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扩张皮瓣覆盖自体软骨支架全耳再造术
作者:杨韩芳,黄秀珍,杨改霞,田小琴
【关键词】 扩张皮瓣;自体软骨;耳再造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耳后扩张皮瓣覆盖自体软骨支架行耳廓再造术的方法,提高耳廓再造的形态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自体肋软骨为耳支架,耳后扩张张皮瓣和耳筋膜覆盖支架,对8例小耳畸形的患者进行了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扩张器置入,二期为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扩张器置入,二期为耳廓再造。结果:8例患者除1例耳后筋膜瓣植皮成活不良外,其余患者无支架外露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外耳形态较满意。结论:耳后扩张皮瓣和耳后筋膜瓣覆盖耳支架再造耳廓术成功率高,外形逼真。
[关键词] 扩张皮瓣;自体软骨;耳再造
耳廓再造是器官再造术中较复杂的一种手术,也是整形外科棘手的难题之一。2001年3月至2004年5月,我们利用耳后扩张皮瓣覆盖自体软骨支架对8例小耳畸形的患者行耳廓再造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8岁~21岁,平均16岁。其中右耳5例,左耳3例。6例为先天性小耳畸形,2例为烧伤和外伤后耳廓缺损。在先天性小耳畸形中,1例外耳道发育正常,其余患者均明显减弱,气导消失,骨导减弱。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分两期。I期手术:扩张器置入。根据再造耳的位置、大小及局部皮肤的情况,在耳后皮肤上用龙胆紫画出扩张器埋置的位置及剥离范围,在扩张器埋置范围外耳后发际内1.5 cm~2.5 cm处,做与耳廓长轴平行的切口线,长约3 cm~5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潜行剥离皮下层,形成所需大小的皮下腔隙,压迫及电凝彻底止血后,将50 ml肾形扩张器置入展平,扩张器的注射阀埋入切口附近的皮下,扩张器的深面置负压引流管,分层缝合皮下及皮肤。术后7 d拆线,拆线后即可经阀门向囊内注水进行扩张,每3 d~5 d一次,每次注水10 ml,达到预期容量后即可进行Ⅱ期手术。Ⅱ期手术:在I期手术两个月后,取出扩张器后行耳廓再造术。
1.2.1 扩张器的取出 沿扩张皮瓣的边缘或原置入切口切开皮肤或做多叶形切口,取出扩张囊形成耳廓皮肤。
1.2.2 软骨支架及耳后皮片的制备 取第七,八肋软骨联合部,做梭形切口,先切取3 cm×5 cm的梭形皮肤,修薄备用,再切取6 cm~8 cm长的肋软骨行耳支架的雕刻,雕刻形状以健侧耳模片为准。
1.2.3 耳后筋膜瓣的形成 沿扩张皮瓣切口下缘切开耳后筋膜。分离筋膜瓣,其形状如扩张皮瓣。
1.2.4 耳支架固定 将耳支架置入扩张后的皮下腔隙内,在耳廓正常软骨的位置,用4号不可吸收线将软骨支架固定于残留软骨及深部组织上,扩张皮瓣覆盖耳前支架,耳后支架用筋膜瓣覆盖,最后用游离植皮消灭耳后创面,打包包扎固定。术后放置负压引流,以使耳廓支架成型并引流,术后6 d拔出负压引流管,12 d换药拆线。
2 结果
8例患者除1例植皮成活不良,经补充植皮痊愈。其余病例皮瓣及皮片均成活良好,无支架外露,随访0.5 a耳廓外形较满意。
3 讨论
再造耳廓的外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架材料的选择和对支架的精心雕刻。迄今已有很多材料来充当耳支架[1,2],如:异体、异种软骨,羟基磷灰石,PTFE等,但这些材料各有不足。Medpor是一种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明对人体无毒性,生物组织的相容性好,人体血管和组织可长入假体,不足之处是仍稍偏硬缺乏柔软可弯可曲的要求,且价值昂贵。近年来以肋软骨的应用最为普遍,我们选择了自体的第七、八肋软骨,因其易于雕刻,不存在排斥反应,且可以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应用8例,无支架的外露、脱出等明显的并发症。我们认为一个良好的耳支架应该具有以下优点: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长期保持稳定的形状,具有精细的结构,和较好的立体表现能力,较薄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自体软骨的特性较接近。然而无论哪种支架,都不能象耳软骨一样,菲薄、柔软并具韧性。
耳廊再造的手术方法主要是一期手术方法和分期手术方法[3],冀航[4]等采取I期和分期法再造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缺损,分别形成耳后皮瓣、筋膜瓣全耳再造和皮肤扩张后,分期全耳再造两种方式,认为耳廓软骨支架的立体雕刻是本技术的关键,耳后皮肤扩张及充分利用小耳组织、术后持续负压吸引,有助于塑造更加完美的耳廓。我们应用耳后扩张皮瓣和耳后筋膜瓣包埋支架,使覆盖支架的皮瓣更薄、血循环更好,覆盖后张力更小,解决了部分患者覆盖组织不足,再造耳廓毛发较多的问题。其次,耳后筋膜瓣循环良好,提高了植皮的成活率。我们8例手术均于筋膜瓣上植皮,除1例由于血肿致皮片成活不良外,其余均成活良好。总之覆盖组织中含有筋膜瓣,可以减少支架外露的机会,同时由于筋膜瓣良好的血运,使其更具较强的抗感染能力。
在8例病例中,我们均在I期埋置扩张器后,Ⅱ期行耳再造术,这中间扩张器的置入;注水扩张;扩张皮瓣,耳后筋膜瓣的分离形成以及耳后筋膜瓣上的游离植皮,每一环节都需要谨慎细心的操作。否则将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的失败。我们体会到:剥离扩张器置入的腔隙应宽松,层次应一致,加上彻底止血,充分引流是I期手术成功的关键;注水期间应加强护理,每次注水量以不影响皮瓣血运为宜,如皮瓣中央发白、疼痛,说明注水量偏大,应回抽,以保证皮瓣血运,防止扩张器外露;Ⅱ期手术时,扩张皮瓣和筋膜瓣应将支架包埋完整,负压引流应放置6 d,使支架和包埋的组织成为一体,减少支架外露的机会,提高塑形的效果。在使用扩张器的病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扩张器的外露、渗出,血肿、感染、皮肤的坏死等,耳廓再造术后,除一般的并发症外,另一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是耳支架的外露,耳支架固定不良,在本组病例中,我们未出现扩张器的并发症。应用扩张皮瓣,去除囊外包膜,使皮瓣变薄覆盖组织张力变小,未出现一例支架外露者。耳再造术后很长一段时间,耳廓都将处于一个塑型期,应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总之,耳廓再造要做到手术和技巧相结合,力求再造耳在外形上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
:
[1] 郭爱华,柳大烈,王飑,等.高密度多孔聚乙烯耳支架I期耳廓再造[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3,14(6):306.
[2] 吴建明,吴包金,林子豪,等.四种耳廓支架材料与临床应用评估[J].实用美容外科杂志,2004,15(6):297.
[3] 王炜.整形外[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68.
[4] 冀航,胡志奇,高建华.先天性小耳畸形的耳廓再造[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