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钟慧欣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护理干预;肺结核;焦虑影响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83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n=42)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n=41)不进行护理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并作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SAS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 护理干预;肺结核;焦虑影响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1]。1998年,WHO再次指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2005年3月我国卫生部公布首次开展的结核病防治社会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近半数人口感染过结核菌,现有肺结核患者450万,每年还有新发现肺结核患者145万人[2]。肺结核病出现“三高”趋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高。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呼吸道的传染病,时间长,患者负担重,病情易复发,因此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解肺结核患者的焦虑心理并针对其焦虑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我们对我科住院83例患者进行心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我科住院肺结核患者83例,其中男50例,女33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45岁,血行播散型8例,浸润型肺结核56例,慢性纤维空洞型5例,结核性胸膜炎12例,痰菌阳性23例。文化程度:小学18例,中学35例,大专22例,大学8例;职业:农民23例,工人18例,干部35例,其他7例。住院时间最短14 d,最长65 d。

  1.2 方法      

  调查工具选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3]。对新入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填表前由专人负责统一指导,由患者进行自评,评分后将20项评分相加,得出总分再乘以1.25,取其整数部分得出标准总分。正常总分值为50分以下,50分~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79分为重度焦虑。2周后再发一次调查表,然后将两组患者测评总分结果分别对照。

  2 护理干预措施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护士主动接近患者,向患者介绍环境、住院须知、主管医生和护士、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主管医生在治疗方面的成就等,使患者较快适应陌生的治疗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护士态度要和蔼亲切,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及测评的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知识缺乏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讲述坚持全程规则治疗的重要性,要求患者做到坚持用药,不能随便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以免产生耐药性,并结合宣传栏、图片、健康手册等多种形式,使其对自身疾病有正确认识,解除思想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抗痨药物知识缺乏的患者,告知常用抗结核药的用法及不良反应,如利福定、利福平宜早晨空腹服用,服后1 h内勿进食牛奶等食物,以免阻碍药物吸收,异烟肼宜上午服,以免引起神经系统兴奋,影响睡眠。抗痨药物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耳鸣、眩晕、皮疹、痛风等,指导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要指导患者做好消毒隔离措施,防止结核菌的传播。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3次,每次20 min~30 min,有条件每日用紫外线照射1次,衣被要经常曝晒,不随地吐痰,痰液用4%消佳净加盖浸泡2 h,煮沸再倒掉,对痰菌阳性患者,指导其出门要戴口罩,不要面对别人大声说笑,打喷嚏、咳嗽时用双层纸捂住口鼻,然后将纸焚烧,排泄物、剩饭菜倒入统一容器消毒处理,减少结核菌的传染。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的疾病,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辛辣、干硬、刺激性等食物。咯血患者指导其进食温冷的半流,忌进食热、鱼类等,以免加重咯血,咯血时护士陪伴患者,指导其轻轻将血咯出,勿紧张、屏气及吞咽血块,以免引起窒息。对疾病预后担心的患者,护士要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改变以往“十痨九死”的观念。使其认识到肺结核是可以彻底治愈的,治愈后停药观察1 a还可以结婚生育,恢复正常的生活。

  3 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护理干预可以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焦虑心理。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结果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患病后,周围的同事、朋友恐怕被传染往往采取躲避的态度,加上时间长,病情易复发,造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往往表现为烦躁、紧张、厌食、消极等,这些不良焦虑心理影响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泌系统[4],引起内分泌紊乱以及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疾病的康复。本文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焦虑心理的作用效果是肯定的(P<0.05)。由于肺结核的病程长,负担较重,因此要强化家属和社会的支持。指导家属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照顾、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关怀,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

  [1]郝阳.我国结核病防治概况与今后工作设想[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7):433.

  [2]大雁.我国每年新增肺结核患者145万[J].健康,2005,21(4):281.

  [3]吕探云.健康评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

  [4]戴晓阳.护理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