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企业的途径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武超伟 时间:2014-06-01
  摘要: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和谐创建的重要意义,立足当前工作,将构建和谐企业融入加强党的建设、关注改善民生、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推动科学发展与建设和谐文化中去。
  关键词:和谐企业;党的建设;民生;科学发展;和谐文化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和谐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部分国有企业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为,在有的企业,干群沟通不顺,上下关系不融洽;改革政策不稳,前后发展不连续;职工、部门功利思想严重,互相猜疑,搞自由主义,左右关系紧张。同时,长期的传统管理模式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周边环境不够和谐;面对无法躲避的激烈竞争,职工的浮躁、失衡、不满心理加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要求我们认真探索新形势下构建和谐企业的现实途径,切实把实现和谐企业的价值目标与创造性实践统一起来,立足当前,将和谐创建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具体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把构建和谐企业与加强党的建设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党群干群矛盾。这主要是由于有些党员干部作风有问题,脱离职工群众,漠视群众的利益、意愿和要求,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有些党员干部能力有问题,出现了不适应、不胜任的情况,管理无术,却喜欢弄虚作假,搞面子工程;少数党员干部喜欢讲排场,比阔气,作风漂浮,影响恶劣;更有极个别党员干部丧失党性原则,出现克扣职工工资,甚至索贿受贿,贪赃舞弊,直接侵犯职工利益的情况。因此,构建和谐企业首先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要从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入手,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加强对党建理论和党章的学习,加强对突出问题的查纠力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党性观念、纪律观念、群众观念和责任意识,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查处各种丑恶腐败现象,维护党的形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业务素质和任职能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
  二是把构建和谐企业与关注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按照这一重大部署,统筹兼顾,从整体和全局高度,立足长远设计和推动民生工作。要努力建设惠民长效机制,注重研究各个群体的实际情况,统筹协调好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让广大职工群众从和谐企业的不断发展中持续得到实惠。要结合实际,本着“政策能容纳,企业能承受,职工能收益”的原则,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实现职工群众的利益上,要舍得投入,积极改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营造稳定和谐、拴心留人的环境。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按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和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和公共设施建设,为广大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积极探索困难群体管理办法,建立完善了的困难群体帮扶救助机制,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让职工群众得到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就能赢得职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把广大职工群众凝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克服前进中的重重困难,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