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平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皮炎,接触性;中医药疗法;综述

  接触性皮炎是指一类由于皮肤或黏膜接触某种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致病因素复杂多样,由此导致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近年来,接触性皮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药运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等多种方法此种疾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此类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李福秋等[1]接触性皮炎发病原因不外乎以下3种:化学性接触物,包括金属制品与化工原料,某些外用药,化妆品、农药、橡胶、塑料等其他化工制品;植物性接触物,包括漆树、荨麻等;动物性接触物,动物的皮毛及毛虫的毒素等。中医学所称之“漆疮"为接触漆树、天然漆液或漆制品等所致。“膏药风"、“粉花疮"、“马桶癣”分别为接触膏药、化妆品、马桶所致。
   
  接触性皮炎致病因素复杂,医学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将其分为原发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两大类,前者致病因素本身有较强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触都可发病且无一定的潜伏期。后者为另一类变态反应,致病因素本身并不具有致病性,多数人接触并无不良反应,仅有少数人接触后出现变态反应性炎症,此类反应有一定的潜伏期,首次接触并不发病,再次接触刺激物临床症状才出现。中医学认为,禀赋不足,皮毛腠理疏松是其发病的内在因素,外受毒邪后毒邪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气血失和,邪郁发热,外犯肌肤而发病。

  2  治疗方法

  2.1  古方新用  陈方林等[2]用三仁汤加减(杏仁、半夏、薏苡仁各15 g,厚朴、竹叶、白豆蔻仁、汉防己、紫草皮10 g,通草5 g,茵陈、土茯苓20 g,滑石30 g)治疗1例因接触皮带金属扣所致之腹部及大腿内侧丘疹、红斑 ,丘疹处见水疱、抓痕、黄色黏液状渗出物的接触性皮炎,其效如桴鼓。由接触性皮炎之皮损结合患者自觉全身酸软,心烦少寐,舌根部苔厚,脉象细弦的全身表现,辨证属湿毒蕴结,方选三仁汤取其轻宣上焦肺气,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化,其治在“湿"。另汉防己疗“诸疥虫疮",紫草皮“理血分热,疗斑疹",茵陈疗“风疹瘙痒",土茯苓“搜湿热之蕴毒",其治在“毒"。肺气得宣,脾湿得运,方证合拍,故而其效明显。本方本为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名方,用于此处,因其恰中病机,而收效甚好。
   
  卢勇[3]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发热者加石膏,发于上者加菊花、桑叶、蝉蜕,便秘者加大黄,水疮渗出者加萆?、茵陈)治疗接触性皮炎39例。结果:治愈32例,占82.5%。医者取龙胆泻肝汤清实火祛湿热之本义,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湿热型,恰中病机,其效可现。

  2.2  自拟方

  2.2.1  外用方  邵占杰[4]用消炎止痒洗剂(荆芥、大黄、地榆、苦参、地肤子、蛇床子、枯矾、甘草)外洗治疗接触性皮炎效果良好。龚家才等[5]用中药组方(土茯苓、黄柏、苦参、白鲜皮、大黄、龙胆草、蛇床子、百部、明矾)煎汤外洗治疗接触性皮炎68例,对照组60例使用3%硼酸外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82%,对照组有效率4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孟爽等[6]用黄连、黄柏、地榆、地肤子、黄芩、龙胆草、马齿苋、金银花组方治疗接触性皮炎40例,对面部湿疹皮炎患者进行开放性冷湿敷。对照组40例用2%硼酸溶液,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3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7.5%,硼酸组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惠芸[7]用自拟苦柏汤(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贯众、川椒)另加龙胆草、大青叶、黄芩、蒲公英、生地黄凉敷治疗1例因染发致头皮及两耳发红、肿胀,渗出及黄色结痂的接触性皮炎,疗效甚佳。李艳玲[8]用自拟洗剂(千里光、地榆、忍冬藤、苦楝皮各30 g)治疗接触性皮炎62例。结果:有效率100%。谢振民等[9]自制肤安油防治外敷药所致的接触性皮炎150例,其预防和治疗效果都比较明显。自制肤安油的制作方法如下:取中药刺蒺藜、地肤子、大黄、千里光、地榆各100 g,紫草150 g,加工碾细为粗末混匀,装入大口大容量瓶中,加入生菜子油浸泡,15日后溶液变为紫红色即可应用。

