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对抗美国“飞弹防御”威胁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0
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普亭于2001年7月16日举行高峰会议,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针对美国飞弹防御系统问题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江、普希望俄罗斯与美国于一九七二年签署的"反弹道飞弹条约"(Treaty on the Limitation of Anti-Ballistic Missle"ABM"systems)能维持不变,并以此作为维护国际稳定情势的基础。中俄两国认为,一九七二年反导条约至关重要,是战略稳定的基石,亦是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基础。双方均主张维持条约的原来规范,反对美国提出的修改主张。声明中还指出,中俄将在禁止核扩散方面加强合作,并鼓励世界各国参加禁止核扩散条约,用以防止核武竞赛,避免引发世界争端,进而稳定国际情势。
此外,2001年7月14日,美国飞弹防御系统测试成功后,俄罗斯立即指责美国破坏一九七二年反导条约建立起来的非核化及禁止核扩架构。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此举对全球战略均衡与稳定不利","我们敦促美方充分考虑其它国家的意见与关切,对这一问题采取审慎的作法"(注1)。准此可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即是在反对与约制美国的飞弹防御计划及霸权企图。而未来的国际社会是否会因此而趋于平静?还是波涛汹涌暗藏危机?亟待观察评估!本文试从中俄签约的主要目的、国际舆论的反应、对中俄、美、英、台的影响等面向,进一步探讨中俄联盟对抗美国的"飞弹防御霸权",提供各界作为日后观察的。
壹、中俄签约的主要目的:
一、反制美毁弃ABM无意再接受新规约
美国媒体指出:白宫当局先前虽曾强调,期能就汰换美俄一九七二年"反弹道飞弹条约"事宜,与莫斯科方面达成新谅解。不过,布什政府已决定,不接受新协议对研发飞弹防御系统,设定具约束力的规范。美政府高阶官员指出,美当局研发、测试与部署飞弹防御系统的行动,不愿承受诸般正式的限制措施,美方并无意与俄国谈判规划详尽的武器控管条约,以取代反弹道飞弹条约。 由此可知,美方显然有意打破过去卅年来规范美俄双方军备竞赛的传统惯例,无意再与俄方进行详尽明列规范及查核措施的谈判,并签署具法律约束力的条约(注2)。
布什政府官员表示,美方的立场反映冷战时期已终结的现势,以及希望能给予国防部因应伊朗与北韩飞弹攻击威胁、建置防御系统之最大程度弹性。是故,布什政府期望美方提出的单方面毁约威胁,能迫使俄国调整立场以配合美国的行动。(美若未能征得俄国同意撤销反弹道飞弹条约,应于单方面毁约前六个月预先知会俄方。) 而俄方最终将被迫部署多弹头飞弹及采取其它措施以维系其攻击能力(注3)。因此,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显然是在反制、抵抗美国的片面毁约(反弹道飞弹条约)。
二、强调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江、普签署之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计廿五条,期限廿年,条约强调两国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加强在军事安全、军事技术、、司法、打击恐怖主义、防治污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中"俄间的重要条约,在一九五○年冷战期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明确以日本及日本的友邦为假想敌。如今国际形势改变,"中"俄新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特别凸显该条约"不针对任何第三国"。然而,"中"俄两国在反对美国"不惜放弃遵守反弹道飞弹条约也要建构战区飞弹防御系统",以及推动世界多极化等主题上,立场却相当一致(注4)。其主要目的即在确保ABM的功能,防范美国的"飞弹霸权"扩张,分享国际均势的大饼。
