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猪链球菌感染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水渠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人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是链球菌属一员,是猪群正常的携带菌,有时会导致猪群发病和殃及人类,其所致的疾病属于人畜共患性疾病。至目前全世界报道人的SS病已200多例;国内也见多地区的人群发生此病。2005年7至8月份,四川资阳地区的民众大规模地爆发此病,病例数达200多例,死亡39例[1,2];随后就有较多的有关此病的报道。作者就有关此病的若干现状扼要地综述如下。
 
  1  特点与分型
    
  人的SS感染的潜伏期平均为2~7d(3h~9d)。起病很急,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与粘膜瘀点(斑)及脑膜炎的症状;有些患者还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感染性休克等[2,3]。通常临床分型为:(1)普通型:起病急剧,可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腹痛、腹泻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2)休克型:(也有将此型改为败血症型)除普通型的表现外尚有血压下降,甚至呈休克状态,可伴瘀点(斑),肝、肾功能不全、DIC及ARDS;(3)脑膜炎型:可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的表现,甚至昏迷。CSF呈化脓性改变;(4)混合型:既有休克,也有脑膜炎的表现[4]。也有专家根据临床轻重截然不同的表现而分为三型,即轻型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型。这三种类型在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4%、52%、24%和12%、50%、38%   。TSS的表现复杂,可出现休克、ARDS、心力衰竭、DIC、急性肾功能衰竭、软组织坏死和坏疽性筋膜炎等器官损害。TSS原见于金葡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者。人的SS感染后出现这一综合征尚属首次发现。其他的并发症尚有肌炎、障碍、疱疹、肺炎、消化道出血和胸、腹水等[5,6]。出现瘀点(斑)者占76%,意识障碍者占36%,听力下降者占24%[6]。据一组136例的报道,实验室确诊68例,其中26例(38%)发生TSS。这26例中15例死亡,病死率高达58%[3]。
    
  人发生此病时的40~49岁组的病死率最高,达30%,其中97%的患者均并发了TSS。其病情进展较存活者为快,说明早期预防休克是减少死亡的关键;>40岁者是重点预防的对像;应兼做肝、肾功能监测,以预知病情进展[2]。
 
  2  流行简况

    
  正常猪群中SS 2型的带菌率为50%~100%[1,7];SS感染、流行并无季节性,但夏秋季节发病居多;此时气候闷热,加上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猪群拥挤和气候突变,以及致病菌繁殖快等因素,均可致使猪群的SS感染的高发,从而累及人群[7]。人群的高危因素是直接接触病(死)猪或羊等,皮肤损害者尤甚;例如屠宰、洗切、加工、销售、埋葬和喂饲等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前两种因素更值得注意。其归因危险度分别为91.66%和66.80%。尚未能证明消化道的传播。SS多见于动物间的感染,尚不能证明人间的传播;人的SS病大规模的爆发流行较为罕见。有人认为人的SS感染是一种职业病。一些学者认为,猪群是否会发生SS病与其带菌率的高低并无直接的关系[1];但另一些学者根据其从大宗的猪标本分离到大宗的SS菌株,并分析其2型菌株的量及各种毒力因子的表型后,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认为猪群是否会发生SS病与其带菌率有关[8]。
 
  3  发病机制

    
  猪感染了SS后发病时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痢疾和流产等;人感染SS菌后发病表现为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TSS等。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动物实验证明,可能是SS菌的外毒素破坏耳蜗,致听力下降,进而引起脓毒血症;也可能是SS菌侵袭心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CNS),在条件下,SS菌可经母猪、饲具、伤口或猪仔间的拱擦而直接传播;也可经空气传播,但人类尚未发现经空气传播者[1]。罕见病死率高的TSS的发生,可能是某种高致病性的SS菌株侵入血液循环中所致[3]。这里只能说不是全部的SS 2型菌株都对动物和人类有致病性;应当依实际情况把此菌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的菌株[8]。
 
