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巴金及维生素B6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德巴金;维生素B6;癫痫
[摘 要] 目的:观察德巴金的临床效果,以利于应用。方法:应用德巴金后进行临床观察(包括临床表现、脑电图、血象及肝功能)。结果:发作得到控制,脑电图有所改善,血象及肝功能改变少。结论:德巴金及维生素B6联用疗效较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德巴金;维生素B6;癫痫
The Clinical Observe that Depakene and Vitamin B6 Unites to Cure the Epilepsy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ult of depakene,for the convenience of in apply.Methods After applying Depakene,it is clinical to observe (include clinical performance,electroencephalogram,Blood Rt.and liver functions).Results Going into action gets the control,and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has the improvement,and the Blood Rt.and liver function change a little.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united applying Depakene and Vitamin B6 is better,and the side effect is small.It deserves the clinical expansion.
Key words:Depakene;Vitamin B6;Epilepsy
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及氨己烯酸、加巴喷丁、苯丙氨酯、拉莫三嗪,国外还报道有促皮质素及维生素B6等。目前,国内市场常用德巴金(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德巴金为多种类型癫痫的一线药,相对副作用少。维生素B6为γ氨基丁酸(GABA)形成辅酶。我们联用上述两种药物各类癫痫,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1年2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共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6个月~68岁,平均24岁;病程0.5个月~20 a,平均6 a。癫痫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检查确定。癫痫发作类型及癫痫后体征(按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癫痫发作分类方案进行分类[1])。顽固性癫痫诊断参见1996年“全国癫痫与脑电图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2]。排除中毒、代谢及肝肾等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史,但本组病例包括脑血管病及脑囊虫病引起的癫痫,上两种病引起的癫痫除应用德巴金及维生素B6外,还同时治疗脑血管病及脑囊虫病。本次治疗前有42例使用过一线抗癫痫药物。其中,德巴金治疗13例,卡马西平治疗18例,苯妥英钠治疗8例,拉莫三嗪治疗1例,加巴喷丁治疗1例,苯妥英钠合并卡马西平治疗1例,疗效欠佳。本组病例发作次数为每天数次至2个月~3个月1次。其中,婴儿痉挛症3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合并强直性发作7例,复杂部分性发作合并强直阵挛性发作6例,顽固性癫痫1例,强直阵挛性发作5例,失神发作6例,部分性发作18例。62例患者均做头颅CT及脑电图,其中头颅CT改变为:脑积水2例,灰白质异位1例,脑发育不良3 例,蛛网膜囊肿2例,先天性5、6脑室1例,脑外伤血肿清除术后改变5例,脑穿通畸形2例,脑囊虫病3例。脑血管后遗症期12例,脑萎缩2例,脑室旁多发病灶3例,17例未见异常。脑电图有39例异常,表现为节律紊乱,慢波增多,棘波、尖波、棘慢或尖慢复合波等。
1.2 给药方法 德巴金0.25 g/d~1.5 g/d,维生素B6 30 mg/d~60 mg/d,根据年龄及病情调整剂量,原使用的抗癫痫药物逐渐停用。
1.3 观察指标及控制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发作频率;脑电图改变;治疗前后血象、肝功能;不良反应。癫痫发作控制标准[3]: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1%~75%;效果差:发作减少26%~50%;无效:发作频率减少25%以下。
2 结果
2.1 发作控制情况 显效52例(84%),有效8例(13%),无效1例(1.5%),加重1例(1.5%)。其中全身性发作100%显效。1例部分性发作在用药后发作次数增多,加量后症状加重,逐渐减量并同时加用卡马西平,后单用卡马西平症状得以控制。
2.2 脑电图改变 前脑电图异常的患者,治疗1个月、0.5 a,分别复查脑电图,全部背景活动有所改善,慢波、棘波、棘慢及尖慢复合波明显减少。
2.3 血象及肝功能 全部患者(除停用的1例外)治疗1个月及0.5 a分别做血象及肝功能,0.5 a后3例出现转氨酶增高,2例白细胞减少,调整药物剂量并加用肌苷、维生素B4口服后消失。
2.4 不良反应 其中15例于治疗2周内出现轻度嗜睡,继续用药后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德巴金(丙戊酸钠),化学名二丙基二乙酸钠(α丙基戊酸钠)简称DPA。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实验证明,γ氨酪酸的脑内浓度与惊厥发作有关。DPA能提高脑内γ氨酪酸浓度,抑制γ氨酪酸转氨酶是其抗惊厥作用的主要机制,通过多种机制调节神经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是其明显优势,也是其广谱抗癫痫作用和治疗多种神经疾病的基础,故适用于所有的癫痫患者。法国马赛圣保罗中心的Genton医生认为:“德巴金几乎不加重任何类型癫痫发作这一特点,对癫痫患者每日的治疗是极其有用的,在应用任何一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时都应该考虑到这一点。”2003年10月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第25届国际癫痫病大会上,全世界癫痫病领域的顶尖专家一致认为,尽管在过去20年中,大量新的抗癫痫药(AEDs)不断涌现,但是经典的抗癫痫药德巴金(丙戊酸钠)仍是治疗各种癫痫的标准药物,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在经过35 a以上的临床使用后得到充分证实。 国内外大量临床应用证实此药对癫痫各类发作均有效,且作用迅速,副作用小。目前,有几种假设的理论可以解释丙戊酸钠不加重癫痫发作的原因,如它有多重作用机制,这使其加重癫痫发作的可能性比作用机制单一、治疗谱更窄的药物小。对于那些难以明确癫痫类型的患者,丙戊酸钠更宜于临床使用。
维生素B6(吡哆醇)与吡哆醇化合物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可在体内转化为吡哆醛5磷酸,其作为辅酶在氨基酸的代谢中有许多作用。GABA的作用之一,为抑制性脑突触传递,它由谷氨酸脱羧形成,这个过程中吡哆醛起辅酶作用,吡哆酸缺乏时GABA降低,兴奋阈值降低,因此维生素B6的应用可起到提高兴奋阈值、辅助控制发作的作用。本组病例给予维生素B6,亦为这一目的。德巴金及维生素B6联用在本组患者中取得较好疗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
[1] 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
[2]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全国癫痫与脑电图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199.
[3] 周树舜.癫痫学[M].成都:四川技术出版,1987:3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