此外,普亭与江泽民在会谈中,再次强调反弹道飞弹条约的重要性,并表示俄罗斯将致力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江泽民也强调,反弹道飞弹条约是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中共愿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在此一领域的合作。江泽民说,"中"俄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注5)。
职是之故,"中"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关系,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及新秩序。因此,美国想要藉飞弹防御来强化单极超强的美梦恐难实现。因为,威胁的实力与俄罗斯再崛起的潜力相结合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三、磋商国家安全反制华府"飞弹威胁"
俄罗斯与中共官员声称,俄国总统普亭与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正式签署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意义非比寻常。且足以反映两国军火武器交易益形重要的事实。而双方亦因同声反对美国总统布什执意研发并部署全国飞弹防御系统,以致立场更趋一致。
分析家指出,整体而言,效期廿年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未触及具体事项或措施。条约明白指出,双方承诺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互威胁,而如果缔约一方认为本身的安全即将或已经受到威胁,双方为消除这些威胁,得立刻进行磋商。美国军事专家表示,这项规定最令华府引以为忧(注6)。中俄的协商即是研商如何应付美国的威胁,因此,中俄的联盟对美国来讲,有如芒刺在背,不拔刺痛难耐;拔掉恐怕血流如注,伤筋挫骨甚难医治。
事实上,"中"、俄的合作关系并未局限于双方,专家指出,防范回教基本教义派与美国霸权的共同心理,是双方2001年6月间携手纠合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等四个中亚国家,共同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的背后因素。在上海高峰会召开期间,六国的国防部长同声挞伐美国研发并部署NMD的计画(注7)。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正好相互辉映,是刻意安排亦或是纯属巧合?值得美国进一步思考。
贰、国际舆论的反应:
一、中俄新约实际上形成军事联盟
美国"新闻网站"指出,日前签定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对未来及东亚的战争与和平有深远的影响。针对台湾部分,美、俄专家指出,虽然条约表面宣称中、俄军事合作及军事科技交流不针对第三国,但实际上却是形成军事联盟直接挑战美国在东亚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而一旦美军出兵协防台湾,美军除了要对付解放军外,还需面对俄军的攻击(注8)。因此,中俄的隐形军事结盟只不过是一种障眼法,企图掩人耳目化明为暗,目的在围堵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及阻止美国协防台湾。
此外,新闻网站引述俄国卢也夫上校的分析:从条约签定的那一刻开始,中共和俄国对于反对美国全球利益有了更坚定的一致立场,其中包括对美军事及外交事务,例如莫斯科支持中共统一台湾,北京则支持莫斯科反对北约东扩等。卢也夫上校认为,虽然条约表明中俄之间并不是结成军事同盟,双方的军事合作及军事科技交流也不是针对第三国。但这些都是中俄官方对该条约的辩解之词,外界根本不能当真(注9)。
该网站另一篇分析文章说,友好条约奠定了北京、莫斯科"轴心国"地位,今后中俄将联手对付美国及其盟友,例如条约中的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情况时,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专家指出,条约所明文规定及未公开部分均表明中、俄将加强军事、外交、等各项合作(注10)。是故,中俄的军事联盟对国际体系的安定,是有所助益?还是更加深它的诡谲多变,殊值各界思考!
