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胃康胶囊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60例临床观察
作者:白苇,沈舒文,王婕红,杜晓泉,刘贵生
【摘要】 目的:观察金果胃康胶囊对胃黏膜异型增生(CAP)证属毒瘀交阻、气阴不足的作用。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CAP证属毒瘀交阻、气阴不足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金果胃康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三九胃泰胶囊。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0.00%,对照组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果胃康胶囊治疗CAP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
【关键词】 胃黏膜异型增生;@金果胃康胶囊/治疗应用;毒瘀交阻;胃脘痛/中医药疗法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我国各种恶性肿瘤首位,平均年死亡率为16/10万人口[1],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CAP)是最具癌变趋向的疾病,有效治疗CAP是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医学治疗尚缺乏疗效明确的药物,而中医药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且毒副作用小,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笔者随导师应诊期间,用他研制的金果胃康胶囊治疗CAP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来源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2004年3月-2007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共60例。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6-71岁,平均47.4岁;病程3-27年,平均9.4年;CAP轻度4例,中度21例,重度5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7-68岁,平均47.1岁;病史3-23年,平均9.7年;CAP轻度3例,中度24例,重度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3]以及《慢性胃炎的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4]制定,证型标准:主症:胃脘疼痛,胀满,嘈杂,灼热,纳差口干,次症:口苦,嗳气,舌红苔黄,质紫黯,脉弱,具备主症及次症3项者。并自愿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金果胃康胶囊(由半枝莲、枸橘、朱砂七、太子参等组成,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中心,每粒含生药2.5 g),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三九胃泰胶囊,由南方制药厂生产,口服,每次4粒,每日2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治疗慢性胃炎的各种药物。
1.4 主要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按《病历报告表》执行,详细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症的变化,采用症状积分法,按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为0、2、4、6分,治疗结束后统计治疗前后总积分改变情况。②HP检测。治疗前后行HP检测。③治疗前后进行三大常规及心、肝、肾安全性检测。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5]制定。临床痊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证实腺体萎缩、CAP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2/3或以上,胃镜复查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证实腺体萎缩、CAP恢复正常或减轻2度。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减少1/3或以上,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证实腺体萎缩,CAP减轻。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临床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75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胃镜及病理改变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胃黏膜腺体萎缩、ATP改善方面其有效率、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
2.3 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组在改善胀满、烧心、嘈杂、纳差、口干等方面疗效显著,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上述症状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胃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值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抗HP疗效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HP阳性28例,治疗后转阴 例,HP清除率64.3%;对照组HP阳性30例,治疗后转阴 例,HP清除率43.3%。治疗组与对照组抗HP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5 毒副作用 在治疗结束后复查血象、尿、大便及心、肝、肾功能未发现异常改变,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CAP多由萎缩性胃炎(CAG)而来,属中医胃痞、胃脘痛等病证范畴。导师沈舒文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本病证候特征是本虚标实,认为“毒瘀交阻,气阴两虚”是常见实证之一[6]。HP感染具有湿热临床特点,其羁留于胃难以清除,故可视为毒邪,当毒邪HP滋存于胃,损伤胃黏膜,致不典型增生。本病病机为感染毒邪之后以气滞为先,气滞毒结,毒与血凝,毒瘀交阻,损伤胃络。毒为病因,气滞、络瘀是在感染HP毒邪的条件下形成的病理机制,这一病理机制是在因邪致实,因实致气阴两虚的基础上产生的,金果胃康胶囊具有散热解毒、化瘀益气的作用。君药枸橘辛苦,是具有抗癌作用的理气中草药,行气散结,长于治胃脘胀满疼痛,毒结滞气,臣药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针对主要病机,清解胃内毒邪,消散胃络凝瘀,本品亦可治胃痛,《泉州本草》记载“治胃气痛者效果良好”,臣药蓼科植物朱砂七为秦巴山区治胃痛的草药,性苦寒,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散瘀止痛,可增强本方的止胃痛作用。佐药太子参补气养阴益胃,《本草再新》有:“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四味药物合用,共奏散结解毒、化瘀补气之功,针对病机气、毒、瘀、虚并治,并可消除因毒滞胃碍气的症状,恢复胃主和降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金果胃康胶囊对治疗CAP有很好的作用,其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且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表明金果胃康胶囊是治疗CAP比较理想的中药制剂。
本制剂作用机理可能是多途径逆转CAP,此前实验研究表明金果胃康胶囊可抑制大鼠胃黏膜P53、c?myc 、H?ras、EGFR基因蛋白的表达,从而逆转或阻止胃癌的发生[7?8]。此外,药理研究显示,方中枸橘、半枝莲均具有抗癌作用,据报道半枝莲有较强的抗突变作用,为抗癌的机制之一[9]。半枝莲、朱砂七并有调节免疫作用,可增强体内巨噬细胞的活动能力,从而提高免疫监视能力,防止胃癌发生。本临床研究表明金果胃康胶囊对HP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
[1]张学斌.胃癌的病[J].新消化病学,1996,4(2):96.
[2]葛惠男,江国荣.和中医药研究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J].江苏中医药,2003,35(10):12?13.
[3]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20.
[4]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低剂量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4):192?19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8?121.
[6]宇文亚,沈舒文.“胃癌前病变”与中医“毒瘀交阻”的相关性探讨[J].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2004,4(5):622.
[7]沈舒文,董 盛,等.金果胃康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基因蛋白H?ras,EGFR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9):1423.
[8]王晓梅,王瑞丽,等.金果胃康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基因蛋白(P53、C?myc)表达的影响[J].山西中医,2003,19(3):49.
[9]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