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做好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邢桂玲 时间:2010-08-10

  [关键词]维权 干部素质 职工素质

  [论文摘要]在市场条件下,随着各种关系的变化,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法、内容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当前的形势下,要真正做好维权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维护职工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必须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队伍的素质。

  Key words:protect rights; the quality of union cadres; the quality of workers

  Abstract:With the transition of various relations in enterprises in a market economy, the methods andcontents of protecting workers’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mong the trade unions will change·AtPresent, the trade unions must correctly deal with relations between workers’long interests and theirrealistic interests·The quality of union cadres and workers should be improved·

  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政企职能的分开,国有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制度,形成了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自我完善的市场竞争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职工与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企业的发展与职工的命运息息相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与职工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企业的种种变化,工会只有及时调整思路、转变工作方法和思想观念,才能做好维权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做好维权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处理维护职工现实利益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职工与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如果企业经营管理得好,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企业得到了发展,职工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相反,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了亏损、甚至破产,职工的利益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工会组织应动员和广大职工以企业发展为重,在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组织结构、资产结构、劳动人事关系等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势必触及到部分职工的眼前利益,需要工会组织从维护企业和职工的长远利益出发,积极支持为推动企业发展而进行的改革,教育和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

  二、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是做好维权工作的基础

  全国总工会十二届二次执委会,根据改革开放中工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核心是以维护为基本职责,突出维护职能,加大维护力度。能否实现这一总体构思,主要取决于工会干部的素质。目前,工会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较好,能够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识大体顾大局,廉洁自律;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关心职工疾苦、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工会应培养一批具有广博知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会干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企业、职工利益高度一致,工会的维护职能体现的不明显。长期以来,工会工作主要是组织群众性生产和各种文体活动,它要求工会干部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但对工会干部掌握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够,造成了活动型的工会干部较多的现象。在新的形势下,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日益突出,在履行维护职能时,要求工会干部对劳动法规、劳动工资、劳动保护、社会保障体系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履行好维护职能。

  现阶段工会要维护职工的利益,必须带领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从源头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对企业实行管理和科学决策,如果工会干部不掌握专业知识,不提高自身素质是无法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的。

  三、提高职工素质是维权的根本

  市场要求具有高素质的职工。市场竞争的表现形式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各企业为了使自己生产的产品有良好的市场,不断变化自己的营销战略,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售后服务等等。而这一系列的工作,最终要靠人来完成。所以,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需要一大批知识型人才。这就要求工会干部,从党的根本宗旨出发,从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呼吁企业重视提高职工素质,培养职工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市场竞争靠的是实力,只有提高职工素质,才能增强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只有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才能真正维护职工的利益。

  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工人,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整体技术素质较低。在企业中,有一批工人,只知怎样操作,不知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还有一批是经验型的工人。这些工人的技术素质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广大职工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据美国劳卫部的资料表明, 80年代末,美国40岁以下,在制造业就业的劳动者中,大专以上的蓝领工人占一半,更不用说在工人中,比重不断上升的白领工人。从国家的角度看,职工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生产力水平。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本事。”劳动者必须具备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职业要求的能力,具有不断开发潜能,提高劳动技能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在职职工岗位技能、业务知识和一专多能的培训已是当务之急。它不仅有助于避免职工因技能差而下岗、失业,而且有助于在下岗、失业后,能凭借一技之长,寻求再就业的机会。工会组织要根据职工的技术状况和业务水平,配合行政制定方案,拿出措施,切实加强职工技术和业务培训,并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多渠道地培养一支具有复合型人才的职工队伍,以适应岗位竞争和再就业的需要。职工技术素质提高了,业务技能增强了,将对企业改制后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实施再就业工程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