二、中俄政经深化:对欧美的反弹
中共和前苏联曾在一九五0年签署友好合作条约,当时中共和前苏联联手对抗西方国家。俄罗斯和中共官员均再三重申,双方的友好合作条约并不代表军事结盟,条约也不是针对任何"第三国"。但政治分析家认为,由于美国及其欧洲盟邦在冷战结束后主导国际事务,中共和俄罗斯的政经关系深化,难免被视为对欧美主导国际事务的一种反应(注11)。
俄罗斯和中共领袖均宣称,他们寻求的是一种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的联盟关系,希望促进和中亚安全,并使源自两国的紧张关系降温,但这种联盟关系是和斯大林统治下的前苏联及毛泽东统治下的之间的联盟关系不同的,当时的联盟是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双方强烈的思想斗争下形成的战略联盟,现在思想斗争已经结束。在旧日的敌意消弭后,西方势力抬头,中共和俄罗斯认为,这威胁到他们的共同利益,于是双方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对外不承认)(注12)。此外,基于共同利益的联盟关系,俄罗斯和中共更加亲近,双方在军事上结盟以取得主导国际战略的影响力,此举已引起西方国家的忧虑,并认为是对西方的一种反弹,对国际战略平衡已经埋下一不确定的变量,尤其值得观察!。
三、俄选择美、中的两难
"俄国日报"引述莫斯科"远东研究中心"资深中国专家陆雅宁分析指出,美国始终是俄、中关系的阴影,但江泽民此行与俄国总统普亭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不涉及双方军事合作,也不代表双方外交政策重大改变。大体上,只是进一步确认双方十年来各种良好关系的发展。对于俄、中军事关系,一些俄国专家提出警告说,应避免和美国对抗而影响俄国发展(注13)。
江泽民在莫斯科的四天访问中,除与普亭签署前述友好条约外,还讨论经济、国际安全的事务。陆雅宁表示,俄中友好条约并未涉及双方军事合作,也没有重大政策性转向。他说,"和五十年代俄中友好条约比较,当时的友好条约非常重视意识形态,新友好条约比较务实"。此外,虽然中国向俄国大量采购军事装备,俄国也致力于提升解放军军事科技,但俄国国际问题专家在"俄国日报"撰文说,在面对新形势的俄、美、中三角关系时,克里姆林宫仍面临着一大难题,就是要选择北京还是华盛顿当亲密战友。对莫斯科而言,布什政府已将中国视为潜在敌人,这取代了冷战时期苏联的角色。另外,中国固然花费大量金钱购买俄国军备,但其金钱来源大多来自对美贸易所得(注14)。
就莫斯科和华府关系而言,俄国无论从间接上或直接上都要对中国军备扩充负责,美国迟早会就中国军备扩张向俄国算帐,而俄国在走向民主化时不应和美国对抗。国际问题专家甚至提醒俄国,解放军在俄国帮助下,军力日益加强,但目前俄国在远东军区并无一支常备应变作战部队,而一旦俄军基于形势需要南下时,并不能保证解放军是不会北上乘机偷袭(注15)。因此,专家表示,当关键时刻来临,克里姆林宫还是很难选边的。由此可以窥知,中俄的交往仍然拥有许多未知的变量,亟待双方共同突破。
参、对中俄、美、英、台的影响
一、对中俄的影响:
(一)对美全球战略部署影响有限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研究室主任牛军表示,"中"俄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最大意义在于维持中国西北边境的安全,并不能改变中共对美国的外交关系。牛军说,"中"俄关系再密切,也无法解决"中"美关系议题,因此"中"俄的友好合作关系仅能在国际安全议题上发挥平衡作用,对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影响有限(注16)。
牛军表示,"中"俄签署全面性的友好条约当然会涵盖军事合作,条约也将赋予两国军事合作关系更明确的地位。但在国际安全角势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牛军预测,"中"俄不太可能单就军事合作关系签署条约。对于美国成功完成拦截飞弹测试,牛军认为,"中"俄表示反对,是重申立场,两国不太可能在外交甚至军事上采取针对性(注17)。因此,中俄的睦邻友好合条约,对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影响有限,不过美国仍然相当在意中俄合作的背后动机与目的。美、中、俄的迂回较竞短时间应该不会停止。
(二)难舍各自对美的依赖
