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机体功能影响的现代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9

  3 展望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笔者发现,对艾灸的现代研究在系统水平上主要集中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综合效应对机体的作用。艾灸对机体循环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影响也有相关报道。在分子水平上,艾灸则通过调控体内多种蛋白和基因的表达,起到防止基因突变、延缓细胞凋亡和促进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恢复的作用。临床上,艾灸对各种疼痛的缓解、癌症、糖尿病、骨关节炎、药物或酒精依赖、妇科疾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而这些疾病的产生也常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艾灸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可能与其同时作用于多个系统和水平,引发人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基因等协同对疾病或外界刺激产生积极反应有关,这与传统中医的整体观极为相似。

  但有关艾灸的现代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很少见到针对某一种疾病从器官-系统水平到细胞-分子水平的全面探讨;在临床观察中忽略艾灸的取穴、艾料用量和疗程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疗效评价时常割裂整个诊疗过程,仅关注于某阶段、某项指标等局部变化,忽略对患者产生的包括生活方式、健康观念和预后信心等多方面益处,难以体现传统中医的优势。

  笔者认为,今后艾灸对机体影响的相关研究应该更加系统化,以便构建较为完善的现代理论体系。由于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常常是在多因素协同作用下完成的,因此,在今后艾灸机理的研究中应该尽可能考虑器官-系统水平和细胞-分子水平的综合作用,从更多层面上对艾灸的机理做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分析。此外,还应对艾灸部位、艾料用量和疗程等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或许可以得出与药物作用靶器官、累积效应等相似的研究结果,甚至构建出一个类似于药代动力学的“灸效动力学”新学科。在疗效评价时,应将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相结合,发挥针灸疗法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综合调节优势。这不仅有助于完善针灸的疗效评价,也符合现代西方医学模式的转变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灸法研究达到与国际研究方向一致的目的,并通过充分挖掘灸法治疗疾病的实验依据和现代临床意义,形成独特的、较为完整的现代理论体系。

  总之,艾灸对机体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宏观上调控多器官、系统的功能,微观上调节细胞凋亡,同时受到腧穴特异性、艾灸量效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种机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实验设计时应将局部和整体指标、生理和心理作用、短期和长期研究相结合,并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才能得出更全面、合理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Xiao-Hong Li, Cui Han, Lu-Fen Zhang, et al. Effect of moxibustion at point Dazhui on 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chronic stress rats[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04,8(1):194-196.

  [2] 钟 兰,蓝 群,陈晓莉,等.电热隔药贴灸对老年前期大鼠大脑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4):275-278.

  [3] 孙世晓,王新梅,张江红.艾灸猫“足三里”穴增强胃运动的中枢作用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4):53.

  [4] 曹春生,陈丽华,沈瑞清,等.“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6,12(12):1318-1319.

  [5] 尹海燕,王 静,胥林波,等.艾灸治疗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周围神经保护机制[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41-44.

  [6] 孙双历,汪 洋,宋秀娟,等.艾灸血清对背根神经节神经突起影响的体外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7):19-22.

  [7] 吴明霞,刘献祥,吴炳煌,等.艾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5(6):46-47.

  [8] 白如鑫,李 沛.温和灸对中老年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大鼠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2007,32(4):229-233,236.

  [9] 刘旭光,黄迪君,郝 亮,等.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2):137-139.

  [10] 唐照亮,宋小鸽,李 俊,等.艾灸抗炎免疫作用中松果腺褪黑素高位调节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1,21(7):429-431.

  [11] 刘存志.熏灸神阙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9):594-596.

  [12] 王 海,王 韬.艾灸大椎神阙对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9,19(5):305-306.

  [13] 杨志新,张晓峰,赵英侠,等.艾灸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2,20(1):94-95.

  [14] 杨志新,张晓峰,赵粹英.艾灸对小鼠淋巴瘤的治疗及对免疫功能的增强效应[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0):635-636.

  [15] 朱文莲,刘仁权.艾灸大椎穴对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89-90.

