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系统高等院校情报机构发展方向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敏芳 徐明忠 徐亚 时间:2010-08-10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第三次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后科技情报所面临的形势,指出国防院校情报机构应抓住契机,坚持两个面向,两个服务,争取“九五”期间情报工作有新突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第一次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在1984年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以后,兵工院校和国防工程技术院校纷纷按照科研院所的模式在科技处设立了科技情报机构。这是各院校落实邓小平同志的指示,重视科技情报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科研情报一体化成为80年代院校情报机构设置的主流。

  90年代初,在图情一体化的浪潮中,许多国防院校的情报机构从科技处划归图书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图书馆工作却削弱了情报工作。我们认为国防院校的情报机构无论设在哪里,至少应当纳入该院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只有领导重视,调动广大情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搞好国防院校的情报工作。事实证明,凡是科研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必定有良好的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作保证。

  一.认清形势明确国防院校情报工作目标

  第三次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指出,“九五”期间是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关键时期,到2000年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初步建成具有军民两用特色的产业型国防科技情报服务保障体系,使整个体系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有较大提高,以适应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以及国民建设的需求。

  面对新形势,要加快情报工作发展,首先强调的是对情报工作的认识问题。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期科技情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科技情报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科技情报不仅是公益服务事业,更是科技进步的先导,管理决策的保障,是促进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大情报观点,将科技情报工作与社会、经济、军事、文化相结合,从在封闭系统中求得自我完善的习惯中解脱出来,要具有强烈的技术推动发展意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步,促进情报工作发展。

  科技情报工作是一个院校承担科研项目的基本技术条件和前提,是院校教学的一个基础内容。根据多年经验,作为国防科工系统重要组成的国防院校更要强调认识问题。国防院校的领导要真正重视科技情报工作,把科技情报工作作为院校科研和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国防院校的科技情报工作同整个国防科工系统的科技情报工作同步发展,共同前进。

  “九五”期间,国防院校情报机构必须认真学习第三次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的文件,把它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依据,同时,应当面对现实,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九五”期间国防院校科技情报机构共同努力的发展方向

  1.尽早进入国防科技化工程

  工程技术信息网(CETIN,ChinaEngineeringandTechnologyInformationsNetwork)是“九五”期间国防科技情报业务建设的重点,这项工程由主体部分和外延部分组成。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建成以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8个情报中心以及国防科技工业重点地区江苏、陕西、四川、贵州、辽宁、湖南和上海等13个省市的主干网,共21个节点,实现用户信息服务、情报业务服务、通讯服务三大基本功能。工程建成后,国防科技信息资源将大幅度增加,从根本上扭转现有的落后状态,提高整个国防信息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并能带动一批科技成果,促进新型科技情报人才的培训,把国防科技情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国防各院校应当密切注意工程的进展,加强本院校情报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调动情报人员的积极性,从硬件和软件着手,使本院校尽早就近入网。

  2.力争做好中国国防科技报告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国防科技报告(GF报告)的工作,即将付诸实施,引起国防各院校情报机构的极大关注。

  GF报告是国防科技活动中,科技人员按有关规定和格式撰写,以积累、传播和交流为目的,能完整而真实地反映其所从事活动的技术内容和经验的特种。它是国家的宝贵知识财富和重要信息资源。

  GF报告管理办公室设在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该信息中心是GF报告的收集收藏中心,具体负责GF报告的收藏提供使用等工作。

  目前,各部门正在制定有关的管理规定。国防院校承担了重要的国防科研工作,在GF报告方面将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国防院校的信息(情报)机构理所应当把GF报告的工作作为自身在“九五”期间的重点发展方向。必须把握这一机遇,做好这一工作,显示自身存在的价值,理直气壮地用自己的工作来说明信息(情报)工作在本院校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利用这一工作来推动和改进自己的现有工作,要知难而进,切不可畏首畏尾,错失良机。

  3.努力提高情报服务水平,把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服务放在首位

  情报服务的水平和效益是情报价值的直接体现。工作做得怎样,最终还是要通过服务的水平和效益来检验。搞好服务是情报工作的职责,也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把情报服务工作做好了,情报工作才能有活力,有地位,才会受到重视,才能步入良性循环。

