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根管预备器械的临床应用体会
【摘要】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的根管预备器械在一次性根管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120名患者的180颗牙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颗牙,分别采用机用镍钛Protaper根管预备器械、手用镍钛Protaper根管预备器械及不锈钢K?锉(MANI)根管预备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并用标准牙胶尖加根管糊剂测压充填。结果:机动与手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效率高,根管充填后1周内疼痛发生率低,恰填率高,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MANI切割效率低,根充后1周内疼痛发生率高,恰填率低,与镍钛器械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镍钛根管预备器械切割效率高,省时省力,根管治疗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镍钛根管预备器械;不锈钢K?锉;根管治疗技术
根管治疗技术被公认为是目前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鉴于根管治疗过程中的不可视性及根管形态的复杂多变性,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有根管遗漏、根管侧穿、根管超填与欠填、器械折断等情况的发生。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为达到完善的根管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微渗漏,首先要保证根管预备完善到位。笔者就三种不同根管预备器械:镍钛机动器械Protaper、镍钛手用器械Protaper及不锈钢K?锉(MANI)对患有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患牙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记录根管预备时间、充填效果及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比较三种器械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笔者选择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在本门诊就诊的120名患者的18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根管发育已完成的恒牙(上、下颌磨牙及上颌前磨牙);患牙为各型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包括根管治疗失败需重新根管治疗者);根管通畅;患者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将所选患牙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三组,每组60颗,所有治疗均由笔者一人完成。A组为机动镍钛器械Protaper预备组,B组为手用镍钛Protaper预备组,C组为手用MANI预备组。三组患牙均常规拍摄X线片后开髓,预备并清理髓腔,探查根管口,获得根管的直线入口,用10#MANI探查根管的通畅及弯曲度,并用根尖定位仪(ROOT ZX)测得根管工作长度。A组患牙采用机动镍钛器械Protaper以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严格按照使用程序操作进行。遇阻力后勿加压并及时退出,更换器械,直至工作长度上下轻微提插,幅度不大于2 mm,顺序依次为SX→S1→S2→F1→F2→F3。每交换一次器械用5.25%次氯酸钠液和17%EDTA溶液交替冲洗;B组患牙采用手用镍钛根管锉Protaper使根管扩大。操作步骤同上,顺序依次为SX→S1→S2→F1→F2→F3,均达工作长度;C组以用MANI在确定工作长度后,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扩大。每组患牙根管预备过程中在更换器械时均用5.25%次氯酸钠液和17%EDTA溶液冲洗根管,之后干燥根管,用标准牙胶尖和根管糊剂(法国碧兰公司产品),侧方加压法根管充填。常规拍根尖X线片检查根管充填情况。
1.3 根管预备时间及疗效评价
记录每牙的根管预备时间,根管充填情况(根尖七线法)以及根充后调疼痛发生情况。根管充填疗效判定采用彭彬[1]等X线判定标准对根管充填质量进行评估,适充:根管充填材料距根尖≤2 mm,充填物致密,根尖封闭严密;欠填:根管充填材料距根尖>2 mm或充填物不致密或根尖封闭不严密;超充:根管充填材料超出根尖。
2 结果
见表1。表1 三种不同器械的根管预备时间例(略)
从表1可看出3种不同器械预备根管所需时间不同,其中A组所需时间最短,B组次之,C组所需时间最长。一次性根管充填后,1周内疼牙发生情况见表2,A组为6.7%,B组为8.3%,C组为16.7%。统计学分析,A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表3可以看出,A组的恰填率为90%,B组的恰填率为86.7%,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C组的恰填表率为76.7%,与前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2 三种不同器械预备根管充填后1周内疼痛情况例(略)表3 三种不同器械根管预备后充填效果例(略)
3 讨论
随着保存修复的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需要做一次性根管的牙齿越来越多,然而治疗期间的疼痛常使治疗时间延长、就诊次数增多,给患者带来许多麻烦。因此,控制根管治疗期间患牙疼痛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极其重要。而根管治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根管预备质量和充填效果的影响。镍钛机动根管锉Protaper具有高弹性、高强度、形变记忆、抗腐蚀性,横断面为凸三角形,尖端设计平缓,没有转换角,只起引导作用而无切割作用,避免损伤根管壁和根尖偏移;连续的多锥度多元化凹槽。最大程度地减小旋转过程中嵌入根管壁,且有助于碎屑的去除,最大程度减小碎屑推出根尖孔,并提供大锥度的预备形态,有利于根管冲洗、消毒及完善的根管充填。手用镍钛根管锉Protaper的设计与机用镍钛根管锉的设计原理基本相同,从临床应用比较来看,二者在操作时间、术后疼痛及充填效果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不同的是手用镍钛锉手感更好,便于锉的控制,但较机用镍钛锉更费力一些。MANI是一恒定的小锥度,横断面为方形,操作时采用旋转和提拉动作,较难形成冠方大,根方小的大锥度根管形态,根尖区冲洗困难,螺纹较密,不利于碎屑的去除,且容易把碎屑推出根尖孔[2];根管锉与根管壁接触面积大,锉进入困难,容易造成卡针、断针、根管内台阶、根管侧穿、根尖偏移,根尖孔敞开,导致术后疼痛、充填不严密或超填,从三组的使用情况来看,MANI术后1周内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与其根管成形受限、碎屑清除困难、冲洗不彻底、根充不完善、超填率高不无关系,而且费时费力。为了保证根管治疗的质量,笔者建议使用大锥度的镍钛根管器械,手用与机用相结合,如有条件,配合使用超声器械冲洗,根管预备会更完善、更清洁、更彻底,为根管三维充填打好基础。
【】
[1]彭彬,雷芳,程勇,等.对根管充填质量的影响[J].口腔医学纵横,2000,16(1):3?5.
[2]张成飞,赵宝江,林琮光,等.不同的根管预备预备对根尖孔溢出碎屑和液体的影响[J].口腔医学杂志,2003,17(3):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