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进展型脑梗死纳洛酮治疗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刘丹平,宗媛,赵文彩,姬新才 

【关键词】  盐酸纳洛酮;进展型脑梗死;胞二磷胆碱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其中64例应用纳洛酮,64例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疗程15 d,前后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程结束后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能有效抑制梗死区扩大及防止病灶进展,起效快,疗效好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盐酸纳洛酮;进展型脑梗死;胞二磷胆碱

  Efficacy of Naloxone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64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f Naloxone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128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 is rancomized into treated group(64 patients,treated with naloxone for 15 days)and control group(64 patients,treated with citicoline for 15 days).nerve malfunction is evc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each group.Results Nerve mallfunction and clinical efficavy treated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side effect rate of each group.Conclusion Naloxone is safe of efficant in trent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Naloxone;Nerve malfunction;Citicoline

  进展性脑梗死为病情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加重,系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进展,呈阶梯式加重,可持续数天,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我们对2000年至2004年经陕西省人民急诊内科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的64例进展型脑梗死与用胞二磷胆碱治疗的病例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住院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确定的诊断标准,并满足下列条件:急性脑梗死,发病1 h~4 h,病情进展;首次发病或发病后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瘫痪肢体肌力<4级;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40岁~82岁,平均(60±1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盐酸纳洛酮2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疗程15 d。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0.5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疗程15 d,两组脑保护剂使用及对症处理方法相同。

  1.3 疗效评定       

  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程结束后行临床疗效评定。神经功能改善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基本痊愈: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0%~100%;显著好转:神经功能改善率为45%~89%;好转:神经功能改善率为16%~44%;无变化:神经功能改善率为15%~16%;恶化:神经功能改善率为<15%。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心电图及头颅CT。

  1.4 统计学方法       

  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采用组间比较的t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见表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表1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2 临床疗效       

  见表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实验室检查及头颅CT改变       

  两组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血气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头颅CT显示病灶较前缩小或密度变浅者治疗组(48例,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28.44%),差异有显著性(P<0.01)。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盐酸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阿片受体、减轻β内啡肽(βEP)产生的病理反应来治疗脑梗死。βEP是体内作用较强的阿片肽之一,主要集中在下丘脑垂体轴中,脑梗死发生时缺血区刺激下丘脑释放大量βEP,βEP能降低梗死灶周围缺血半暗带的血流量,抑制该区神经元电活动,继而加速神经元向不可逆性坏死方向。同时βEP抑制前列腺激素和儿茶酚胺的心血管效应[1]。应用纳洛酮后,通过拮抗βEP所致缺血区脑血流下降,提高脑组织供氧状态,改善组织能量代谢,调节前列腺激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失衡,改善微循环[2,3]。纳洛酮还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通过抑制蛋白水解、脂质过氧化,稳定溶酶体膜、细胞膜Ca2+的通透性,改善细胞水平的代谢,并有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4,5]。纳洛酮尚有抗凝、降低血黏度的作用,能增加脑缺血的血流量,促进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从而逆转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6]。本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5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纳洛酮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能有效抑制梗死区扩大及防止病灶进展,起效快,疗效好且无不良反应。

  :

  [1]许克明,徐建良,于子良,等.纳洛酮在临床危重症中的应用[M].西安.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汇编,2005:302304.

  [2]蒋晓江,陈蔓娥,纪亚贵,等.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血及脑匀浆β内啡肽活性变化[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136.

  [3]蒋晓江,陈蔓娥,王景周,等.全脑缺血再灌注时催乳素生长激素与β内啡肽的应变效应[J].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132136.

  [4]张虹桥,章成国,罗邵辉.盐酸纳洛酮治疗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杂志,2000,4:25.

  [5]李书林,曾琳,王禾,等.实验性脑损伤后延髓脊髓区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646649.

  [6]仝元章.盐酸纳洛酮对脑梗死疗效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