  4  检验所见
    
  SS于1954年检得;1966年正式定名;1968年起陆续发现此菌有35个血清型,即1~34型和1/2型(同时具有1和2型抗原的菌株),其2型是优势致病型;四川省资阳那次的发病就是由此型引起的[3]。SS属于G+球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有紫色荚膜;其毒力因子有9种之多,即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rp)、溶血素(sly)、细胞外因子(ef)、IgM结合蛋白、毒素相关序列和粘着素等[3,8];其中mrp和ef被认为是毒力株间在保持毒力、传播和扩散方面起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毒力因子[1,9];cps能抗吞噬,维护SS免受免疫细胞的攻击,尤其是2型菌株;sly也是重要的毒力因子,在SS入侵和裂解细胞的过程中起着作用[8]。用PCR检查这前四种因子,因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良好,可用于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5]。有人使用PCR法检测从猪体分离到的48株SS菌株,前四项毒力因子的检出率分别为33.3%、29.2%、54.2%和25.0%[5]。据最近的报道,SS序列会发生变异,从而增加毒力。1988年在江苏省、2005年在四川省发生的人、猪疫病,从其体内均分离到序列7型;序列7型是由序列1型变异而来的;属这两型的菌株均属于高致病性的SS菌株,应引起注意[9]。
 
  5  诊断要点

    
  可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且能排除其他的明确的病因,即可诊断为人的SS病。具体可根据下列4 点:(1)流行病史:当地有猪等家畜疫情,发病前7d内有与病(死)猪等有接触,如宰、切、售、运、喂等;(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加之畏寒、发热,外周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3)临床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史,结合休克现象和/或脑膜炎表现;(4)确诊病例:在不污染的条件下,从全血、CSF、或尸检等标本中分离到SS[7]。


 
  6  措施
    
  除一般性对症处理外,应着重抗菌治疗及抢救。总的措施有:(1)在致病菌培养结果报告之前,可经验性地选用抗G+球菌的抗生素,如大剂量青霉素G或中等剂量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静滴;效果不佳者再按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2)休克时应积极扩容有效循环量,兼中和毒素,先晶体后胶体,可输新鲜血浆;补液量以维持有尿为原则;在监测中心静脉压下扩容;如此措施后,血压依然不稳时,可应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并及早静滴大剂量皮质激素,连用几天;出血时也可补充凝血因子;(3)SS对以下抗生素较敏感: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糖肽类(万古霉素、太古霉素)、林可霉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对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等)也敏感;但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常不敏感;(4)国内首次报道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来治疗严重型人的SS病所致的炎性反应综合征,获得良好的效果,可认为是一种“独立的治疗技术”,并认为早期应用为宜。

【】
    1 徐建国,景怀琦,叶长芸,等. 高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及我国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29~631.

  2 祝小平,祖荣强,陈志海,等. 四川省人感染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中华流行学杂志,2005,26(9):633~635.

  3 杨维中,余宏杰,景怀杰,等. 四川省一起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暴发.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3):185~191.

  4 江南,杨兴祥,唐荣珍,等. 四川省确诊人猪链球菌病48例临床特征.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3):179~182.

  5 王花茹,王长军,陆承平,等. 致病性猪链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多重PCR检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40~644.

  6 余宏杰,刘学成,王世文,等.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危险因素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36~638.

  7 高志勇,庄 辉. 人-猪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45~648.

  8 熊毅,覃芳芸,白 昀,等. 猪链球菌2型毒力因子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中华检验学杂志,2007,30(5):575~577.

  9 灵霄. 猪链球菌序列变异导致毒力增加. 医学报,2006.6~7.

  10 马俊清,钟铭,付万智,等.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5例临床分析.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1):54~56.

  11 刘海燕,袁顺清,葛琪容.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49例报告. 新医学,2006,37(4):227~229.

  12 王华雨,董德平,谢群,等. 人-猪链球菌感染性综合征临床分析. 江苏医学,2005,31(6):419~420.