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fit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觉清, 周雅彬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Magfig EX磁性附着体为12名患者制作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粘固磁体前后进行咀嚼效率测试,并就义齿应用后出现的问题进行12~18月的随访观察。结果:粘固磁体后义齿的固位力及咀嚼效率明显提高,戴用义齿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Magfit磁性附着体能有效改善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提高咀嚼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  磁性附着体; 覆盖义齿; 固 位

  磁性附着体的基本应用方式是将衔铁部分固定在口腔内余留牙根上,而将永磁体部分固定在义齿基板上,利用两者间的磁引力使义齿保持在牙槽嵴上[1,2]。利用磁性附着体制作的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可以显著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有效减少牙槽嵴的吸收。本研究以Magfit磁性附着体为固位装置,制作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设备

  1.1.1  Magfit EX 600 磁性附着体,(固位力5.88N,即600g);Magfit EX 400 磁性附着体,(固位力3.92N,即400g);(日本爱知制钢株式会社出品)

  1.1.2  齿科钴铬铸造合金(美国Dentsply公司)

  1.1.3  自凝塑料(贺利氏公司)

  1.1.4  分瓣干燥的熟脆花生米,每份2.0g,咀嚼效率测试专用筛,筛孔直径为2.5mm。

  1.2  方法

  1.2.1  病例选择:选择患者12例,年龄62~75岁,女9例,男3例。下颌余留1~2颗牙根。其中单基牙占8例,双基牙占4例。基牙松动度为Ⅰ~Ⅱ度,根长在6mm以上,无牙区牙槽嵴吸收较严重。修复前对基于进行完善的根管和牙周治疗。

  1.2.2  基牙牙体预备:把基牙牙体截至齐龈高度,按桩核根管预备的要求制备根管,根尖区至少留有2mm的根尖封闭区。将牙根面预备成凹面,以增加支撑板下面金属的厚度,降低根帽的高度,将备用的Magfit衔铁放在凹面处检测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衔铁。颈缘形成肩台以保证根帽密合移行。最后用抛光钻修去牙根面的线角并磨光。

  1.2.3  制取印模:应用螺旋针根管导入器和枪注式硅橡胶制取基牙根管及颌弓印模,灌制人造石模型。

  1.2.4  铸接式衔铁:将制作好的Magfit衔铁,平放在根管口外,在根面余留部位加蜡,包裹除衔铁表面外的各部位,使衔接尽量放在较低的位置,其吸附面尽量平行于  平面,包埋,用钴铬合金铸成铸接式衔铁。

  1.2.5  义齿制作:铸接式衔铁试戴后用树脂粘接剂或水门汀将其粘固于基牙上,将Magfit闭路磁体准确地吸附在衔铁上,用个别托盘二次制取上下颌印模,确定正中关系,上  架。制作义齿时、注意使磁性附着体表面有足够厚度的塑料。在颌间距较低的患者,可为义齿设计铸造支架以加固义齿防止其折裂。

  1.2.6  粘固磁体和完成义齿:义齿初戴合适后,要求病人先试戴3周,待义齿与粘膜紧密贴合再粘固磁体。粘固前在义齿基板上预留的磁体窝底面钻孔,使其与基托舌面相通,在磁体窝内放置少量调好的自凝塑料,将磁体吸附在衔铁表面,戴上义齿嘱患者做正中咬合,待自凝塑料硬固后取出,磁体即固定于义齿组织面[3]。见图1、2、3。

  1.3  实验方法

  1.3.1  咀嚼效率测定:在粘固磁体前后对同一患者的咀嚼效率进行测试,嘱患者咀嚼2.0g花生米30S,将余量干燥称重,咀嚼效率。

  1.3.2  基牙和义齿随访:修复开始前,义齿戴用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时对基牙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根面有无龋坏,基牙松动度、牙龈指数、义齿是否折裂、磁体和衔铁是否脱落。

  2  结果

  2.1  咀嚼效率的测试:咀嚼效率的测试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粘固磁体后义齿的咀嚼效率比粘固前高,其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12例磁体附着体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咀嚼效率变化(略)

  2.2  基牙和义齿的复查:对12位病人下颌的16颗基牙进行Magfit磁性附着体的修复,并按戴用义齿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进行随访观察,12位患者16颗基牙未发现根面龋和根折,牙周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牙齿松动度减少。随访中对义齿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表2)。

  表2  12例患者下颌应用Magfit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的问题分析(略)

