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光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本项目主要研究活脑灵加高压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和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措施之一。

【关键词】  活脑灵; 高压氧;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Wascular dermentia, VD)是老年人常见多发性痴呆之一,目前尚未有较特效的药物治疗,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法国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4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为63.18±4.68岁, 右利手19例,左利手1例, 平均受时间为11.03±3.38年, 病程1月至6年,平均为1.68年,脑出血2例,基底节脑梗塞1例,多发性脑梗塞15例,额、顶、颞叶脑梗塞2例,单纯性血管性痴呆18例,混合性痴呆[vd+老年性痴呆(SDAT)]2例,其中轻度痴呆4例,中度痴呆6例, 重度痴呆10例。对照组20例,男16例, 女4例, 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2.85±5.86岁,右利手18例,左利手2例,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0.38±3.86年,病程1.5~5.8年,平均为1.70年, 脑出血1例, 基底节脑梗塞1例, 多发性脑梗塞16例, 额、顶、颞叶脑梗塞2例,单纯性血管性痴呆17例,混合性痴呆(VD+SDAT)3例,其中轻度痴呆7例, 中度痴呆5例, 重度痴呆8例。

  1.2  诊断标准:VD的诊断,采用《精神病学》[1],同时ICD-10诊断标准(临床应用标准)。智力障碍程度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进行痴呆的诊断和评价药物改善智力的疗效。根据教育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界限,MMSE标准为大学<23分, 高中<22分,初中<21分,小学<20分,文盲<19分。23~20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9~11分为中度认知障碍,<10分为重度认知障碍。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标准为中学或以上文化组<24分,小学组<20分,文盲组<16分。符合两量表其中之一者,才可选为观察对象。VD和SDAT的鉴别诊断采用修订Hachinski缺血量表,4分以下为SDAT,7分以上为VD。年龄分界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1982年制定标准,全部观察对象均选老年期和老年前期患者,即年龄>45岁。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均在病后住院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加血栓通140mg或丹参16ml静脉滴注(脑出血病人除外,并改用止血药,疗程2~3d),10%GS250ml加胞二磷胆碱0.5g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同时常规抗感染、降颅内压、调控血压、能量合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除应用上述药物外,还应用活脑灵150mg加入10%GS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同时治疗组病人加高压氧治疗,1次/d,10d为1疗程。其中治疗组有1例住院1周出院,出院后予活脑灵每次150mg口服,3次/d,共服1周, 完成1疗程。两组病人均不合用其他脑细胞赋活剂及益智类药物。脑出血病人急性期过后则可应用活脑灵治疗,1个月后加高压氧治疗。

  1.4  观测指标:智力障碍程度:检查同上。临床症状和生活能力,根据痴呆的临床特点制定症状积分表,主要有:健忘、反应迟钝、表情呆板、语言不利、疲劳等。主动说出,记4分,被问出,症状重的记3分,中度记2分,轻度记1分,无症状记0分。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表达,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①痴呆疗效评定标准:分为临床基本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以MMSE得分作为主要指标,并结合ADL和症状改善等作出综合评价。MMSE参考指标:后积分较治疗前上升>20%为有效,>40%为显著,接近满分为基本控制;②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分为100分,低于75分列入观察对象。显效:治疗后量表的分上升>2/3;有效:上升在1/3~2/3;无效:上升<1/3。

  2.2  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对VD患者智能的影响:治疗组MMSE和HDS分别由治疗前的14.8±3.5分和14.2±5.8分提高到22.9±4.3分和22.6±6.5分;对照组也由14.7±5.8分和14.5±5.9分提高到18.1±5.3分和17.9±6.3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智能均有一定改善作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MMSE和HDS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分别为t=3.145, P<0.01, t=2.322, 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和HDS评分比较分别为t=6.534和t=4.312, P均<0.01,说明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和HDS评分比较分别为t=1.935和t=1.762, P均>0.05, 说明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MSE和HDS评分比较(略)

  2.3  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对痴呆症状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治疗组主要症状治疗后都有显著改善,对照组部分症状也有一定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2.85%和43.56%,经R检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性痴呆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也有一定作用,总有效率分别为73.57%和65.03%,经R检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2.4  痴呆程度与疗效关系:治疗组轻度痴呆4/4例、中度痴呆5/6例、重度痴呆8/10例有效,脑出血2/2例、基底节脑梗塞1/1例、多发性脑梗塞13/15例,额、顶、颞叶脑梗塞1/2例有效,单纯性血管性痴呆16/18例、混合性痴呆1/2例有效。对照组轻度痴呆6/7例、中度痴呆3/5例、重度痴呆5/8例有效,脑出血1/1例、基底节脑梗塞1/1例、多发性脑梗塞11/16例,额、顶、颞叶脑梗塞1/2例有效,单纯性血管性痴呆13/17例、混合性痴呆1/3例有效。

  2.5  药物的毒副作用: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适,全部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揭示应用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较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障碍引起,以痴呆为主要临床相的疾病名称。血管性痴呆的病因是脑血管病变(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引起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机能衰退的结果。造成脑血液供应障碍的原因有:一是由于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灌流量的降低;二是由于脑组织功能的兴奋性降低,导致脑代谢率的降低和脑血液供应障碍。从病变部位看,无论广泛性、多发性或是局灶性都可能导致脑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以梗塞性痴呆多见,受累部位主要以基底节或大脑白质部分,亦波及皮质部分,皮质下明显是梗塞后局部血流量、代谢降低所致。而脑出血后亦出现脑血流量下降,而且累及范围远远大于出血区,且脑血流量下降持续相当长时间,造成脑灌注流量下降,代谢降低,脑血流量降低与智能活动有非常密切关系。红细胞变形是微循环保持有效灌注必要条件,而脑卒中患者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粘度升高[2]。活脑灵[3]有直接扩张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增加缺血组织血流量,而对正常血管及脑组织没有影响,可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液粘滞度,能有效地增加脑部血液的灌流量,并能降低所需的血环流时间,缺氧越严重的部分,血液供应量增加越多。同时可使细胞代谢增强,使更多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增加葡萄糖利用和ATP的产生,有利于脑细胞代谢。加用高压氧治疗,能提高机体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张力,提高组织氧储备量,并能使全身血管收缩,侧枝循环加速加快,缺血缺氧组织微循环功能改善[4]。我们采用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和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说明有显著性差异。轻度或中度痴呆患者经治疗,评分可达到正常。则提示及早发现血管性痴呆和及早加用高压氧,并应用活脑灵等脑扩张血管药及脑代谢赋活剂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对防止病情加重有一定好处。对于重度痴呆患者也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但对皮质梗塞疗效稍差,可能与皮质区域血管灌注显著降低有关。治疗组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不但在改善总积分方面,而且在定向、记忆和算术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患者生活能力均有一定改善作用。研究表明,活脑灵加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措施之一。

【参考】
    [1] 沈渔屯,主编.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17.

  [2] 郭玉璞,王文志,李允德,主编.脑血管病治疗专家论集[M].沈阳: 沈阳出版社,1995.176.

  [3] 王德棣,张景昭,姚应鹤,主编.1993年至1995年国产进口新药手册[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 1996.207.

  [4] 高春锦,杨捷云,主编.实用高压氧学[M].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