  在国防院校情报工作中,情报服务有各种形式。由于大多国防院校情报机构设在图书馆,往往把服务理解成情报文献的提供和检索服务。面对当前高新技术的发展、面对国防建设、面对本院校的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这样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认识到,当前情报和软科学研究才是情报服务的主要方式。要积极开展动态研究、政策研究和预测研究,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情报研究成果。要紧密结合国防科技型号、预研、863计划和本院校的发展战略,努力为科研、生产、试验、使用第一线提供信息服务。在继续做好传统的文献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为促进国防科技领域专业文献数据库的及时运行作不懈的努力。

  在搞好情报服务方面,必须始终把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服务放在首位,这是国防院校科技情报工作的特点和基本职责,是国家和国防利益之所在,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确保。

  国防院校的情报研究工作涉及到国防领域各专业,但是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各院校情报机构必须了解本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重点情报需求,制订自己在“九五”期间重点提供服务的重点项目计划。要充分利用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和各有关专业情报所的信息资源和情报研究成果,进一步沟通与各有关专业研究所信息机构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国防院校信息机构的紧密合作。

  4.转变观念,努力开展科技咨询工作

  “九五”期间,国防院校的情报(信息)机构必须依据中央有关精神,坚持两个面向两个服务,即面向国防化,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服务;面向社会,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建设服务。在确保为国防建设服务的基础上,凡有能力的院校都要放手面向社会,开展发挥本院校特色的科技咨询工作。?新兴的科技咨询业是以技术为支柱的第三产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科技咨询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上可分为决策咨询、工程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和专业咨询等方面。国防院校应当努力开展决策咨询和技术咨询。一方面要紧密围绕本院校对社会的宏观管理决策需求主动提供咨询服务,也要敢于独立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则要依据本院校的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一般来讲,决策咨询涉及宏观管理工作,这类咨询工作主要针对国家、地区、行业、和团体的带有战略性和综合性的重大决策问题。技术咨询主要指为特定的技术项目提出技术评估、技术选择、技术预测、技术工艺分析、技术市场调查、技术标准制订、事故分析与安全对策等咨询服务,即包括宏观的技术决策,也包括微观的技术方案论证。技术咨询不仅仅是针对单位的技术问题,其咨询内容还涉及大量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国防院校的情报(信息)机构开展咨询服务是大有可为的,但是必须切实转变观念,破除迷信、努力进取。首先要转变观念,情报(信息)机构必须下决心扭转传统的静态的服务模式。原有的咨询服务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应当主要由图书馆的其它有关部门完成。情报(信息)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激活信息、产生情报的意识,要从着眼于文献信息工作转变到科技情报咨询工作上来。

  上述各项咨询工作对于原有的情报(信息)机构,特别是长期处于图书馆中典型的封闭式的机构来说,无疑是新鲜而又陌生的工作。原有的文献咨询工作经验对于开展其它各项咨询服务工作是很重要的基础。实践表明,已经有一些院校在提供咨询服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取得了关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南京理工大学信息中心(即华东信息中心)在1995年就已经成为江苏省科委认定的首批科技咨询信誉机构之一。

  但是总的来看,国防院校的情报(信息)机构在开展咨询服务方面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其它咨询机构相比差距甚大。为了适应两个面向,两个服务的需要,必须加速现有国防院校情报(信息)机构的改造与建设。其中核心问题是人才的合理配置,人才的知识结构,知识的更新和人员的培训。在这些方面要舍得下本钱。特别要将具有现代情报意识,有开拓精神的情报工作者提高到情报管理的工作岗位上来。

  5.积极为培养情报人才做出贡献

  国防院校情报(信息)机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培养情报人才的工作。大部分情报机构都承担了本院校的情报教学任务。但是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是远远不够的。

