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斌 时间:2017-02-28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探讨病原型别,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乙脑监测管理系统信息、个案调查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阳性脑脊液标本采用RT PCR方法进行分型。结果  2006年发病率、病死率较2005年有较大幅度上升;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发病多为15岁以下的儿童,RT PCR分型结果显示病例脑脊液标本感染乙脑病毒为Ⅲ型病毒,与我国常见型别一致。结论  2006年我县乙脑疫情加重,但流行特征仍符合乙脑的一般流行规律。感染的乙型脑炎病毒为Ⅲ型病毒。加强对15岁以下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是防控乙脑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预防  控制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病原学】
        本病病原体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第1亚群。呈球形,直径20~40 nm,为单股RNA病毒,外有类脂囊膜,表面有血凝素,能凝集鸡红细胞,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对温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亦能在鸡胚、猴肾细胞、鸡胚细胞和Hela等细胞内生长。其抗原性较稳定。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为家畜家禽,主要是猪(仔猪经过一个流行季节几乎100%的受到感染),其次为马、牛、羊、狗、鸡、鸭等。其中以未过夏天的幼猪最为重要。动物受染后可有3~5天的病毒血症,致使蚊虫受染传播。一般在人类乙脑流行前2~4周,先在家禽中流行,病人在潜伏期末及发病初有短暂的病毒血症,因病毒量少、持续时间短,故其流行病学意义不大。
        (二)传播途径
        蚊类是主要传播媒介,库蚊、伊蚊和按蚊的某些种类都能传播本病,其中以三带喙库蚊最重要。蚊体内病毒能经卵传代越冬,可成为病毒长期储存宿主。
        (三)易感性
        人类普遍易感,成人多数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乙脑疫苗,故成人和老人发病相对增多,病死率也高。男性较女性多。约在病后l周可出现中和抗体,具有抗病能力,并可持续存在4年或更久,故二次发病者罕见。
        (四)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但由于地理环境与气候不同,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在7~8月,而东北地区则在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
        【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在疾病流行地区的蚊虫叮咬季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二)确诊病例
        1.曾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
        2.高热昏迷、肢体痉挛性瘫痪、脑膜刺激症状及大脑椎体束受损(肌张力增强,巴彬斯基征阳性)。
        3.高热、昏迷、抽搐、狂躁,进而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4.从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乙型脑炎病毒。 
        5.脑脊液或血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6.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l和2或l+2+3并除外细菌性脑膜脑炎。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