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在中药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扬, 王振国 时间:2015-05-19

【摘要】  中药理论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的影响。其中,中国传统博物学思想对中药理论的形成影响广泛、深远。文章从中药的形态、性状、产地、来源、命名、采收、性能主治等方面,简要论述了传统博物学对中药理论的影响,以期在现代中药理论研究中引起重视,加以甄别。

【关键词】  博物学;中药理论;法象

 中药知识的积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中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无不受到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影响。其中,传统博物学的影响较为突出。本文就此进行浅述,以期在中药理论现代化研究中引起重视。

  1中国传统“博物”与“博物学”“博物”一词古已有之,与今天的“博物”意义不同,在本文中取博物之古意。中国古代“博物”指“博物”与“多识”,包括学问广博,见多识广,“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人文观念和知识结构体系。各个领域的学问家均以“博物洽闻”著称,如史家之司马迁、刘向,医家之李时珍,自然学家沈括等等。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郭璞在《尔雅序》中亦说:“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莫近于《尔雅》者”。《诗经》《尔雅》被视为古代博物学的基石。但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博物学并无单独明确的分类,而是多被归于子部的谱录类、农家类、杂家类、小说家类等。  博物学指关于现实生活中具体物质世界的综合实用知识[1]。中国传统博物学博采众家(名物学、地志学、本草学、农学、图学等)之长,以博闻广记和有据可考为特征,崇尚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提倡在实践中认识自然。以上特征确定无疑地表明传统博物学与中医药学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纽带。近现代“博物学”是从西方科学引进的概念,原概念是natural history,泛指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地质学等自然学科。

  2本草学与博物学在整体观念和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下,古代本草学领域普遍存在泛药论思想。“泛药论”并无明确概念,一般是指“无物非药”[2]。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一:“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本草学受这一理论影响,在药物形态性状、生境产地、命名、采收时间、性能主治等很多方面均涉及到博物学的内容,在此,姑且称之为“本草博物学”。甚至有人认为,“本草学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学”[3]。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一部举世公认的本草学、博物学著作。利用博物学的思维来解释药性更是本草学的传统,正如徐灵胎所言“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得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认为药性的基础是形和气,形者,即气、味、声、嗅、轻重、长短;气者,包括时令、嗜好、盛衰、土宜等。张志聪更是认为:“因名而取实,因象以用形,得其性之升、降、浮、沉,气之温、凉、寒、热,色之青、黄、赤、白,味之甘苦酸辛。”《神农本草经疏》《本草乘雅半偈》等,甚至主要运用了这一方法来解释药物的性能。

  2.1形态性状 以麻黄的性能为例,从形态性状的角度阐释药物性能的代表论述:《药性赋》:麻黄……其用有二:其形中空,散寒邪而发表;其节中实,止盗汗而固虚。《本经逢原》:麻黄微苦而温,中空而浮,阳也,升也。《本经疏证》:麻黄之实,中黑外赤,其茎宛似脉络骨节,中央赤,外黄白。实者先天,茎者后天,先天者物之性,其义为由肾及心,后天者物之用,其义为由心及脾肺。由肾及心,所谓肾主五液,入心为汗也。由心及脾肺,所以分布心阳,外至骨节肌肉皮毛,使其间留滞,无不倾囊出也。《本草思辨录》:麻黄……,栽此物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中,不为盛寒所凝耳。从药物的形态性状角度推理药物性能的方法,在本草著作中比比皆是。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