  国防科工系统各部门很重视科技情报人才的培养和在职情报人员的继续问题。国防院校现有的兵工高校情报网也将责无旁贷地承担“九五”期间兵工系统科技情报人才需求分析与培训工作方面的研究课题。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年龄结构看,2000年前后国防科技队伍将出现断层,科技情报队伍断层可能更为突出,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国防院校情报(信息)机构自身的人才离退休和流失很严重,并且都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这怎么能去完成应该完成但又力不从心难以完成的情报人才的培训工作呢?6提高认识,重视国防科技情报工作面对新的形势,要加快兵工院校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强调的还是认识问题、观念问题,至今很多院校的领导还认识不到“科技情报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情报人员归属于科技人员系列。”为了国防院校的发展,应该多关心一下院校的科技情报工作,我们国防院校的情报工作者将以百倍的努力,为自己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国防高校情报机构的交流建议筹建国防院校情报网

  1.兵器工业高等院校情报网的作用与地位

  兵器工业高等院校情报网是目前国防科工系统唯一的一个高校情报网,成立于1984年,现有13个网员单位,其中兵器工业高等院校8所,军事工程技术院校5所。

  建网初期曾经通过举办学术研讨和工作交流加强了解、促进联系和推动各院校情报工作。1988~1995年网的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的工作是完成了兵工专业文献数据库的建库任务,各院校非常重视这项工作。这一期间完成了“部分兵工院校科研现状和军转民开发研究”、“兵工系统情报工作评估及方法研究”及“兵工高校情报机构模式研究”等研究课题。通过兵工高校网的活动推动了兵工院校科技情报工作的开展。在研讨过程中,各院校认为现有各院校的科技情报机构的设置及其任务的安排,都是由各院校自行安排的,特别是在图书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兵工高校网在这种情况下参加了国防科技情报网站联合会兵器工业分会的各项活动,了解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兵工高校网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现有的组织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最主要的是要紧密依靠国防科技情报网站联合会和兵器工业情报所的领导。

  我们企盼能在加强兵工高校网的基础上筹建国防院校情报网。早在1989年,兵工高校网就提出了筹建国防院校情报网的建议,陆续得到了有关院校的热烈响应,得到了国防科技情报网站联合会及其兵器工作分会的支持,并于1990年在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召开了国防高等院校情报网筹建座谈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防院校网始终未能建成。对处在相对困难又急于要求正确领导和指导的各院校情报机构来说,筹建一个网来共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促进各院校科研、科技开发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2.国防院校网的主要任务

  国防院校网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培养和培训国防科工系统各层次科技情报人才,建立一个既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又有本、专科的高水平培训中心,这个中心同时又是情报理论的研究中心和信息咨询、开发的试验中心,还要考虑设立不同类型的情报培训流动站。

  国防院校情报网要努力促进国防院校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努力为国防科研、科技开发和生产经营、贸易服务,积极承担国防科技和军转民研究课题,并逐步创造条件参加其它各项情报学术交流与服务工作。

  四.结束语

  “九五”期间各院校的领导,科研主管部门及科技情报人员应当认真研究本院校的科技情报机构及其情报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把科技情报工作作为自身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工作,这必然会促进自身的科研和开发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讲,兵工院校情报机构的发展同兵工院校情报网的巩固与加强以及国防院校网筹建步伐息息相关。

  同时,我们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对基层情报工作的指导,像档案工作那样制定考核基层单位科技情报工作的标准,作为对每一个单位科研工作考核的必要条件,尽快做到不达标不验收不给批准重大项目的立项。只有采取相应的硬措施,才能进一步强化对科研院所、主要院校和大厂的科研管理,落实两个面向服务。涉及国防科研的院校应当同其它类同的研究所一样,把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情报服务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兵工和整个国防院校科技情报机构在“九五”期间发展过程中的根本任务和方向,并在这一前提下不断前进,不断创新。

   文献

   1.王敏芳等.兵工高校情报机构模式探讨.国防科技信息.1997.4

   2.第三次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文件.1996.5

   3.关于进一步深化兵器工业基层科技信息工作改革的意见.1995.7

   4.江苏省科技咨询协会.1996年刊

   5.霍忠文.考察,转变观念,开创国防科技情报工作新局面.中国国防科技信息.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