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李荣,郭文斌,王延宏,阿斯亚

【摘要】  目的: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技术,探讨年龄、疾病及种族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274例患者颈动脉检测血管内径、血管的内?中膜及斑块,观察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成与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及种族的关系。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P<0.05);而种族间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应定期对其实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谱勒超声;相关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颈动脉因其解剖位置比较容易寻找和固定,故被作为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血管。因此,我们对274例颈动脉检查者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间,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74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其中男性219例,女性55例,少数民族65例;其中维吾尔族59例,哈萨克族4例,回族2例;年龄在26岁~98岁,平均年龄57岁。高血压病患者127例(参照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患者44例(参照1997年ADA/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冠心病患者91例(心肌酶有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有病变及支架术后)。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Logiq 500 PRO Series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5 MHz~10 MHz。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枕,转向侧面,充分暴露颈部,自颈动脉起始处扫查;依次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纵行扫查,再横截面依次扫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斑块定义为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管腔(回声不均匀或伴声影),厚度≥1.5 mm[1]。

  1.3  测量  颈总动脉于分叉前2 cm,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于分叉后1 cm处测量管腔内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IMT正常值<1.0 mm(见表1),分叉处<1.2 mm,观察内膜有无增厚(IMT值在1.2 mm~1.4 mm间定义为增厚)(见表2)、有无斑块(见表3)及其位置、形状、大小、回声,观察彩色血流信号有无充盈缺损。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表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的关系(略)

  注:与26岁~59岁组比较*为 P<0.01,与60岁~69岁组比较#为P<0.01。

  表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疾病间的关系(略)

  注:与其他病种组比较*为P<0.05。

  表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种族间的关系(略)

  注:P>0.05

  本组资料显示:颈动脉IMT值的增大及粥样斑块的形成,与年龄密切相关(P<0.01),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三组疾病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三组疾病之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种族之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本组274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出ITM值增大及粥样斑块形成例数共计172例,阳性率62.8%。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及病理标本检测,多数学者认为IMT的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2]。颈动脉是连接心脑两个重要脏器的主要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易累及的大血管之一,其位置表浅,易于暴露,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因此,颈动脉的声像图改变有助于判断动脉硬化存在与否。对临床方案的选择及预防栓塞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无症状者的预防和治疗同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组资料显示:随患者年龄增高,IMT增大及斑块的检出率增加;60岁~69岁组较低年龄组IMT值改变及斑块形成检出增加;70岁~98岁组粥样斑块检出例数明显增加;说明高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于低年龄患者,年龄与颈动脉IMT值增大及粥样斑块形成密切相关,与相关资料显示相一致[3]。本组资料还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三组疾病之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之间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三种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与报道高血脂、高血压病、糖尿病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三大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4]是一致的。由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习惯与汉族不同,我地区维吾尔、哈萨克、回族较多,并且这三种民族间饮食文化习惯基本相似。因此,本组资料对我地区民族间颈动脉检查做对照,少数民族(维吾尔、哈萨克、回族)与汉族之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即种族间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无明显的相关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多种因素有关,与年龄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高,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为重要的诱发因素,与种族间无明显相关性。超声检查能检测出无症状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对高年龄及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早期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对于心、脑、血管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文献】
    [1] BonithonKopp C,Touboul PJ,Berr C,et al.Relation of intima?media thickness to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carotid[J].Arterioscler Throm Vasc Biol,1996,163:310?316.

  [2] 王天朝,李淑芬,毛富刚,等.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超声表现[J].超声诊断杂志,2004,5:775?776.

  [3]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第3版.717?718.

  [4] 姜玉新,李莉,纪宝华,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7,13: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