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30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呈缓慢进行性。急性加重期为COPD严重发展阶段,频繁发作可使病情恶化,进展为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而威胁生命。2003—2007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COPD急性加重期辨证属痰热郁肺证患者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1]确诊。①既往有慢性肺、胸疾病伴严重气道阻塞病史;②在短期内咳嗽、喘息加重;③痰量明显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④可伴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⑤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⑥排除支气管哮喘、其他原因所致咳嗽及肺囊性纤维化等。
1.1.2 分级标准 轻度: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以下简称1秒率)<70%,FEV1≥80%预计值,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中度:1秒率<70%,30%预计值≤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重度:1秒率<70%,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伴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1.1.3 辨证分型标准 根据《中医内》[2]分型属痰热郁肺证,主要表现为咳嗽,咳黄痰或白黏痰不易咳出,喘促憋气,身热烦躁,口干,溲赤,便干,舌黯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数。
1.2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本院呼吸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8~80岁,平均60岁;病程3~15日,平均10日;原发病病程5~20年,平均9年;原发病:慢性支气管炎18例,阻塞性肺气肿12例;病情程度:轻度11例,中度17例,重度2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7~80岁,平均61.5岁;病程2~15日,平均9.6日;原发病病程4~21年,平均9.5年;原发病:慢性支气管炎16例,阻塞性肺气肿14例;病情程度:轻度11例,中度16例,重度3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治疗,抗生素使用结合痰培养情况。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汤剂口服及中成药静脉滴注。
1.3.2.1 中药汤剂口服 予桑白皮汤加减。药物组成:桑白皮、知母、紫菀、款冬花各20 g,清半夏、苏子、杏仁、浙贝母、生甘草各10 g,黄芩、陈皮各15 g。痰热内盛,胸满气逆,痰黏稠不易咳出加鱼腥草20 g、瓜蒌20 g;痰鸣喘息不得平卧加射干10 g、葶苈子10 g;痰热伤津,口干舌燥加芦根20 g;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加大黄10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每次200 mL。
1.3.2.2 中成药静脉滴注 痰热清注射液(新谊医药集团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054)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适量普通胰岛素)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
1.3.3 疗程 2组均14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3] 显效: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紫绀等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紫绀等症状、体征部分减轻;无效: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紫绀等症状、体征无改善或病情恶化。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PaO2、PaCO2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PaO2、PaCO2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O2、PaC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COPD是累及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肺部炎症,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气道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物大量增多,痰液潴留造成气道阻塞,促使继发感染或感染难以控制,以致肺的通气障碍。
COPD急性加重期属中医学肺胀范畴,咳、痰、喘、虚、瘀并见为其主要证候特征。COPD多因反复发作而导致肺气亏虚,卫外失固,在六淫之邪的侵袭下,致使病情急性加重,痰浊是主要病理因素,急性加重期患者多因感受风热之邪或痰郁化热而表现为痰热证。桑白皮汤方中桑白皮、知母、黄芩清泄肺中郁热;清半夏、苏子、杏仁化痰降气平喘;紫菀、款冬花、浙贝母、陈皮理气化痰止咳;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降逆平喘之功。痰热清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镇惊之效。黄芩为君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熊胆粉、山羊角为臣,清热解毒,化痰解痉;金银花为佐药,以助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作用;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结之功,又可引诸药入肺经,为使药。药效学实验表明,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4]。静脉滴注疗法起效快,患者易于接受,口服中药辨证灵活加减,二者配合弥补了单方面治疗的不足,并加强了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在改善症状及提高疗效方面确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203.
[2] 周仲瑛.中医内[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3:120-121.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4] 高益民,王忠山.对痰热清注射液临床药学初步评价[J].首都医药,2004,11(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