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10-15
        记得我读初中时,地理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地球是什么形状?”一个女生回答说:“地球是一个圆。”班上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同学顿时颜面尽失,非常尴尬。这么多年过去了,但这件事在我的脑海里却记忆犹新。现在想来,问题主要出在她的头脑里没有物体的空间观念所致。这也不能全怪她,除了当时的教学条件、自身学习水平外,还有当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有关系。那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培养,以免类似的现象少发生或不发生呢?就此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点点体会和做法。
        一、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让他们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观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本方法,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非常紧密,只有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实物,重视现实生活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从视觉上去感受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通过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我在教一些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时,准备很多学具,让学生拼凑推导出公式。例如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提出思考: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②三角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③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样,很自然的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观察, 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得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而让他们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发展他们的直观感知。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 教师还得借助于几何体,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时体会生活中几何体的特性, 在研究中发现其中的数学道理, 逐渐积累空间感知,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购买或自制教具、学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教学时老师不但要重视引导观察,而且要重视让他们变被动听讲到一起动手、共同参与,亲身操作。多种形式的操作能使他们的视觉、触觉协调起来,丰富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师可先让学生看教具演示,然后自己操作从而获得知识,最后上升为概念、法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长方体时,我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导他们用各种感官,参与观察、动手操作等感知活动,帮助学生形成长方体的表象,得到正确、清晰的概念。
先引导学生观察粉笔盒、篮球、茶叶盒等,说明这些物体的形状是立体图形,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平面图形,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初步建立空间概念。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已准备的长方体,让学生先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有规律地边摸边数看看长方体有几个面,同时观察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有几组相对的面,相对的面大小有什么关系?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再结合演示,出示涂有三种不同颜色的长方体,将三组相对的面一一揭下来,贴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体面的特征。同样在认识“棱”的特征时,也让学生摸一摸,有顺序地数一数,量一量棱的长度,再看一看哪些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