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病人的临床药学服务
【关键词】 临床药学;药学服务;医学知识
[摘 要] 目的:探讨的临床药学服务进展。方法:对比国内、外临床药学,分析我国药学服务现状。结果:临床药学服务必须面对病人,医药结合才能做到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应直接面向病人提供药学技术服务。
[关键词] 临床药学;药学服务;医学知识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始于20世纪60年代。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2年1月24日,联合发布了《医疗机构药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药师承担着减少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保障用药者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合理用药越来越需要药师的参与,临床药师只有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1,2]。
1 美国临床药学的工作状况
目前,美国的临床药师一般由有药学博士学位的人担任。临床药学服务已经渗透到美国各医院的各个科室,养老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等社会保健机构也在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他们甚至在培养放射科的临床药师,以便关注各种放射性造影剂的合理使用及其对患者的损害。在美国,药学服务强化了医师、药师、护士之间的协调关系,突出了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决策、指导地位,改变了医药分离、重医轻药的局面。医院药学部成了医院集药品采购、处方调配、处方审核、临床用药指导、药学监护、临床用药评价、药物情报、ADR监测、药学咨询等一系列工作的综合机构。药师根据监护数据和病人情况以及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给药剂量,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并从药物生物利用度、药理等方面对医生的施用药物予以支持,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了药物毒性反应的发生。在美国,临床药师提出的用药方案和建议大多会被其所在医院的医生采纳或经过修改后采纳。
2 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缓慢
我国多数大型医院已初步开展了临床药学工作,但工作重点多偏重于药学研究、治疗药物浓度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合理用药咨询等,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个体化合理用药决策则很少。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大多也局限于实验室,与临床治疗联系不紧密,致使其效能不能充分发挥,这与国外情况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国内临床药师的医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虽然部分药师历经多年努力,在临床药师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全国范围而言人数还很少。国内需要一支能很好适应深入临床直接面向病人服务的高素质临床药师队伍。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直接面对病人服务的工作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而且始终难于突破。这主要原因有,第一,缺乏人才:在我国高等院校,药学专业一般为4年制(药理5年制),课程主要以化学为主,培训方向也是实验室药学研究,如药品的稳定性和配伍稳定性、处方筛选、制剂工艺、药品检验方法、药品的体内外质量评价等,没有与临床用药直接相关的内容,如对药物体内外处置的影响等。第二,临床药学工作没有得到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医院药房的工作重心在“药品供应”上。有些医院虽然早在十几年前就成立了临床药学研究室,但其工作仅限于对临床治疗药物的浓度进行监测,绝大多数的药师都要承担或者偏重于制剂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临床药学工作未真正开展。第三,缺乏硬件开展药学服务,需要一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资料收集、整理需要办公设备支持。在我国,不谈高、精、尖的设施,即使是低档次的仪器设备一般医院也不具备或者说很难备齐。第四,法规不健全;我国的《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对药师、医师的职权范围、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药师只能在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无权改变处方,而药学服务的实施将与其相悖。
3 临床药师应直接面向病人提供药学技术服务
临床药师直接面向病人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是时代的呼唤、病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药学强调的是“临床”,药学监护突出的是“病人利益第一”。然而目前许多医院药师的工作方式仍是“脱离临床,远离病人”,不仅难以满足病人治疗的需要,也阻碍了临床药学的深入发展和提高。药学服务模式的中心内容是临床药师走入临床并成为临床医疗团队中的一员;面对病人直接提供药学技术服务;努力做到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生命健康的目标。
目前国内、外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极为严重,各种触目惊心的药害事件向人们警示――滥用药物不仅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而且增加政府和百姓的负担,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临床药师作为一种职业,其准则就是一切为了病人的利益。合理用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医药人员密切协作共同承担。因此要求临床药师坚持深入临床,融入到临床医疗环境之中,成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与医护人员一起直接面对病人,以药学知识服务于病人。
临床药师的岗位就在各临床专科中,因为临床上病人的病情千差万别且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因而临床药师必须深入临床面对病人,了解掌握最新最准确的第一手临床信息,医药协同才能提出合理的给药方案,使药物疗效升高、减少不良反应,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药物。
4 面对病人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4.1 充分掌握医学知识
临床药学的学科特点是医药结合,临床药师的工作重心是合理用药,因此医学知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果缺乏医学知识,则很难把握药物作用的临床意义。只有具备医学知识才能了解患者的综合情况,明确临床用药目的,参与药物方案讨论,并将自身药学知识变成服务患者的优势;具备医学知识,才能阅读病历,明确诊断,熟悉病理生理情况,实施用药过程的全程监护,主动参与临床用药;具备医学知识,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符合医学原理的用药指导[3]。
4.2 正确处理与病人的关系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下,“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将是最高服务准则,药师的临床药学工作必须更趋于人性化的服务特性。病人不仅仅作为需要救治的服务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个体的合法权利也要予以尊重。任何因临床药师主观的“故意”或“过失”,而对病人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都有可能激起纠纷,甚或导致对医疗机构的诉讼。从事服务的临床药师需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面对病人,对病人的药物治疗不仅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之责,还要承担起与药物治疗结果有关的法律责任。然而,深奥的生命和有限的人类认识使得医药学领域至今还存在着许多未知区域,加上病人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其他的不确定因素,都决定了临床药学服务的职业风险与传统的基础药学相比,具有多样化、高频率、控制难、严重性强的特点。
被纠缠在药患纠纷是每一个药师都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因此,及时、有效地避免矛盾、解决纠纷,对临床药师顺利开展工作至关重要。临床药师应做到:(1)认真记录药历,药历具有法律意义,是药师临床工作的书面证明文件,药历内容应力求详实、完备,药师所参与的查房、会诊、抢救、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合理用药指导以及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等工作[4];注意临床服务中的言行,药师在对病人进行嘱托、提供保健知识、接受病人咨询以及与病人交流其他信息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语言表达要明确、简洁,前后观点一致,谨慎而言;合理安排随访时间,病人在结束医院的治疗,离开医院后,药师要合理安排随访时间,有效追踪病人治疗后的状况,及时获取病人反馈的信息。针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药品不良反应等),尽可能地为病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或途径,以便及时化解许多可以避免的药患纠纷。
总之,医院的药学服务在不断,临床药师任重道远,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适应新需求,医药结合,迎接新挑战,为医院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胡晋红,蔡溱.药学服务的实施[J].药师,2000,3(3):155.
[2]严宝霞.临床药学各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3]朱刚直,何小爱.医学知识与药师的临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9):890.
[4]彭程,罗朝利.药师书写医疗文书的重要性[J].中国药房,2002,13(5):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