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暴跌的根源浅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3-04-08
    【摘要】本文指出本轮下跌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在国内,其中投资者不成熟和市场机制不健全是根源,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主要诱导因素,而大小非坚持则加剧了资本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很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抑制股价上涨。
    【关键词】股市暴跌 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市场机制 货币政策
    上个月,上证指数下跌20%,月跌幅居全球之首,创中国股票市场14年之最。本轮下跌,始于07年10月,从最高点6124点到跌破3000点,股市缩水50%,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虽然受美国次贷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经济呈现颓势的影响,各国股市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作为能够在当前形势下保持高增长速度的国家,中国成为全球股价下跌最快的国家之一,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从外部原因来看,首先,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少企业盈利能力恶化;其次,美国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呈现颓势,并进一步影响到了全球金融市场,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再次,人民币升值,美国进口需求不旺,靠低价格生存的中国的出口企业价格优势减弱,不少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处境艰难,中国作为一个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难免受出口对象国家的经济拖累。
    但是,面临上述问题的不仅仅是中国,08年上半年中国的超过10%经济增长速度也暗示了与其他国家相比相对乐观的宏观经济面,因此这些外部原因也许可以解释股市下跌的部分成因,为何中国股市跌幅如此之大却要从中国内部寻找根源。
    第一,从中国股市自身来看,股市的暴跌是以暴涨为前提的,要想避免大跌,必然先要避免大涨。从05年股改为契机,到07年10月,股价从1000点上涨到6000点,短短两年经历了500%的上涨。面临6000点的五六十倍的高市盈率,风险有多大,不言而喻。中国股市投机氛围浓重,以广大中小散户股民、基民构成的投资者群体还远未成熟。投资者们怀着暴富的期望,把大量资金在短期内投入股市,将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推高至泡沫水平。当上证指数达到5000点时,多数人仍然踊跃买入股票。然而,时隔几个月,指数跌到3000点,同样的一群投资者却选择抛售股票,并将股价推向新低。而且在这个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未发挥出应有的稳定市场的作用。一方面,受基金业绩日排名、周排名、月排名的影响,和应中国基民短期收益的要求,薪水与基金业绩挂钩的基金经理们,不得不抛弃长期投资的理念,成为市场追涨杀跌的主力。另一方面,我国的股票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法律不够健全,致使基金黑幕不断,机构投资者们通过“对倒”等手段操纵股价,造成了股票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背离,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的同时助长了投机气氛。
    与此同时,中国股市不存在做空机制,既不允许融券,也没有股指期货,缺乏套期保值和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工具。
    在这样一个市场,经历暴涨以后达到一个充满泡沫的点位,当利空出现,就像开闸放水,随之而来的暴跌也在情理之中。所以笔者认为,股市暴跌的根源在于这个市场本身投资者的不成熟和制度的不完善。
    第二,从紧的货币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打击了股市。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多管齐下,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数次加息,数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规模发行央行票据。在06、07年股市牛气冲天的时候,这些政策似乎并未收到令监管当局满意的效果,但是经济政策一般都有时滞性,如此坚决的从紧政策,其累积的效果不容小觑。今年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已经明显的感受到从银行贷款变得更困难了。利率的上升和融资难度增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财务成本,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利率代表了市场的无风险收益水平,加息意味着投资股票市场的机会成本增加,作为风险资产的股票价格也会下跌;与此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低于预期,不尽人意的公司业绩也成为打压股价的一大因素。
    第三,资本市场供需失衡,“大小非解禁”给股市雪上加霜,几乎毁灭了短期内股市转牛的希望。
    大小非解禁是我国股改的第二个步骤,证监会2005年9月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中规定:股改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在一年的锁定期满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即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股份总数5%以上的限售股为“大非”、占股份总数5%以下的限售股为“小非”,这些股票的限售期届满,可以上市流通,即为“大小非解禁”。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