  [16] 袁 民,傅莉萍,陈雪华,等.艾灸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3,28(2):115-118,150.

  [17] 鞠琰莉,王 黎,刘金芝,等.电针、艾灸、埋线对痛经大鼠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9):43-45.

  [18] 伦 新,荣 莉.足三里、关元穴隔姜灸对老年人SOD、T细胞亚群的影响[J].新中医,2000,32(4):24.

  [19] 宋小鸽,唐照亮,侯正明,等.艾灸对实验性炎症大鼠抗炎作用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2):31.

  [20] 马德香,王晓燕.隔药饼灸延缓衰老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0):1433-1434.

  [21] 李丽萍,华金双,孙忠人,等.艾灸百会和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6,24(9):1757-1759.

  [22] 李 戎,李文军,蔡永宁,等.艾灸“肺俞”“膏肓”对BLMA5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354-355.

  [23] 李 戎,周蜜娟,李翠霞,等.艾灸“肺俞”、“膏肓”对博莱霉素A5诱导肺纤维化大鼠Ⅰ/Ⅱ型细胞因子平衡调节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5,30(3):164-166.

  [24] 范 钰,杨兆民,方 铭,等.不同针灸方法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毒副反应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01,21(5):259-261.

  [25] 喻志冲,徐兰风,詹 臻,等.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6):15-16.

  [26] 李爱华,万志杰.艾灸百会穴对中风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1,31(2):27.

  [27] 张周良,李 斌,马 巍.艾灸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的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1):132-133.

  [28] 张 蕊,王玲玲,吴中朝.艾灸对33例正常老年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中医研究,2008,21(1):50-51.

  [29] 张周良,李 斌,刘树林,等.艾灸对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4):554-555.

  [30] 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载脂蛋白研究[J].中国针灸,1998,18(5):261.

  [31] 黄 诚,陈汉平,赵粹英,等.艾灸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5,14(3):130.

  [32] 冯起国,裴景春,马铁明,等.艾灸内关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48-50.

  [33] 解秸萍,李晓泓,张露芬,等.“逆灸”调节大鼠更年期血脂、体重的效应规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67-70.

  [34] 翟景慧,李晓泓,张露芬,等.“逆针”与“逆灸”对去卵巢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5,30(2):80-82.

  [35] 李 健,季宝琴,赵宁侠,等.艾灸肺腧穴对健康人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陕西中医,2002,23(4):346-347.

  [36] 陈日新,康明非.灸之要,气至而有效[J].中国针灸,2008,28(1):44-46.

  [37] 江庆淇,许文波,杨丹红.艾灸对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及与胃肠激素的关系[J].现代康复,2000,4(12):40-41.

  [38] 易受乡,彭 艳,常小荣,等.艾灸预处理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增殖修复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21-24.

  [39] 刘慧荣,谭琳蓥,崔云华,等.艾灸大鼠天枢、气海穴对结肠成纤维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调控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9):9878-9881.

  [40] 梁贵生,杨秩胜,胥英伟,等.针刺、艾灸治疗胫腓骨骨折延迟愈合临床体会[J].中医药学报,2000,28(2):59.

  [41] 李 晶,王 艳,李 平.针灸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生化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8,25(1):26-28.

  [42] 李 戎,李文军,蔡永宁,等.艾灸“肺俞”、“膏肓”影响BLMA5诱导肺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790-792.

  [43] 施 征,张 卫,吴焕淦,等.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IL-8、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4,22(6):1011-1014.

  [44] 郭子衣,荣海波,刁灿阳,等.艾灸调控大鼠HCC癌前病变的细胞凋亡机制[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9):42-45.

  [45] 杜艳军,宋 杰,孙国杰,等.艾灸对老年大鼠Caspase-3蛋白在凋亡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7):3-4.

  [46] 杜艳军,孙国杰,康玉屏.艾灸对老年大鼠线粒体释放蛋白Bcl-2、Bax在凋亡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6,24(9):1679-1680.

  [47] 王 松,沈 霖,肖 琳.艾灸疗法影响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55-58.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