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以建构主义学习论指导组织胚胎学教学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魏玉珍 江一平 时间:2017-02-28
  3.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于课程学习的相应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易于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组胚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倡“形态重建教学法”,指导学生将书本中文字描述的抽象形态转换为图形的具象形态、图片的二维形态转换为三维形态,最后达到形象记忆,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同时,通过使用大量的图像、标本和模型的观察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例如采用“指标观察——描述讨论法”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更有效地获得感性认识,同时获得空间思维训练。
  此外,要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对材料加以合理组织的能力。组织胚胎学知识点较多而且分散,学生普遍反映难记、易忘,要鼓励学生多做归纳总结,比较各器官、组织、细胞结构功能的异同点,例如从光电镜结构与功能比较三种肌组织,从超微结构、分布与功能比较三种毛细血管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真正的问题往往不是单凭一个知识点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综合几方面的知识,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又如在“运动终板”这一结构的教学中,让学生思考“运动神经元如何支配骨骼肌收缩”,启发他们把“化学性突触”及“骨骼肌收缩原理”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就可突破章节编写的局限,使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理解与记忆。由于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由无数细胞及其组建的组织构筑而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又无不与其执行的相关功能密切适应。以功能为主轴把结构串联起来,从功能导出结构,加强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才能将分散的知识融成整体,易于理解记忆,也易联系实际与临床。例如在上皮组织学习中,先引导学生注意被覆上皮的分布,它覆盖于机体表面及体腔、有腔器官内表面,它的分布决定了它的两大功能:一是保护机体并把机体内环境分隔为不同的工作区,二是具有吸收、排泄、分泌的功能。因此上皮一般呈膜状,又因各类上皮的分布位置不同而在形态结构上有所侧重。体表上皮以保护为主,因此细胞排列为复层,且表层细胞角化以加强保护作用。浅层细胞不断脱落,深层细胞又不断分化补充浅层细胞,而且细胞问主要以桥粒连接起着牢固连接的作用。而分布于管道腔面的上皮受损相应较小,上皮由单层细胞构成并有利于物质交换,例如覆盖在心血管腔面的内皮为单层扁平形,可减少血液流动时与管壁的摩擦。此外某些上皮还具备与吸收、排泄、分泌等功能相适应的微细结构,例如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为了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其上皮的吸收细胞游离面具备大量的微绒毛,扩大了与食物接触的表面积。此外,结缔组织主要起支持、连接作用,因此它具备与之功能相适应的纤维和基质成分;肌细胞为了适应伸缩的功能,呈纤维状,且细胞内部具备与收缩相关的肌丝结构。
  4.充分应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教学是当今教育现代化的主要趋势。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带来的时空局限,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它所具备的强大的交互功能、虚拟功能为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并为学生的自学创造了良好条件。

  网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收集丰富的图片、影像资料并使学生能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科,通过丰富的图片观察及影像资料的观看可使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胚胎学影像资料可帮助学生进行空间形象思维,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记忆,从而进一步深化课堂的教学。此外,可将知识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在研究探索中寻找答案,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知识[5]。例如泌尿系统章节中肾脏的教学,可让学生思考临床上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联系肾小球中滤过屏障的结构及功能意义,从而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学生还可通过网络自我测评系统对学习效果及时检测反馈,从而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与改进学习方法,教师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作出及时的分析评价和指导。应积极开发智能开放式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学生根据教师在该系统中所提示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教师和系统进行交流。同学、教师和系统之间均可实现互动,包括文字交互、语音交互、教师远程示范操作等多种交互辅导方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和所提问题来组织教学。
  5.明确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课前预习,了解学习内容,把握学习重点;积极调动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针对设定的问题情境,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充分应用图书馆及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收集、加工和处理相关信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的相关问题,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并研究解决;多与同学交流,取长补短,听取教师的评价和指导,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知识的掌握中培养学习能力。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对知识形成深层次的理解,要依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使其系统化、结构化,而不能简单地把零碎的、松散的知识堆积在大脑。应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探索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前人的间接经验与自己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对现代医学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良好实践能力的现代高等医学人才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