"中"俄签署友好条约并联手反对美国部署飞弹防御系统,政大外交系教授周煦和中研院欧美所研究员林正义认为,"中"俄间的合作仅是在某些特定议题上,基于本国利益尚不致形成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态势。周煦教授指出,"中"俄对超级强权独霸的情况有着不同程度的反感,所以两国间的合作关系一直有增加的趋势,形成看似联合"对付"美国的态势,但事实上俄国经济仍依赖美国的援助,中共和美国的经贸关系更是密切,"中"俄一方面意欲对抗美国单一霸权,另方面却着眼本身利益必须与美国维持关系,因而形成美、"中"、俄三边复杂的外交折冲情况。所以即使"中"俄有意联手,也应只是初具轮廓,未来的互动发展仍待观察(注18)。
林正义则表示,近年来中共有建立"联合阵线"动作,但其对象不只是俄罗斯,且"中"俄间的合作是一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仅在一些特定议题如飞弹防御、共同认为亚太地区多极化而不是由单一霸权主宰、以及人权等问题上是站在反美的立场;也是以接近同盟的方式来对付美日、美菲等海洋国家军事同盟;但"中"美之间同样也存在一些共同利益,尤其是彼此间庞大的经贸互利,是"中"俄间不能比拟的。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中"俄是否可能经由签订友好条约,进一步发展至同盟对抗美国,可能性值得研究(注19)。由以上两位学者的分析可知,中俄双方对美国的依赖是难以舍弃的,因此两造的各怀鬼胎,将转入地下化暗中竞争,对彼此的睦邻合作关系有否影响,深值中俄再加思量。
(三)条约确立关系可进可退(对中共而言)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独强世界,昔日的"中"俄再走在一起。过去八年间两国藉由各种宣言、联合声明,由睦邻友好成建设性伙伴关系,再走向关系更密切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不但在联合国等场合相互声援,并对全球及区域问题协调立场,主张多极化,反对美国在伊拉克与南斯拉夫的干预,以及建构国家飞弹防御系统。除了美国之外,日本近年整军备武,频频试探走出和平宪法约束的可行性,同时否认过去的侵略,让中共十分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再现。近年一直以中共为潜在对手的美日同盟,已让中共警觉。在重视地缘战略的美国共和党政府上台后,势必比过去更重视与强化美日同盟,中共自是不能不尽早寻求奥援(注20)。
而且,俄国有自身的国家利益考量。俄国现已提议与中共的宿敌印度发展飞弹防御系统,暗含俄国未来有可能寻求建构新的飞弹防御体系。现在俄国虽反对美国部署国家飞弹防御系统,一旦美俄间达成妥协方案,中共现在的立场势必孤立。要防止未来俄罗斯形成新威胁,或者防止被美俄联手出卖,中共要把过去八年间俄国所作的承诺以条约形式确定下来,成为指导"中"俄关系的纲领性文件、"世纪条约"(注21)。如此,进可藉由"中"俄联手防止美国施压,退可防止"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空心化"。对中共在亚太的实力增强与厚实将有正面的助益,美国独大超强的野心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二、对美国的影响:
(一)友好条约矛头直指美国
一般认为,中俄新的友好条约有针对性,目的在制衡当今世界唯一超强的美国。面对美国布什新政府的全球战略调整,中俄两国领袖最近频频会面,较早前是上海的六国会议,这回是莫斯科的峰会;而江泽民最近亦密集活动,此次外交之旅的宏愿很明显,就是和美国的布什打对台(注22)。
条约首先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于美国不想和中共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中共只有转向俄国;其次是声明两国相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并非化干戈为玉帛,因为中俄不会再冲突,亦毋须再冲突,而是玉帛相见,互相靠拢;最后是表明彼此不参加有损对方的联盟或集团,不采取此类行动(注23)。很明显地是针对美国及其盟友,中俄两国又再一次结为一体。
本次签约并未纳入军事合作的条文,不过,中俄两国已有多个联合声明,确定两国的军事与外交合作,而近年中共又向俄国购入数十亿美元的先进武器,因此,这一个条约是中俄两国的准军事结盟,强调一九七二年的《反弹道飞弹条约》的重要性,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破坏性,矛头直指美国,有不寻常的意义(注24)。未来美国的独霸地位能否安座如山,或有翻动迹象,殊值各界评估!
