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区2000年至2004年45 727例围产儿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丽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为了解围产儿死亡发生情况,寻找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对常州市区2000年至2004年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常州市区5年围产儿病死率为12.18‰,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为畸形、原因不明、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窒息。围产儿死亡与性别关系不明显,早产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构成比为62.38%,低出生体重占围产儿死亡的构成比为63.38%,分娩方式以顺产为主,占总的分娩方式的62.12%。结论:加强孕前优生优育宣传及孕期保键,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  围产期;病死率;死因

    笔者就常州市区2000年至2004年的45 727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源于常州市区各分娩2000年至2004年住院分娩的45 727例围产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围产期范围标准(即出生体重>1 000 g孕满28周至产后7 d出生的死胎、死产、新生儿,均为本次调查对象)。

  1.2  方法 

  统计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围产儿死亡发生率 

  2000年至2004年围产儿病死率及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所占比例见表1。5年间监测围产儿45 727例,557例死亡,发生率为12.18‰,不同年份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有逐年降低趋势,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6,P<0.005)。表1  2000年至2004年围产儿病死率比较(略)

  2.2  围产儿死因顺位 

  从表2可知,5年中前5位围产儿死亡原因基本不变,畸形为第一死因,其次是原因不明、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窒息分别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24.96%、13.29%、10.77%、7.00%、6.28%。

  2.3  围产儿死亡与相关因素发生率 

  调查发现,围产儿死亡与围产儿性别关系不明显(χ2=0.01,P>0.05),孕周≤28周、≤37周、≤42周的构成比例分别为62.3%(347/557)、35.01%(195/557)、2.69%(15/557),显示早产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构成中的首位。围产儿体重在<2 500 g,死亡353人,≥2 500 g死亡204人,构成比分别为63.38%(353/557),36.62%(204/557)。显示低出生体重儿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构成部分。分娩方式以顺产居多,为346例,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62.12%(346/557),剖腹产89例,占15.98%(89/557),其他几种方式为21.9%(包括胎吸、产钳、臀产、穿颅、其他)。表2  2000年至2004年围产儿死因顺位及构成比例(略)

  3  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的,围产儿病死率逐年下降,我市2000年至2004年5年来围产儿病死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5.18‰下降到2004年的11.81‰,说明我市围产期母婴保健工作状况良好。一方面,医疗保健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宣传孕期保健知识,重视产前产时保健,更新设备,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做好爱婴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的发展,受程度的提高等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优生优育越来越被大多数人重视,认识到孕期保健的重要性,做好产前检查,重视产前诊断。如一些出生缺陷,早发现可以在28周前引产,可以逆转的宫内窘迫等及时处理亦可保住胎儿的生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从表3中可知,因畸形死亡的新生儿占总死亡人数的24.96%,为第一死因。有效降低出生缺陷是控制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先天畸形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大气污染、病毒感染、营养缺乏及遗传因素等。应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加强宣传和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和防护能力,做好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和孕产期保健。特别是婚前保健,作为优生优育的第一关,近2年由于取消强制婚检,导致婚检率急剧下降,出生缺陷上升的后遗症初显,同时应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做好产前诊断,把好优生优育的第二关,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另外,积极开展宫内诊断技术,对高危人群进行高危筛查,及早发现异常,挽救生命。不明原因的围产儿死亡占死亡人数的13.29%,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围产儿的死因有待我们医护人员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揭示,比如说提高自身的诊断技术,尽量说服家属进行围产儿的尸体解剖,尽量找准死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围产儿死亡。文中有347例围产儿因孕周不足37周早产死亡,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62.30%,提示各级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在工作中应积极预防和各种可能引起早产发生的原因,与上海市区10年来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报道的早产儿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前3位主要因素观点相近[1]。低出生体重儿占围产儿死亡发生数的63.38%,黑龙江省鸡西市妇幼保健院2001年对159例围产儿死亡分析一文也证实低出生体重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2]。我们应该提高孕妇的保健意识,规范产检,及时发现孕妇存在的高危因素,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而给予促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措施,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
    [1]华嘉增.妇女保健新编[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49.

  [2]廖金波.159例是围产儿死亡分析[J].妇幼保健,2002,17(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