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探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丽,郑爱蝉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护理;临床教学;实践

  [摘要] 为适应21世纪医学模式的改变,从护理临床实践教学在传统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改进临床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兼容性等方面进行探讨,解决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现存问题。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实用性护理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护理;临床教学;实践

  The Exploration of Clinical Nuring Teaching

  Abstract:To fit the change of the 21 century medical education mode,this paper talk about how to bring up good nurses in course of clinical nuring teaching from the problems of clinical nuring teaching to improve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plan and teachersdiathesis and so on.

  Key words:Nuring;Clinical teaching;Exploration

  护理质量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模式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传统的护理临床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教育应注重教师在服务中教,学生在服务中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因此制定切合护理临床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护生临床工作能力,完善服务质量,对满足社会对护理的需求至关重要。

  1 传统临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小组床边教学,病历讨论及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内容主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教、做、学在同时进行,因为疾病的复杂性,护理工作繁杂多样性,甚至有的理论知识还未掌握就开始实践操作,囫囵吞枣,匆忙走过程。教学计划随意大,教学目标很难完成。教学思路滞后,教学内容多为功能制护理所要求的重复机械性劳动:多为打针、发药、铺床叠被等最基本的护理技能。教学方法单一:代教人员演示,学生模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综合性医学护理知识、人文知识等得不到实际应用而荒废,这都大大影响了我国护理水平的提高与社会进步对护理的要求。

  1.2 学生带教工作基本上都由科室护理人员承担       

  她们因自身工作任务较大,又要承担教学工作,压力较大,加之教学工作付出多回报少,导致代教人员对护理代教工作视为负担,缺少热情。代教人员的安排随意性也较大,有很多都安排给了不具代教资格的护士承担,且缺乏相应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使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1.3 学生从进入临床实习到实习结束,其间没有任何缓冲时间与空间来准备处理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毕业,升学,特别是近年来就业压力剧增,就业形势日趋严重所带来的就业困难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以牺牲临床学习时间为代价,处理此类事情,这对临床教学带来严重影响。上述情况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大大阻碍和限制了我们护理教育的发展及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转换护理临床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思路,加强教学管理和制定新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改进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1 更新教学方式       

  在学生进入每个临床科室之前,应以班级或大组的形式,对即将面临的专科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学习,然后再进入临床实践。

  2.1.1 更新学习方法       

  代教人员针对该科室疾病的共有特点和对护理的要求,先把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问题基础学习法(PBL)[1],PBL法已成为全世界医学院校一种公认的学习方法,它得到了WHO及世界医学教育会等国际性机构的高度评价[2]。老师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PBL注重了创造性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 利用临床资源,分配每位学生去负责相应病患的陪护       

  鼓励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增加学生对患者痛苦的了解,找到患者对护理的真实需求、然后以小组进行讨论。也可设置场景,让学生亲身扮演护、患等不同角色,这些都可加深学生对患者需要的护理工作的认识,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

  2.1.3 结合工作分析讨论疑难问题       

  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较为突出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护理查房,个案讨论等进行分析、讲解、,并逐渐增加疑难病案的讨论,让学生在不断地遇到问题,寻找答案中逐渐将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更加完善。

  2.1.4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学习       

  互联网技术、机多媒体技术、流媒体课件制作等化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的另一大手段,它可以完成远程教育。护生的实习分散在各地区各,如果学校开办“教室”,把学校和各医院的教学资源综合起来,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通过在线点播教学课件或下载教学课件到自己计算机上反复观看,也可通过文字教材和教学光盘资助学习,还可在学校自己的上或用Email与学校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及网上答疑,也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减少各医院内代教水平的差异带来的影响,还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沟通与管理。

  2.2 加强教学管理,重视代教师资的选用和培养

  2.2.1 专职管理教师队伍建设       

  应该由学校和医院护理部共同负责给每一个教学医院建立一支专职管理教师队伍,形成管理体系。负责从临床代教教师推荐认定到临床代教和专科讲座安排,从学校联系到轮转实习安排都由他们负责。

  2.2.2 专职师资队伍的管理与       

  由学校每年派专职教师深入实习医院,参与临床护理工作。这些教师可以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又可发挥自身的教育专长,运用丰富的临床实例进行讲授,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另外专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清楚地掌握可以对临床代教人员的教学进行指导。

  2.2.3 严格临床代教人员的选择       

  对护生实习应选用本历或副主任职称代教。加强代教人员的教学水平的培训,可以对优秀代教人员给予表彰及有计划地选派代教人员外出学习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代教人员对代教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4 加强代教效果的监督       

  “质量形成于生产的全过程”,必须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部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前馈监控,对教学过程的适时监控和对教学信息的反馈监控”三部分组成[3]。对教学目标的前馈监控主要体现在对临床代教人员的资格选拔上,后两种监控可通过学校监督、医院监督、专职管理教师监督及学生评议等方面实现。

  2.3 精简实习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实践安排 

  根据不同病症的护理有很多共性的特点,有些科室护理的内容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可以省去某些不必要的重复学习,有效利用时间。医院可以按内科、外科、专科及其辅助科室各一月进行定向学习,其中内科、外科必须指定三个左右的骨干学科,由学生选定其中一个科室进行轮转,学生轮转安排根据学生意向有教学管理部门统一协调。之后再进入内、外、专科及有关辅助科室对所需要的知识进行巩固[4]。一般时间控制在8个月~10个月,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毕业前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各种和就业面试的安排。使学生在实习期能够安心学习,把握好临床实践教学的学习。随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及社会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使护理教育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它决定着护理质量的发展。因此提高护理临床教学,对护理专业发展、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非常必要。

  :

  [1]郑修霞.护理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0113.

  [2]袁浩斌,钱晓略.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进修杂志,2003,18(2):148150.

  [3]张茂仁,耿立明,任文涛,等.构建质量监控系统,保障本科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2002,8:4043.

  [4]曹洪欣,王占齐,张弛.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医学教育,2005,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