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状况与收益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春艳 郭杰 时间:2010-08-10
  二、我国参与多边外交的收益
  
  首先,参与区域性多边外交,维护了我国周边安全战略环境,协调了我国与亚太地区大国的关系。为了确保周边国家安全利益,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以实际行动与周边地区建立睦邻互信。截至2005年,我国已与12个陆地邻国签订了边界条约,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我国与印度、不丹的边界问题正在朝积极方向。在“东盟与”、“东盟与中日韩”、上海合作组织、亚太合作组织、东盟地区、亚洲合作对话等地区机制中,我国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作用,与各方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和平友好注入了新活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积极推动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的过程中与美国、日本、印度保持经常接触,增进了解与沟通,有利于维护大国间关系的良性互动,也有利于维持东盟周边地区以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
  其次,参与国际层次上的多边外交,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并签署了多项国际条约、公约、协定或议定书,这些国际多边组织和国际多边机制为我国的外交提供了广泛的平台。通过广泛参与国际层次上的多边外交,可以削弱西方大国对我国崛起对其既得利益形成挑战的疑虑,也可以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的了解,扩大共识,共谋发展并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众多的国际组织中,我国尤其重视发挥在联合国中的作用。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表示,“我们要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继续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处理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全体会员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我国在联合国中的立场,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有利于实现人类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
  再次,开展跨区域的多边外交,有利于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更有利于我国国内建设。通过参与G8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以及其他跨区域层次的合作与对话,我国可以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树立起国际秩序的建设者而不是挑战者的国际形象,使更多的国家认同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理念。同时,借助于多边外交解决能源、腐败、恐怖组织等问题,也给我国国内建设扫除了障碍,使我国能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比如:非传统安全领域,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单个国家无法完全通过传统手段来加以控制的。为了对付这些威胁,不能不更多借助于多边机制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参与。各种国内和国际机制建设对增进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保障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我国开展的多边外交,不管是全球层次上的、区域层次上的,还是跨区域层次上的,其收益都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我们很难分清哪个层次上的多边外交服务于哪个层次的利益,但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多边外交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世界的根本利益。然而,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我国的多边外交还是双边外交的有益补充。在具体开展多边外交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别国对我国经济利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行干预、别国对我国的制度缺乏信任、别国对我国国际责任态度消极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影响整体收益。
  
  :
  [1]王逸舟.新世纪的中国与多边外交.太平洋学报,2001,(4):10.
  [2]《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5,12.
  [3]江泽民主席在安理会首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0-09-08.
  [4]何忠义.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世界经济与,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