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2005年性病漏报调查报告
【关键词】 性病;漏报;调查
[摘 要] 本文在对全市8个县(市、区)2个不同级别公立进行性病疫情漏报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了性病漏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性病;漏报;调查
性传播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市的性病呈快速增长趋势,由于法制观念不强,性病疫情管理滞后,造成各医院、性病诊所的性病疫情迟报、漏报、甚至不报,严重影响了我市的性病疫情报告工作和对性病疫情的正确分析[1]。为及时、准确地获得性病疫情资料,了解性病的真实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及省卫IX项目实施计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于2005年11月对全市8个县(市、区),2个不同级别公立医院进行了性病疫情漏报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调查内容及方法
凡从事性病诊疗服务的医院有关科室,以及联营、私立、个体等性病、泌尿病诊所均为被调查对象。调查该诊所的性质有无门诊日志(公立、个体、联营),从门诊日志、处方、化验单等处逐一登记在该诊所初诊的八种性病病例。然后与该诊所上报县(市、区)防疫站的性病报告卡进行核对,凡无报告者为漏报。
2 调查结果
2.1 各县(市、区)级医院诊所调查状况
本次对8个县69所诊所、门诊的性病漏报进行了调查,共查出监测报告的性病214例,漏报5例,漏报率为2.34%。
2.2 各病种漏报情况
调查的5种性病中,有漏报的为淋病(3例)、尖锐湿疣(1例)和NGU(1例),详见表1,表2。表1 各病种漏报情况调查表病种(略)表2 各医疗机构漏报情况调查表级别(略)
2.3 各医疗机构性病漏报情况
从查出的病例来看,共有5例漏报,全部集中在县区级医疗机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乡镇级医疗机构性病漏报情况乐观。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乡镇级的医疗机构性病漏报情况应该比较严重。出现上述调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各正规医院对性病疫情报告比较重视,并实行严格管理,医务人员报告意识相对较强。乡镇级医疗单位没有性病报告,这可能与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密切相关。由于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对性病讳莫如深,患病后不积极,或异地治疗不报真实姓名和地址,这是造成性病漏报的主要原因。个体诊所仅以盈利为目的,不重视国家法规,不建立门诊登记,检查时,以未接诊患者对待。
2.4 各县(市、区)性病漏报情况
从地区来看,查出的5例漏报病例分别发生在屯留(2例)、壶关(1例)和潞城(2例),见表3。表3 各地区漏报情况调查表地区(略)
性病漏报的原因分析[2]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宣传、普及和执法力度还远远不够,以至造成性病漏报严重。性病疫情的收集报告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有关部门领导对性病也是传染病的认识不够,给疫情管理上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社会办医和个体诊所繁多,某些医务人员不仅法制观念淡薄,而且缺乏足够的性病防治专业知识,不能正确诊断性病,笼统地诊断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给性病疫情报告造成了统计的困难。监督管理不力,有些地方有制度、有专人负责,但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强,检查监督不力,同时在综合很少见到《性病报告卡》,以致漏报严重。性病防治经费投人不足,造成部分地方只管性病治疗而不注意预防及健康,从而也影响性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
4 减少漏报的对策
4.1 定期学习
组织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定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性病防治管理条例》,提高医务人员法制观念,增强对传染病的报告意识,做到分类登记,定期上报,把好性病漏报第一关。
4.2 健全性病监督队伍
使各级性病防治机构能依法加强性病疫情管理及监督检查,特别对社会办医个体诊所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对不上报疫情的办医点,给予一定的处罚,甚至取消行医执照,使性病漏报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4.3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
有计划地对从事性病防治的专业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的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熟悉掌握性病的诊断与治疗,疫情报告、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提高专业队伍人员素质。
4.4 加强领导
投入经费建立健全性病疫情管理机构,定期召开疫情分析汇审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董庆萍.长治市性病疫情漏报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2004,20(10).
[2]余爱玲,徐春茂,王健,等.甘肃省1999年上半年性病疫情报告及漏报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