  3  讨论

  3.1  固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磁性附着体应用于下颌全口覆盖义齿能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和稳定。Magfit磁性附着体的EX600与EX400型分别可提供5.88N和3.92N的固位力,临床上可根据义齿所需固位力和保留牙根面大小,松动情况来选用。根面积小,牙根有松动,颌间距离低者,可选用固位力小的附着体。对于缺牙时间较长,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作为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装置,其固位效果比传统的全口义齿好得多,但义齿固位力增加的幅度却不如磁体在口外的吸附力那么大。据赵铱民等1994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全口覆盖义齿在口腔内实际固位力仅为磁性附着体在口外测量值的79%[4]。另有研究表明,磁性附着体的磁体与衔铁之间侧移距离达到0.3mm或两者间夹角达0.3°时,固位力下降10%[5,6]。因此,磁性附着体的吸引力只在垂直于吸附面的方向上最强,而在吸附面的切线方向固位力最弱[7]。磁性附着体对抗侧向脱位和旋转脱位的能力较差。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中产生的实际固位力还取决于基牙的分布情况。在牙槽嵴条件差,固位面积小,主要依靠磁性附着体固位时,应设计2~3只EX600或3~4只EX400磁性附着体,在只能设置较少磁性附着体的情况下,则应首选用EX600磁性附着体,并尽可能地利用牙槽嵴条件,增加义齿本身通过大气压力和吸附力所实现的固位力。因此临床上在设置磁性附着体时,应尽量分散设置,设置位置越分散,其固位效果越好[8]。

  3.2  磁性附着体衔铁的铸接金属:Magfit磁性附着体的特点之一是采用铸接式衔铁设计。将预成的一种由钯钴镍组成的软磁合金衔铁,用铸造方法与齿科合金的根帽连接成一个整体,使根帽完全覆盖牙根表面,并与牙根面密切接触。这样既保持了预成衔铁的高导磁性,又具有更好的防龋效果。在国外,这种铸接式衔铁,通常采用中温贵金属合金铸成,由于这类合金熔点远低于软磁合金的熔点,因而在铸造过程中,不会对软磁合金的磁性能及表面性状带来任何影响。考虑国内患者的条件,本研究采用高温钴铬合金制作铸接式衔铁,由于其熔点与软磁合金熔点相近,铸造过程中容易造成衔铁表面氧化,使表面性状发生改变。因而在铸造中,应防止将钴铬合金过度熔解。一旦衔铁表面出现氧化层,可采用金钢砂橡皮轮磨平,再行抛光,以免因实际接触面积减少而影响附着体的磁引力。

  3.3  修复后的相关问题:在本组12位患者16个设置铸接式衔铁的覆盖牙根中,有2个分别在随访期12月和18月出现龈炎。经检查,义齿在制作时龈缘部分未作任何缓冲,局部基托直接压迫龈边缘。这提示在覆盖义齿制作时基牙牙周龈缘处应做适当缓冲,同时,患者的自我清洁,自我保健也是覆盖牙根长期存留的保证。     

  在12例覆盖义齿中,有1例在随访期18个月时出现义齿折裂,折裂部位在磁性附着体设置处。经查该病例采用全塑料覆盖义齿,牙合龈距离较低,覆盖附着体表面的塑料比较薄弱,不足2.5mm。另外,病人有单侧咀嚼习惯,义齿在使用18个月后,一侧后牙区牙槽嵴有明显吸收,使附着体部形成应力集中点。这提示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的病例选择中,  龈距应不低于6mm。对牙合龈距较低的患者,应考虑设计金属支架。另外,义齿要定期复查,若出现明显的骨吸收,应及时衬垫。

  3.4  磁性附着体的优点:本研究采用同一患者自身对照的方法,在磁体粘固后其咀嚼效率明显提高,前后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这表明磁性附着体应用于下颌全口覆盖义齿能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和稳定,缩短病人的适应时间。磁性附着体采用预成的衔铁覆盖基牙根面,可有效地预防根面龋。磁性附着体因改变了基牙的冠根比例,减少基牙所受侧向力,有助于保护基牙的健康,减缓牙槽骨的吸收。同时,保留天然牙根也就保留了存在于牙周膜等部位的本体感受器,有利于牙周组织的保健。       Magfit EX 磁性附着体具有长期稳定的固位力,较高的磁力/体积比,独特的铸接式衔铁设计,能显著改善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有效地防止基牙继发龋。临床上可按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
    [1] 田中贵信.磁性アタソチメント[M].东京:东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1992.46-112.

  [2] Zhao YM,Liu BL,Huang H,et al.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Z-1 type magnetic attachments[J]. Jap Magnetic Dent,1999,7(1):18-22.

  [3] 水谷.磁性アタツチメントを利用した部分床义齿[M].东京クィンテシセンス出版株式会社,1994.43-45.

  [4] 赵铱民,欧阳官,高元,等.磁性固位体覆盖义齿固位特性和咀嚼效率的定量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4 ,29(3):140.

  [5] Tegawa Y,Kinouchi Y.Influences on attractive force in different clinical uses of a cup yoke magnetic attachment[J]. Magn Dent,1996,5(1):31-42.

  [6] Okuno O,Zimuto FT,Nakano T,et al.Corrosion resistance,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ttractive force of Pi-Fe-Nb magnets[J]. Magn Dent,1992,1(1):14-21.

  [7] Mensor Mc,Removabal Partial overdentures with mechanical(precision) attachments[J].Dent Clin North Am,1990,34(4):669-681.

  [8] 赵铱民,杉本太造,平沼谦二,等.磁性固位体设置方向和角度对全口覆盖义齿固位力的影响[J].日本磁气齿会杂志,1998,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