(二)美若违反ABM 俄将重整军备
普亭在意大利"晚邮报"的专访中批评美国推动新型飞弹防御系统并无必要性,而且警告如果美国违背反弹道飞弹条约(ABM),俄罗斯将重整军备,如此一来很可能会爆发新一回合的军备竞赛。对于欧洲安全问题,普亭认为北约组织必须接纳俄罗斯,否则就应该解散。
普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推动建构飞弹防御系统,莫斯科方面可能会扬弃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裁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Ⅰ&Ⅱ)。普亭说:"那将意谓着我们会在所有飞弹上装置更多核子弹头,而且其它国家也会效尤。军备竞赛的威胁将会成真,然而这并不是我们的错。"(注25)后果将由美国来承担。
对于美国为防止北韩、伊拉克、伊朗等所谓"流氓国家"而建构的飞弹防御系统,普亭认为并无迫切需要,他说:"这些被认定有危险性的国家还需要廿、卅或四十年,才能建立可靠的攻击系统。"普亭并指出,这些国家大多使用旧苏联时期效果有限的飞弹科技,要更新系统绝非易事(注26)。因此,美国所持的理由并不充分也站不住脚,除了自私和鸭霸之外,别无他说了!而军备竞赛与核武扩散的挑动责任,美国当然就是最大的元凶。
三、对英国的影响:
针对美国导弹飞弹拦截测试成功,英国朝野呼吁首相布莱尔应藉美国总统布什来英访问期间,向布什表达英国朝野,尤其是国会内部对美国拟部署新飞弹防御计划深感不安。布什访英时间恰好在美国导弹飞弹拦截测试成功之后,英首相府和外交部对美国测试飞弹一事刻意保持低调姿态。英国政府的态度引起批评者不满(注27)。
对于是否支持美国部署全国飞弹计划,英政府仍坚持表态时机尚未成熟。但包括英国第二反对党自民党在内的诸多英国国会议员则认为,支持美国部署全国飞弹计划不符合英国国家利益。自民党外交发言人坎波表示,布莱尔应藉布什此次访英期间,向布什充分表达英国对美国执意部署全国飞弹计划的关切,同时让布什了解英国国会对该计划反对声浪充斥的事实(注28)。
英前外相库克的助理克拉克则透露,自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执政后,"通俗大西洋主义"已取代工党过去自一九八○年以来的"反美"主张。克拉克表示,工党过去的反美情结是项十分粗糙的作法。不过,在美国部署全国飞弹计划案上,克拉克透露,基本上,英国外交部是抱持反对立场的。英国外交部经评估认为,与所谓的"流氓国家"如伊朗、北韩、利比亚发展关系,将比支持美国抗衡这些国家,更合乎英国的国家利益(注29)。
然而,英国首相府和国防部则倾向支持美国部署全国飞弹计划。英国国防部明确表示,美国是英国最重要的盟友,美国的安全利益关乎英国安全利益,英国必需了解支持美国的重要性(注30)。由英国国内的不同意见,可知英国政府将面临支持死忠盟友,与说服反对意见的难以抉择,因此,布莱尔调和朝野的能力将遭受严峻的考验。
四、对的影响:
(一)、俄重申反对台独立场不变
为塑造"国际新秩序"并抗衡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中俄共同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使双方十年来发展完成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江泽民、普亭在会谈并签署友好条约后发表一份联合声明指出,中共、俄罗斯双方希望能建构一个符合"正义、公理的国际新秩序",而中共、俄罗斯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不是同盟关系,声明指出:"两国间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注31)。
普亭在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中表示,这项条约使中共、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虽然条约内容主要涉及中、俄双边关系,但双方均希望此条约能有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本次条约共计二十五条,第一条即强调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长期全面的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关于台湾问题,俄罗斯支持中共在维持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上的政策。俄罗斯并重申对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不变,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注32)。由于俄罗斯替中共背书,对已经冷淡危疑的两岸关系,更是种下一颗不定时的炸弹,而台湾的安全将受到严厉的挑动与震荡。
二、军事联盟威胁安全
美、俄专家指出,虽然条约表面宣称中、俄军事合作及军事科技交流不针对第三国,但实际上却是形成军事联盟,直接挑战美国在东亚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而一旦美军出兵协防台湾,美军除了要对付解放军外还需面对俄军的攻击。俄罗斯国防专家卢也夫上校分析说,从条约签订的一刻开始,中共和俄国对于反对美国全球利益有了更坚定的一致立场,其中包括对美的军事及外交事务。例如,莫斯科支持统一台湾,北京则支持莫斯科反对北约东扩等。一般预料,北京将借着友好条约对台湾施加更大的军事及压力(注33)。
卢也夫进一步指出,虽然条约表明中俄之间并不是结成军事同盟,双方的军事合作及军事科技交流也不是针对第三国。对台湾及美国来说,这意味一旦解放军以统一之名进犯台湾,美军若派兵协助我方,俄军就有义务出兵帮助解放军。至于俄国的军援对台湾可能造成的影响如下:(注34)
一、俄国驻守在海参崴的太平洋舰队将阻绝美国舰队援助台湾。未来美俄舰队在台海一战并非不可能。
二、俄国可以调动在远东军区及西伯利亚地区的米格战机及苏恺战机协助解放军。在进行战斗任务时,俄国可能直接指派其飞行员或伪装成中国飞行员。2001年2月,中、俄仿真一场因"台湾问题"而起的军事演习中,俄军出动的战略部队包括陆基长程洲际导弹部队及战略潜舰部队,其打击目标是美军。(注35)
是故,中俄的结盟除了对抗美国之外,台湾问题的解决亦是其共同的默契,而台湾依靠美国的保护是否还能高枕无忧?亟待政府重新评估衡量!