  2.2.2  内服方  王康胜等[10]自拟疏风清热解毒汤(荆芥、防风、蝉蜕、白鲜皮、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生地黄、浮萍、地肤子、甘草)治疗38例染发剂所致接触性皮炎全部治愈。另外,皮肤潮红,烧灼感严重者加赤芍药、牡丹皮;水肿明显,渗出较多加茯苓皮、泽泻。叶飞[11]用自拟清热凉血汤(生石膏60 g,生地黄30 g,知母、玄参、黄芩、荆芥、防风、蝉蜕各10 g,金银花30 g,甘草6 g)治疗化妆品皮炎60例,方中生石膏需先煎40 min,余药加冷水或温水浸泡1 h后加入石膏液,再煮沸30 min 即可。结果:总有效率91.6%。张月桂等[12]采用自拟祛风汤加减(荆芥、防风、蝉蜕、浮萍、知母、牡丹皮各10 g,牛蒡子、皂角刺、金银花各12 g,生地黄、连翘、白茅根各15 g)治疗接触性皮炎35例,并与口服氯雷他啶胶囊治疗34例作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  内外合治  陈维梅等[13]接触性皮炎84例,结合皮损表现及全身症状辨证属湿热型者,采用清热利湿解毒法,10日为1个疗程,最多4个疗程痊愈。内服方用黄芩、苦参、生地黄、牡丹皮、泽泻、金银花、白鲜皮、土茯苓、马齿苋、甘草。剧烈瘙痒加用地肤子、刺蒺藜;水疱、流汁糜烂加龙胆草、车前子;便秘加大黄;便溏加淮山药、焦扁豆;外用药为苦参、黄柏、白鲜皮、金银花、蒲公英、土茯苓、马齿苋煎汤外敷。刘冰等[14]用乌蛇皮炎汤内服外用治疗接触性皮炎62例。结果:总有效率96.8%。内服方为乌梢蛇、地肤子、蛇床子、生地黄、连翘、刺蒺藜、蝉蜕。外洗方为乌梢蛇、地肤子、蛇床子、黄柏、苦参、白鲜皮。此外,还指出局部红肿明显者加紫草、赤芍药、牡丹皮;痒甚者加荆芥、防风、羌活;水疱或渗出较多加泽泻、土茯苓、薏苡仁;长期反复发作,而皮损呈苔藓样变可加当归、胡麻仁、玄参养阴润燥。

  2.3  用药经验  《诸病源候论》谓:“人无论男女大小,有禀性不耐者,见漆及新漆器,便着漆毒。”此处所言即“漆疮",为接触漆树、天然漆液、漆制品所致,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孙祖斌[15]认为个体不耐是发病主要原因,其致病因素具有一定的致敏性和刺激性。对中医辨证属毒邪外袭,肌肤蕴热者,治以祛毒荡涤胃肠积热。选用大黄加芒硝治疗此类疾病事半而功倍。考虑到患者体质大黄用量为8~12 g,芒硝为6~9 g,用法为武火煎煮生大黄5~10 min,药液过滤后剩500 mL,将芒硝溶于药液中,分3次服完。朱怡悦[16]治疗1例染发1周后出现全身遍布针头大小丘疹,伴有剧烈瘙痒,且常规使用消风止痒等法,结合抗组胺、激素类西药治疗数日无效者,采用全蝎、牙皂、皂角刺、刺蒺藜、槐花、黄柏、威灵仙、白鲜皮、生地黄、黄芩、防风、苦参、蝉蜕组方,2剂而愈。并认为常规用药不愈者应系毒已渗入肌肤腠理,毒热蕴结,缠绵难除。本方重用全蝎至15 g,为常用量的5倍,取其攻毒散结、搜风通络之力,即沉疴用猛药之意。买买吐松[17]用血竭治疗1例因外敷“野西瓜”所致的接触性皮炎,皮损表现为大片红斑,斑上密布境界清楚的水疱、丘疹,起效迅速,作用明显。《本草纲目》视此药为外用圣药,其性味甘、咸、平,可行瘀止痛,敛疮生肌,主治金疮或折跌瘀血凝滞作痛,疮面久不愈者。经医学长期临床验证,其疗效确切,并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3  结语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本病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的先天优势为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随着使用的广泛逐渐体现出来。但其目前还只是停留在个人经验用药的层次上,缺少相应的归纳、和相关实验室数据,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的进一步使用。因此,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摄等做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和探讨,无疑会有助于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优势的发挥,这一工作需要我们广大临床和基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医中药会给被接触性皮炎及相关疾病所困扰的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本文由张玉环教授指导)

【】
    [1] 李福秋,姜萍,李立.接触性皮炎的诊治[J].社区医师,2003,19(13):16.

  [2] 陈方林,陈冒仁.加味三仁汤治疗接触性皮炎2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7):356.

  [3] 卢勇.龙胆泻肝汤治疗接触性皮炎39例[J].四川中医,2001,19(4):65.

  [4] 邵占杰.消炎止痒洗剂治疗急性接触性皮炎[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53.

  [5] 龚家才,梁莉萍,邓勇.中药外洗治疗头皮接触性皮炎临床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17(1):76-77.

  [6] 孟爽,高颖,程凤兰.中药湿敷治疗面部湿疹皮炎患者8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2(1):18.

  [7] 刘惠芸.苦柏汤洗剂治疗皮肤病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6,24(8):1583-1584.

  [8] 李艳玲.纯中药皮肤洗剂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中医药研究,2001,17(2):21.

  [9] 谢振民,谢卓君.自制肤安油防治药物接触性皮炎25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16):567-568.

  [10] 王康胜,初茂忠,张淑萍.疏风解毒清热汤治疗染发剂所致接触性皮炎3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8):34.

  [11] 叶飞.清热凉血汤治疗化妆品皮炎6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2):7.

  [12] 张月桂,魏建华.自拟祛风汤治疗接触性皮炎35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5,23(6):15-16.

  [13] 陈维梅,崔著森.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湿热性皮肤病260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2):50-51.

  [14] 刘冰,晋文,王寅.乌蛇皮炎汤治疗接触性皮炎62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22(4):28-29.

  [15] 孙祖斌.以生大黄为主治疗漆性皮炎100例小结[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19(2):27-28.

  [16] 朱怡悦.重用全蝎治疗接触性皮炎1例[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100):10365.

  [17] 买买吐松,阿提阚.血竭外治接触性皮炎[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