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因素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栗莉,程娟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冠心病;CT;护理

  [关键词] 冠心病;CT;护理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多层螺旋CT的问世,使其在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方面的应用成为现实,其临床价值己得到临床科室的认可,现将影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主要护理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7例受检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28例,年龄34岁~73岁,平均年龄64.8岁。

  2 护理问题

  2.1 心理紧张 
 
  接受碘造影剂受检者需在接受碘造影剂自愿书上签字,绝大部分受检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有的是因害怕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而选择无创的多层螺旋旋CT冠状动脉造影,还有的认为无创怎么还需打针注射药液等。对策:主动、热情、接待受检者,耐心、细致解释该检查与导管法检查的区别、目的、大约所需时间,及检查中的感受,造影剂的药理作用及正常的反应,如注入体内身体有热感等,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配合检查。

  2.2 心率过快  

  心率是否达到要求对于检查效果至关重要[1]。对策:因紧张、焦虑可造成血液中儿茶酚胺分泌增高,心率加快,此类患者服用心得安效果尚好,但还应配合心理疏导,并保持平稳的心率。

  2.3 选择合适的血管有一定难度  

  检查要求注射速率为3 ml/s~3.5 ml/s,接受此检查者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受检体位双手举于头上方,穿刺部位应易于固定且视野要好便于观察有无渗漏。对策:选择粗直且弹性好的血管,血管粗细直接影响注射速率,而合适的速率直接影响扫描的图像质量。对静脉充盈状态下(即止血带扎紧时)外径不小于3 mm及颈外静脉速率可达到3.0 ml/s~3.5 ml/s,一般手背静脉、前臂静脉外径小于3 mm[2]。血管极细者,因达不到所要求的注射速率,扫描效果不理想,向患者做好说明解释,同时报告医师,并与临床科医师沟通。

  2.4 屏气30 s训练  

  屏气过程扫描决定心脏的位置及确定扫描范围,是检查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对策:训练时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恰当的方法,要耐心、细致,对体弱受检者可采用循序渐进的屏气训练,可用“台阶训练法”[3],直到受检者完全接受。准备注射时,预告受检者按机器录音提示做好屏气。

  2.5 注射造影剂渗漏  

  高压注射器专用穿刺针头锋利且粗,注射速率快,尤其是患有肩周炎的受检者手臂上举较困难,摆放位置不够稳妥致坚持不住发生肢体移动。对策:准备注射前告受检者造影剂注入体内有热感;有的口咽有苦感,注射部位有微热感均属药物的正常反应,注射造影剂注射所需时间大都在32 s~43 s内完成,保持躯体、手臂不动,以免影响图像质量及针头刺伤血管致造影剂渗漏。启动注射器后观察受检者有无不良反应,局部有无渗漏,对比剂外渗往往发生在最初的5 s~10 s内[4]。延迟扫描时间大都选定12 s,我们一般观察7 s返回操作室。一旦发生不良现象立即终止注射,肿胀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敷,抬高患肢。12 h内肿胀加剧,24 h~72 h逐渐消退。本组发生2例,局部处理后痊愈。

  :

  [1]吴春根,周康英,汤敏,等.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及价值初步探讨[J].临床放射学,2003,22:373376.

  [2]张敏.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护理配合[J].上海护理杂志,2005,5(1):2122.

  [3]顾颖,张朝得,姜臻,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护理[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2,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