约了经营成本,对经营者个人来说也避免了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所以,职务消费货币化势在必行。
  2.福利收入。福利收入是跟经营者业绩相关度较强的收入之一,企业家是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和决策者,企业发展的好坏与其经营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国企大部分主要经营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们在促进企业改革和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但是,目前他们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外企和合资企业同级别的管理者来说还比较低,这种收入水平与他们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相称。尤其国企主要经营者在位时,虽然货币工资相对低些,但是他们在社会上却有地位,有相当的权力和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满足他们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心理,从而可弥补货币工资较低的不足。但是当他们退休后,以往那些罩在头上的光环渐渐退去,从前那种前呼后拥、被人推崇的场面也不在了,而且退休金与医疗保障等方面与普通职工相差无几。这种在职和卸职的落差,特别容易造成经营者心理上的失衡,进而导致一些人退休之前捞一把的“59岁现象”的存在。比较而言,福利收入是能解除企业经营者后顾之忧的一种理想的收入形式。福利收入的水平应该与经营者在位时对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相挂钩,也就是说,如果经营者把企业经营得好,作为奖励,应从企业每年的净收益中拿出相应的比例为经营者储存起来,待他们退休以后,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形式发放给他们。他们为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大,则退休后他们拿到的这笔金额就越高;如果他们经营得不好,那么他们与福利收入就无缘。所以,福利收人实际上是与经营业绩相关的一种收入,因为有了这种形式的收入,企业的经营者会竭尽全力地把经营企业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而不会因为自己有贡献但得不到回报而出现心理失衡问题,进而引发贪污行为。
  3.奖励收入。奖励收入是一种与经营业绩和经营者职位相关度最大的收入方式,它可以由产权派生而出。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无偿地给其经营者分配一定数量的股份,即岗位股。岗位股只有收益权,没有所有权。企业如果赢利,经营者可以按股分红,企业亏损,经营者也不承担岗位股的风险。经营者若不在其位,就不享受岗位股的收益。这样,在岗位收益的刺激下,经营者会对企业的经营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比较而言,奖励收入是体现激励作用的最明显的收入形式。

  二、有效年薪制技术设计的双效原则
  年薪制是一种既包含激励又包含制约的机制,发挥年薪制的激励职能时,还必须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发挥年薪制的制约职能,又必须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那么,如何使年薪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行之有效而又名符其实呢?这必须靠有效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