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冲击与支持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7-01
内容摘要:知识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使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不断推动着组织变革,企业应不断地提升管理理念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 组织变革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商务等新兴的商业模式必然表现出很多不适应性。因此,传统企业若想成功地实现向企业的转型,必然要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

信息技术对组织环境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一般认为,IT就是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所有手段的总和。信息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的提取和信息的使用。
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IT在企业中的应用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主要有六阶段模型、五阶段模型和三阶段模型。比较著名的是诺兰的六阶段模型,它将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六个阶段,即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美国IT战略家B•H•Boar提出IT与企业业务结合的五阶段模型,即局部开发阶段、内部集成阶段、业务过程再设计阶段、业务再设计阶段、业务范围再定义阶段。提出三阶段模型的主要有斯科特•莫顿和肖夏纳•朱波夫等,他们将其分为工作自动化、信息管理和经营转型三个阶段。还有一些学者如张相斌等认为,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的过程可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经历三个环节,即信息技术的供给、信息技术的传导和信息技术的消化吸收。只有信息技术结构、传统产业技术结构和影响他们的结合因素之间达到充分和谐,信息技术才会产生很大的贡献。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过程及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如图1所示。
从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发展过程来看,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是逐渐深入的,其对企业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商业规则发生了变化。在网络经济中,过去的一家企业在行业中独霸天下的将不复存在。产品以价值链的形式而存在,除了终端产品,每个产品都是后续产品或关联产品的价值基础,不同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仅占有独自的细分部分,企业之间的敌对状况被合作或兼并所替代,市场的争夺变为技术创新与获得知识和信息的竞赛,市场占有率和利润额不再是实力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成长率。
网络性的组织团队替代固定的部门或职位。团队是配合完成任务和流程而组成的,团队成员依其专长(而非职务)和任务的需要而自主构成,它的绩效可以由其任务的完成状况获得评估并获得相应报酬,团队与团队之间往往存在有独立而互补合作的联邦式的关系。所谓独立,表示其本身能创造可加衡量或可供交易的价值;然而各团队之间又各有所长,相互配合,能产生更大的综合效应。这种结构关系比较扁平,属于所谓“网络”结构,是一种没有边界的组织。
资源对企业的约束减弱。互联网的延展性(tractility)和灵活性 (flexibility)使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对企业的约束减弱,市场可以无限制地延伸到任何地方,市场对所有企业平等开放,每一个行业的企业都发现它们正面对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竞争对手和顾客,并且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扩张速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例如,企业利用互联网可以较准确地掌握顾客的偏好和产品的销售情况,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对全球各地工厂的实时监控真正做到全球一体化经营。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的变化。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库,资料就不受限制,可以同时满足多人的需要。

信息技术在组织变革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影响已深深地触及到经济体系的每个角落,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其在进入网络经济时代对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战略、业务流程等进行全新的整合。信息技术既是组织变革的催化剂,又是企业变革的重要内容。

(一) 信息技术与组织经营战略
网络经济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加速传递,造就了许多新兴产业,传统企业和新型企业都必须清楚自己在未来新环境里所要扮演的角色,并通过经营战略表现出来,用新的思路指导企业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
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是一对显著相关的因素,信息技术效用根本上依赖组织决策结构、信息技术功能和中层管理人员职责等因素。图2表示了组织变革、管理和控制整个过程。当组织采用某种信息技术后,决策者根据信息技术需求对下层组织进行组织结构、职能、业务过程组合的变革,然后逐步转向自身变革。当然,也有设计者认为,决策者在设计信息技术功能时,也设计了高度匹配的组织结构和信息结构。当基本弄清信息技术、业务过程和组织素质之间互动关系后,才有可能设计弱摩擦或无摩擦的组织结构和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与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是一个影响组织设计和功能的关联性变量。对许多参与全球性竞争的组织来说,大量的资源和规模是必要的。从生产角度看,信息技术减少组织协作费用和生产费用,可能保留较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层次,增加组织垂直规模。同时,信息技术减少市场协作费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规模的影响是双重的,公司规模选择条件是生产费用、组织协调费用和市场协调费用最少。

(四)信息技术与组织经营流程
经济为企业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利用互联网整合企业经营流程能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选择直接式或渐进式完成业务与互联网的整合。即或者彻底地对传统的价值链进行重组,产生高度专业化和网络化的虚拟企业,或者先设立网站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完成与其他企业间的价值链的创新。

信息技术条件下组织变革的启示

要树立共生共存的商业生态系统观。共生共存具体体现在企业间的协调、协作甚至联盟上。构建跨组织的商业生态系统是有巨大潜力的,如银企合作中的消费信贷业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研发,间的专家资源共享等等。以医院间的专家资源共享为例,可运用互联网或远程交互系统建立专家诊断网络,这种专家诊断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各医院的专家和设备资源,不仅增加医院的效益,也大大降低了顾客的成本。
要提高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进行组织变革的基础。学习可以造就知识员工,学会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就能产生许多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企业要拥有持续的学习创新能力,需要在组织中植入一定的灵活机制。
要构建虚实结合的组织结构。企业以互联网和信息流为基础,构建“虚”和“实”相结合的新的组织形态。“虚”是指企业通过生产外包、销售外包、研发外包、策略联盟等方式与其他企业形成业务关系。“实”是指企业通过企业本身强劲的品牌运作能力、强大的培训机制、及时捕捉需求、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形成与众不同的竞争力,进而形成以企业为核心、跨越时空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有虚有实的经营网。许多传统企业正是以“虚”和“实”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快速增长。
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使得组织能产生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就要靠成员之间拥有的共同价值观念。最重要的,乃是在这价值观念下所建立的相互信任、共同追求。因此它一般包括:共用信息系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追求最多的“信任”。
信息技术缩短了人类的沟通时间,并产生一个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适时提升管理理念,以适应组织的创新与变革,从而增强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在新经济时代更好地生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