结论
江泽民出访莫斯科之前,美国成功试射飞弹拦截器,使美国建造飞弹防御系统向前跨进一步。俄罗斯和中国同时警告说,美国拟议中的飞弹防御计画将破坏战略均势,并将引发全球的武器竞赛(注36)。为此,中俄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显然是针对美国而来。北京学者叶自成进一步指出,这项条约的签订,对两国关系将形成更稳固的基础,特别是在促进双方民间、文化交流可以起更大的作用,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有帮助。他认为,当前中俄双方都能以"非常平等方式相互对待",两国关系友好的程度,已明显超越中共与日本、欧盟和美国等大国的关系。
而中俄的友好是否真心诚意?还是各怀鬼胎?从中俄都想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壮大自己声势,但两国的着重方向却不完全一致可见端倪。例如:江泽民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多边合作组织",有助于全球多极化;普亭则强调它的经济作用,他表示,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贸易、文化方面的合作,将远比军事合作重要"。由中俄的不同认知,吾人对中俄的友好持谨慎保守的看法,未来的发展是否乐观,亟待观察。
准此,我们对于中俄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有一份期待:希望中、俄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将大有裨益;而国际战略平衡的梦想,能够随着美国的自制加以实现,如此,中俄的努力与奔走才有普世的价值。
注释:
注1、朱建陵 江泽民、普丁签署友好条约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国时报
注2-注3、陈文和 毁弃AMB 美无意再接受新规约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国时报
注4-注5、联合报 大陆新闻中心 2001/07/17 http://udnnews.com
注6-注7、陈世钦 中俄将磋商国家安全华府隐忧 联合报 2001/07/17
注8-注10、徐尚礼 美俄专家:中俄新约实际上形成军事联盟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国时报
注11-注12、霍达文 中俄政经深化 是对欧美的反弹http://udnnews.com 联合报
注13-注15、徐尚礼 俄国专家:俄中新约未涉军事合作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国时报
注16-注17、仇佩芬 大陆学者:对美战略部署影响有限 2001/07/17 联合报http://udnnews.com/
注18-注19、陈舜华 学者:"中"俄合作 难舍各自对美依赖2001/07/17 联合报 http://udnnews.com/
注20-注21、张圣岱 以条约确立关系 可进可退http://udnnews.com 联合报
注22-注24、http://www.chineseworld.com/publish/today/ 世界日报
注25-注26、阎纪宇 普丁:美若违反ABM 俄将重整军备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国时报
注27-注30、江静玲 英朝野忧心NMD 促布莱尔转达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国时报
注31-注32、朱建陵"中"俄签署友好条约 俄重申反对台独立场不变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国时报
注33-注35、徐尚礼 美俄专家:中俄新约实际上形成军事联盟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国时报
注36、连隽伟 "中"俄签署友好与合作睦邻条约http://news.chinatimes.com/
Chinatimes/pastnews/pastnewslist/0,1076,20010715+1205,00.html 工商时报、
上一篇:小泉经济结构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下一篇:政府的规模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