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水稻—莴苣高效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抛栽要求稀抛、匀抛。抛栽密度不超过105万株/hm2,以每穴4.5根苗、90%成秧率计算,每张秧盘约有1 750棵秧,50张秧盘有超过8.7万株基本苗,所以1 hm2大田只能抛600张秧盘左右。注意抛栽均匀,先抛2/3,再抛1/3。
  3.2.4大田管理。做好平水缺,防止抛栽后遭遇大风大雨引起漂秧。立苗前的水浆管理,抛栽当天不上水,第2天阴天不上水,晴天灌浅水护苗,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浅层水。水稻搁田之后除剑叶抽出前后(减数分裂期)和抽穗扬花期建立水层以外,其余时间均采取间歇灌溉,每次灌寸水,待水层落干后隔2~3 d再灌。做到秆青籽黄活熟到老,硬板湿润高产不倒。
  分蘖肥施用时间要求在抛栽后5~7 d,秧苗已扎根竖立时追施,以尿素120~150 kg/hm2为宜,不宜过多,以防发苗过头。施肥时采用“以水带氮”法施肥,即在稻田落干后,于傍晚撒施尿素,次日早晨上浅水。
  抛后5 d左右,秧苗活棵后要立即进行化除。一般在7月5日起当田间苗数达到270万~300万株/hm2时开始搁田。施用穗肥一般在叶色正常褪淡落黄,倒2叶时一次性施用,时间大约在8月10日前后,施专用穗肥300 kg/hm2,或尿素75.0~112.5 kg/hm2+BB肥150~225 kg/hm2。
  3.2.5病虫害防治。抛栽前1 d防治地下害虫,生长期及时防治灰飞虱、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注意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具体防治措施:纹枯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7~10 d;稻瘟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7~10 d;灰飞虱可用20%吡虫啉6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10~15 d;卷叶螟可用5%甲维盐1 0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10~15 d;蚯蚓可用20%地虫杀星撒施防治,安全间隔期15~20 d。
  3.2.6收获。一般10月中下旬,稻穗由青转黄时即可收获。
  3.3莴苣栽培
  3.3.1播种育苗。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作苗床,按南北向整成高畦,每10 m2施优质农家肥50 kg。整好畦后要踩实整平,防止浇水时床面下陷,影响播种质量。1 hm2大田需600 m2的苗床(含假植床)。
  当外界气温高于20 ℃时育苗必须进行浸种催芽,一般先温水浸种6~8 h,然后将种子置于15 ℃左右温度下催芽36~48 h(夏季可采用吊井催芽),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当外界气温低于18 ℃,可直接采用干籽播种)。将催芽种子或干种子撒播于整好的苗床畦中,用细土覆盖,要求薄而均匀不露种子即可,再用脚轻踩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然后用喷壶浇明水,覆盖遮阳网,以保持土壤湿润,4~6 d即可出土。
  3.3.2苗床管理。在子叶展开后,间1次苗,苗间距1 cm,间苗时要去掉弱苗、双株并靠苗,使子叶互不搭靠。在间苗后用0.2%磷酸二氢钾或正大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培育壮苗。播种后25 d左右,当幼苗达到4~5片真叶时,在去弱苗、杂苗、病虫苗、僵苗和徒长苗的过程中选壮苗进行假植。假植前1 d浇透水,次日可带土起苗,以保证成活率。假植株行距8 cm见方。
  莴苣根浅而密集,吸肥力差,应选用有机质含量高、保水肥力强的壤土进行栽培,适宜pH值6左右,莴苣生长期吸肥量较大,因此必须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鸡粪肥22.5~30.0 t/hm2、尿素375 kg/hm2。施肥后按1.5 m长作畦,沟宽25~35 cm,整成高20~25 cm、宽1.2 m的高畦,趁墒作好畦,待定植。
  3.3.3定植。早春设施栽培,定植时间以11—12月为宜,露地栽培一般苗龄为25~30 d左右,栽苗9.0万~10.5万株/hm2,畦面栽植4行,行距25 cm左右,株距30 cm左右。定植时应选择生长健壮、株矮、叶多、叶色正常、无病虫害的苗,大小苗要分别栽植,使生长一致,方便管理。起苗时用铲刀多带床宿土,少伤根系,定植最好选在阴天或15:00后进行。苗要栽深,以不埋茎的生长点为准。
  3.3.4田间管理。一是温度管理。设施栽培莴苣温度管理十分重要,如果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就会造成生长发育加快,茎部膨大小,同时由于湿度过大,易造成病害流行,莴苣适宜生长温度18~20 ℃左右。二是肥水管理。以叶龄为依据抓住中耕、施肥、防病3个环节,5~7叶幼苗定植后浇水保苗,雨后或浇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根系发育。10~15叶时看苗追肥,每次用尿素225 kg/hm2。如遇天气久晴干旱,要灌溉抗旱,灌水时水要低于畦面,水深约占畦高的1/2,抗旱后要及时排放畦沟内积水。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渍害,24~25叶时注意去除下部老叶。三是扣棚。根据天气情况搭盖中棚。为了防止病害发生,又避免产生冻害,一般在12月上、中旬搭盖竹架大棚或中棚保温。在搭盖中棚的前7 d趁晴天灌1次水。
  3.3.5病虫害防治。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实行轮作换茬;加强中耕除草,发现病株及时带出,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清沟理墒,及时排灌,严防积水;冬季耕翻冻垡,清洁田园,降低害虫越冬基数和病原菌数。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瓢虫、蜘蛛、草蛉、食蚜蝇、蚜黄蜂等自然天敌,杀灭蚜虫等害虫。物理防治:采用45~55 ℃温汤浸种30 min。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用银灰膜避蚜或糖醋液、黄板、灯光诱杀。化学防治:莴苣虫害主要是蚜虫;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和菌核病。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1 5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8~10 d;霜霉病可用90%疫霜灵8 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8~10 d;菌核病可用50%速克灵1 5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8~10 d;蚜虫可用20%吡虫啉600倍液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5~7 d。
  3.3.6采收。生产中一般以心叶平外叶作为莴苣采收适期(即平口期),应及时收获。一般采收期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摘心可适度延迟采收期。如市场价格高,也可提前采收。
  4参考文献
  [1] 郭军,陈乃祥,顾闽峰.大棚番茄-水稻高效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8(5):48-49.
  [2] 孙志明,华秀丽,钱文明,等.水稻-番茄轮作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7(5):75.
  [3] 莫永坤,何春蒙,莫琼飞.低热地区“番茄-水稻-白菜”高效种植模式[J].农技服务,2007,24(3):33.
  [4] 冯东萍.大棚莴苣-架式冬瓜+茼蒿-小白菜+芹菜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